云南滇药材知多少?地道药材种类大盘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均有分布,这种独特的立体气候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药材资源宝库,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据《云南中药资源志》记载,云南有药用资源6559种,其中植物药6157种,动物药301种,矿物药101种,道地药材超过100种,滇药材因生长环境独特,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显著,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从不同类别介绍主要滇药材。

滇药材有哪些

根茎类滇药材

根茎类是滇药材中资源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区,以三七、天麻、重楼、滇黄精等最为著名,三七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主产于文山州,又名“文山三七”,其根茎肥大,质地坚实,断面呈灰绿色或黄绿色,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含量高达12%以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被誉为“金不换”,天麻主产于昭通、丽江等地,以“昭通天麻”品质最佳,其块茎呈椭圆形,无根,有环纹,性平味甘,擅长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主产于大理、保山,性微寒味苦,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见长,常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咽喉肿痛,滇黄精(主产于昆明、曲靖)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白及(主产于滇东北)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也都是根茎类滇药材中的佼佼者。

药材名称 性味 功效 主要产地
三七 甘、微苦,温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文山、砚山
天麻 甘,平 平肝息风,止痉 昭通、丽江
重楼 苦,微寒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大理、保山
滇黄精 甘,平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昆明、曲靖

花叶类滇药材

花叶类药材多以花或叶入药,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黄酮类等,具有芳香疏散或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银花在云南广泛种植,以“蒙自金银花”品质最佳,其花蕾呈棒状,表面密被柔毛,性寒味甘,擅长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也可作为茶饮日常保健,三七花是三七的花蕾,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清热平肝、降压降脂的功效,适合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及肝火旺盛者饮用,是云南特色药食同源药材,灯盏细辛又名“短葶飞蓬”,主产于大理、临沧,其全草入药,性温味辛,能活血通络、止痛祛风,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风湿痹痛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灯盏花素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作用,滇南金花花(主产于西双版纳)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玫瑰花(主产于滇中)疏肝解郁、活血调经,也是花叶类滇药材中的常见品种。

药材名称 性味 功效 主要产地
金银花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蒙自、红河
三七花 甘、微苦,凉 清热平肝,降压降脂 文山、砚山
灯盏细辛 辛,温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 大理、临沧

果实种子类滇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多以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部分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马钱子是云南特产,主产于德宏、保山,其种子呈纽扣状,表面灰绿色,性寒味苦有大毒,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需经炮制后使用,过量可致中毒,砂仁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的果实,主产于西双版纳、普洱,性温味辛,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胎动不安,是香料与药材兼具的珍品,枸杞子在丽江、迪庆等地广泛种植,性平味甘,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既可入药也可作为日常养生食材,含有的枸杞多糖、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云南红豆蔻(主产于滇东南)燥湿健脾、温胃止呕,草果(主产于滇南)燥湿温中、除痰截疟,也是果实种子类滇药材的代表。

滇药材有哪些

药材名称 性味 功效 主要产地
马钱子 苦,寒;有大毒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德宏、保山
砂仁 辛,温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 西双版纳、普洱
枸杞子 甘,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丽江、迪庆

全草类滇药材

全草类药材以植株地上部分入药,多为鲜用或晒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在云南全境广泛分布,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性微寒味辛,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既可入药治疗肺痈、咽喉肿痛,也是云南人喜爱的凉拌菜,青蒿是提取青蒿素的原料植物,主产于文山、西双版纳,其叶互生,性寒味苦,擅长清虚热、除骨蒸、截疟,用于疟疾、潮热盗汗,青蒿素的发现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绞股蓝主产于临沧、普洱,性寒味苦,含有人参皂苷成分,能益气健脾、化痰止咳、降血脂,适用于体虚乏力、高血脂症,被誉为“南方人参”,滇紫草(主产于滇西北)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车前草(主产于全省各地)清热利尿、祛痰止咳,也是全草类滇药材的常见品种。

药材名称 性味 功效 主要产地
鱼腥草 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全省广泛分布
青蒿 苦,寒 清虚热,除骨蒸,截疟 文山、西双版纳
绞股蓝 苦,寒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降脂 临沧、普洱

动物类与矿物类滇药材

动物类药材多取自野生动物,部分已实现人工养殖,如麝香、熊胆、蛇蜕等,麝香取于林麝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滇西北迪庆、怒江的高山地带,性温味辛,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用于高热神昏、心腹暴痛、跌打损伤,因资源稀缺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养殖获取,熊胆取于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汁,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镇痉明目、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云南是熊胆的主要产区之一,矿物类药材以石膏、赭石、朱砂等为代表,石膏主产于滇东北昭通,为大寒之品,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赭石主产于滇东曲靖,性寒味苦,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用于肝阳上亢、呕吐呃逆。

滇药材是云南自然生态与中医药文化的结晶,不仅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随着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变化,部分道地药材面临资源枯竭风险,加强资源保护、推动规范化种植(GAP)与可持续利用,是传承滇药材文化的必由之路。

滇药材有哪些

相关问答FAQs

滇药材与国内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有何区别?
答:滇药材因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长环境,在有效成分含量、药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三七为例,文山三七的人参皂苷Rg1、Rb1总含量可达12%以上,高于广西、四川等产区的8%-10%;昭通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通常在0.3%以上,远超《中国药典》0.1%的限量标准;灯盏细辛因高原充足光照,野黄芩苷含量比低海拔产区高20%-30%,滇药材生长周期长(如三七需3-7年),有效成分积累更充分,且部分药材因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原环境,重金属含量更低,品质更优。

如何鉴别滇药材的真伪?
答:可通过“看、闻、摸、尝”等方法初步鉴别,并结合专业检测,以三七为例:真三七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呈灰绿色或黄绿色,菊花心明显,味先苦后回甜;伪品(如莪术、菊三七)多无瘤状突起,断面黄白色或棕褐色,味苦涩无回甘,灯盏细辛真品茎呈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叶互生,完整叶片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揉搓后有特异香气;伪品(如飞蓬属其他品种)叶片多皱缩,气味淡薄,购买时建议选择正规药店或药材市场,索要检验报告,避免购买硫磺熏蒸、染色增重的劣质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雪里开花药材有何独特功效与作用?
« 上一篇 08-25
中医治疗顽固性自汗,辨证施治有何独特疗效与方法?
下一篇 » 08-25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