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类药材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来源于植物的成熟果仁或种子,兼具药食同源的特性,这类药材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在中医理论中多具补益肝肾、健脾养胃、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既可作为日常食疗食材辅助调理身体,也可配伍方剂用于治疗相关疾病,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坚果类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应用注意事项。
常见坚果类药材基本信息汇总表
名称 | 来源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常用用量(g) |
---|---|---|---|---|
核桃 | 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成熟种子 | 性温,味甘,归肾、肺经 |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 10-30 |
杏仁 | 蔷薇科植物杏的成熟种子 | 苦杏仁:微温,苦,归肺、大肠经;甜杏仁:平,甘,归肺、大肠经 |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甜杏仁: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 苦杏仁3-10;甜杏仁5-15 |
莲子 | 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 | 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 |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 6-15 |
芡实 | 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 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 |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 9-15 |
松子 | 松科植物红松等的成熟种子 | 性温,味甘,归肝、肺、大肠经 | 润肺滑肠、养血润肌 | 5-10 |
榛子 | 桦木科植物榛的成熟种子 |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 补脾益气、涩肠止泻 | 10-30 |
开心果 | 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的成熟种子 | 性温,味甘,归脾、肺、肾经 | 温肾暖脾、补益虚损、润肠通便 | 6-12 |
板栗 | 壳斗科植物栗的成熟种子 | 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 | 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 10-30 |
各类坚果类药材详细解析
核桃
核桃又称“胡桃”,原产于西域,汉代传入中原,被誉为“长寿果”,其性温,味甘,归肾、肺经,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肠燥便秘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核桃富含α-亚麻酸、维生素E、锌等成分,可促进大脑发育,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力,用法上,可生食、炒食或入药,如“核桃炖猪腰”可补肾气,“核桃芝麻糊”可润肠通便,注意核桃性温,湿热体质者不宜多食,以免助热上火;阴虚火旺者需配伍滋阴药同用。
杏仁
杏仁分苦杏仁与甜杏仁两种,来源均为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但功效有别,苦杏仁性微温,味苦,归肺、大肠经,长于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外感咳嗽、气喘、肠燥便秘,但有小毒,需炮制(如炒制、煮制)后使用,用量宜小(3-10g),且不可过量,以免中毒;甜杏仁性平,味甘,归肺、大肠经,偏于润肺止咳、润肠通便,适用于肺虚久咳、干咳无痰、肠燥便秘,药力较缓,用量可稍大(5-15g),现代研究发现,苦杏仁苷是其止咳平喘的主要成分,而甜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注意苦杏仁忌与猪肉、小米同食,孕妇慎用。
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去心后称“莲肉”,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兼具补涩双重功效,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常用于治疗脾虚久泻、食欲不振、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症,如“参苓白术散”中配伍莲子可增强健脾止泻之力,“天王补心丹”用莲子养心安神,现代研究显示,莲子含莲心碱、黄酮类成分,具有镇静、抗心律失常、抗氧化作用,注意莲子涩肠,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不宜食用;莲心(莲子中的胚芽)味苦性寒,清心火力强,若养心安神可去心用。
芡实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功效与莲子相似,但偏于固涩,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力更强,适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脾虚久泻、白带过多等症,如“水陆二仙丹”以芡实与金樱子配伍,治肾虚遗精;“易黄汤”用芡实配伍黄柏、车前子,治脾虚湿盛带下,现代研究表明,芡实含淀粉、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能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胃肠蠕动,注意芡实收涩,便秘、尿赤者不宜多食;感冒未清、食积腹胀者慎用。
松子
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华山松等的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肺、大肠经,具有润肺滑肠、养血润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肠燥便秘、皮肤干裂等症,如“松子仁粥”可润肺养胃,“五仁丸”中配伍松子仁以润肠通便,现代研究发现,松子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可降低血脂,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硬化,注意松子性温,痰多咳嗽、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松子易氧化变质,需密封保存,避免食用变质松子。
榛子
榛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成熟种子,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涩肠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体倦倦怠、脾虚腹泻等症,如“榛子山药粥”可健脾益气,现代研究显示,榛子含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铁等,能补充能量,增强体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注意榛子油脂含量较高,胆囊炎、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食;榛子炒制后易助火,阴虚火旺者宜生食或少量食用。
开心果
开心果又名“阿月浑子”,为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的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温肾暖脾、补益虚损、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的腰膝冷痛、脾虚食少、肠燥便秘等症,现代研究认为开心果富含植物甾醇、叶黄素,可保护视力,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注意开心果热量较高,肥胖、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用量;开心果易受黄曲霉污染,食用前需检查是否有霉变。
板栗
板栗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食少腹泻、肾虚腰膝酸软、腿脚无力、吐血衄血等症,如“板栗烧鸡”可健脾养胃,“板栗粥”可补肾强筋,现代研究表明,板栗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钾、镁等矿物质,能健脾和胃,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注意板栗生食难消化,熟食易滞气,一次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弱者;板栗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慎食。
坚果类药材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在中医药及现代健康养生中应用广泛,合理应用坚果类药材,既能满足日常营养需求,又能辅助调理身体,但需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选用:如体质偏寒者可选核桃、板栗;体质偏热者可选甜杏仁、松子;脾胃虚弱者可选莲子、芡实;肺燥咳嗽者可选杏仁、松子等,同时需注意用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坚果类药材适合所有人食用吗?有哪些禁忌人群?
A: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坚果类药材,湿热体质者不宜多食核桃、板栗等温性坚果,以免助热上火;脾胃虚弱、易腹泻者慎食榛子、开心果等油脂含量高的坚果,以免加重腹泻;苦杏仁有小毒,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板栗、开心果等高糖坚果的摄入量,对坚果过敏者(如花生、核桃过敏)应避免食用相关药材。
Q2:如何区分苦杏仁和甜杏仁?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苦杏仁与甜杏仁可通过外观、性味及功效区分:苦杏仁呈心脏形,顶端尖,种皮较厚,味苦,性微温,长于降气止咳平喘,多用于实证咳嗽;甜杏仁呈扁心形,顶端钝,种皮较薄,味甘,性平,偏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虚证咳嗽,使用时需注意:苦杏仁有小毒,必须炮制(如炒黄、煮透)后使用,用量严格控制在3-10g,避免生食或过量;甜杏仁药力较缓,但也不宜过量,以免引起滑泄;两者均不宜与猪肉、小米同食,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