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六方藤图片能展示哪些药用部位及形态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六方藤,又名百草藤、红五加、穿根藤等,为葡萄科植物六方藤的干燥藤茎或全草,在传统中医药中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等症,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重视,六方藤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而准确识别六方藤的植物特征是确保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的前提,本文将结合其植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及图片识别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中草药。

中草药六方藤的图片

六方藤的植物学特征与图片识别要点

六方藤为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结构是图片识别的核心依据,需从茎、叶、花、果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

茎的形态特征

六方藤的茎呈圆柱形或稍扁,直径通常0.5-2cm,表面灰褐色或红褐色,具明显的六棱形纵棱,棱上密生短柔毛或灰白色绒毛,这是其“六方”名称的直接来源,老茎质地坚硬,栓皮常呈片状脱落,露出灰白色的内皮;嫩茎则较柔软,绿色或带紫色,棱毛更为密集,在图片中,可通过茎的六棱纵棱和表面毛被特征与五加科“四方藤”(茎具四棱)等相似植物区分,茎节部略膨大,常有不定根或气生根残留,尤其在湿润环境中生长的植株,茎上可见大量气生根,这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

叶的形态特征

六方藤的叶为掌状复叶,通常有小叶3-5片,偶有7片,叶柄长5-15cm,密被短柔毛;小叶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10cm,宽2-6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稀疏短毛,背面淡绿色,沿脉被短柔毛,小叶柄长0.5-2cm,总叶柄在基部常膨大并合生,在图片中,重点观察小叶的数量、形状及叶背毛被:若小叶为3-5片、边缘有细锯齿且叶脉被毛,基本可确定为六方藤;而相似植物如“崖爬藤”多为单叶或3小叶,叶缘全缘,可作区分。

花与果实的形态特征

六方藤为雌雄异株,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或生于叶腋,花序梗长2-5cm,被短柔毛;花小,黄绿色,直径约3mm,花瓣4枚,先端常微凹;雄花有4枚雄蕊,花丝短而扁;雌花子房上位,2室,花柱短,花期多在夏季(6-8月),果实为浆果,球形或近球形,直径0.6-1cm,成熟时由绿色变为蓝黑色,表面有白粉,内含2颗种子,果期秋季(9-11月),在图片中,花果特征可作为辅助识别:若见到蓝黑色浆果且果有白粉,结合茎叶特征,基本可确认六方藤。

生长环境与分布

六方藤多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坡灌丛、林缘、溪边或石缝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强,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湖南等南方省份,在图片中,若背景为山地林下或溪边灌丛,且植株具上述茎叶特征,可进一步佐证其物种。

中草药六方藤的图片

为便于快速区分六方藤与相似植物,以下列出关键特征对比表:

特征 六方藤 四方藤(五加科) 崖爬藤(葡萄科)
茎棱数 具6条明显纵棱 具4条纵棱 无棱,常有小瘤状突起
小叶数量 3-5片,偶7片 3-5片 单叶或3小叶,小叶叶缘全缘
叶背毛被 沿脉被短柔毛 无毛或仅叶脉有疏毛 无毛
果实 蓝黑色浆果,有白粉 浆果状核果,熟时红色 浆果,小,直径0.4-0.6cm

六方藤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六方藤作为传统中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干燥藤茎,性味辛、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脉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岭南采药录》等古籍中均有相关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方藤含黄酮类、生物碱、三萜类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传统应用

  • 风湿痹痛:六方藤性温走窜,能祛除风湿、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尤其适用于腰腿冷痛、四肢麻木等症,可单用煎服或配伍威灵仙、独活、桑寄生等加强祛风湿之效。
  • 跌打损伤:其活血通络作用显著,用于跌打肿痛、瘀血阻滞所致的局部青紫、肿胀,可内服或外用:内服配伍当归、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研末调敷。
  • 腰肌劳损:对于慢性腰肌劳损、肾虚腰痛,六方藤能强筋骨、益肾气,常配杜仲、续断、牛膝等,水煎服或浸酒服。

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制剂中,六方藤常被制成片剂、颗粒剂或注射液,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有临床研究显示,以六方藤为主制成的“风湿安泰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达85%以上,能显著改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且副作用较小,六方藤提取物外用可治疗软组织损伤、皮炎等,其抗炎镇痛作用被证实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实现。

六方藤的采集与炮制方法

采集时间

六方藤的采集需根据药用部位和有效成分含量确定:藤茎全年可采,以秋季(9-11月)采者质量最佳,此时茎内积累的有效成分较多;全草多在开花前(6-7月)采集,此时植株生长旺盛,药效成分含量高,采集后需除去杂质,鲜用或切片晒干。

炮制方法

  • 生用:将干燥藤茎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即可,生品长于祛风湿、通经络,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酒制:取净六方藤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吸尽,用文火炒至微黄,取出放凉,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之效,多用于上半身风湿痛或经络瘀阻证。

六方藤的注意事项

尽管六方藤药用价值较高,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中草药六方藤的图片

  1. 禁忌人群:孕妇、阴虚火旺者(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慎用;对六方藤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3. 配伍禁忌:不宜与寒凉性中药(如黄连、黄芩)长期大量同用,以免降低其温通之效;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患者慎用,六方藤的活血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相关问答FAQs

问:六方藤和海风藤有什么区别?如何从图片中区分?
答:六方藤与海风藤均为藤本类祛风湿药,但科属和特征差异明显:六方藤为葡萄科,茎具六棱,小叶3-5片(边缘有细锯齿),果为蓝黑色浆果;海风藤为胡椒科,茎圆柱形(无棱),叶近圆形或卵状披圆形,叶脉5-7条,果为核果,图片中,观察茎的棱数和小叶叶缘是关键:若茎有六棱、小叶叶缘有锯齿,基本可确定为六方藤;若茎无棱、小叶近圆形且叶脉放射状,则为海风藤。

问:采集六方藤时如何辨别新鲜植株与干燥品?
答:新鲜六方藤茎表面灰绿色或红褐色,六棱纵棱明显,密被短柔毛,质地柔软,折断面有白色髓部,叶片鲜绿,手捏有弹性;干燥品茎表面灰褐色或暗褐色,棱毛脱落或稀疏,质地坚硬,断面皮部与木部界限分明,叶片多脱落或枯黄,易碎,干燥品常有切面,可见放射状纹理,而新鲜品多为整段藤茎,无切面特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青壮年阳痿不举
« 上一篇 08-26
药材天地网网主要提供哪些专业药材信息服务?
下一篇 » 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