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籽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紫籽药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苏子、黑苏子、铁苏子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首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其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籽药材含有挥发油、脂肪酸、氨基酸、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氧化、降血脂、调节肠道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紫籽药材

来源与植物形态

紫籽药材原产于我国,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江苏、浙江、湖北、河南等地产量较大,其原植物紫苏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2米,四棱形,紫色、绿紫色或绿色,上部多分枝,密长紫色或淡灰色倒向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或两面绿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叶柄长3-5厘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在枝顶组成密集的、偏向一侧的穗状花序;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被紫褐色腺点,无毛或近无毛,花萼钟形,10脉,下部被长柔毛,内面喉部有疏柔毛毛环,结果时增大,闭合,沿肋有下弯的钩状刺,外面有网脉,内面在喉部及上唇被疏柔毛,齿5,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至紫红色,冠筒筒状,外面无毛,内面近冠筒中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片微凹,下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与上片近等长;雄蕊4,前对较长,对生,花药2室,药室平行,花丝扁平,中部以下有具毛的附属器;花柱丝状,先端2浅裂,花盘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或灰棕色,直径1-1.5毫米,有网纹,果期萼筒增大,沿肋有下弯的钩刺,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网状花纹,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仁黄白色,富含油性,气清香,味微辛。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紫籽药材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其辛温能发散、行气,温能散寒、化饮,入肺经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入大肠经能润肠通便,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紫籽药材的主要功效包括:

  1.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之证,无论寒痰、热痰均可配伍使用,若外感风寒、痰饮内阻所致咳嗽气喘,常与麻黄、杏仁、半夏等同用,如《和剂局方》三拗汤加紫苏子;若痰热壅肺、咳嗽痰黄,常与桑白皮、黄芩、贝母等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2. 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尤其兼有气滞者,常与火麻仁、杏仁、瓜蒌仁等同用,以润肠通便、行气导滞,如《世医得效方》紫苏麻仁丸。

现代临床常将紫籽药材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百日咳、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尤其对老年性咳喘、肠燥便秘效果显著。

紫籽药材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紫籽药材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脂肪酸、氨基酸、黄酮类、酚类、甾醇类等,其中挥发油和脂肪酸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1. 挥发油:含量约0.5%-1.0%,主要成分为紫苏醛(perillaldehyde,占40%-60%)、柠檬烯(limonene)、香薷酮(elsholtziaketone)、α-蒎烯(α-pinene)等,紫苏醛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能抑制支气管痉挛,减少痰液分泌;柠檬烯具有祛痰、抗菌、抗氧化作用。
  2. 脂肪酸:含量约35%-45%,主要为亚麻酸(linolenic acid,占50%-60%)、亚油酸(linoleic acid,占15%-20%)、油酸(oleic acid)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润肠通便作用。
  3. 其他成分: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黄酮类(如木犀草素、槲皮素)、酚类(如咖啡酸、迷迭香酸)及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紫籽药材具有以下作用:

  • 呼吸系统:紫苏醛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挥发油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对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拮抗作用,产生平喘效果。
  • 消化系统:所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缓解胃肠胀气。
  • 心血管系统: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黄酮类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 抗氧化与抗炎:迷迭香酸、黄酮类成分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炎症反应,对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一)临床应用

  1.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症见咳嗽、气喘、痰多黏稠,常配伍半夏、厚朴、前胡等,如《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用于痰壅气滞、咳嗽喘逆;或配伍麻黄、杏仁、甘草,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2.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尤其适用于气滞肠燥者,常配伍火麻仁、杏仁、当归等,以润肠通便、行气活血;或配伍枳实、厚朴,以行气导滞、消积除满。
  3. 其他应用:紫籽药材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将紫苏子油涂抹患处,能起到抗炎、止痒作用;近年来还发现其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配伍山楂、决明子、荷叶等,以降脂化浊、活血通脉。

(二)用法用量

紫籽药材的常用用法为内服,煎汤,3-10g,打碎后入药,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使用时需注意,紫籽药材性温,辛温助热,故阴虚咳喘、肺虚咳血、脾虚便溏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紫籽药材

紫籽药材基本信息速查表

项目
来源 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
功效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煎汤,3-10g,打碎入药;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咳喘、脾虚便溏者慎用;不宜过量服用
化学成分主要类别 挥发油(紫苏醛、柠檬烯)、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氨基酸、黄酮类等
常用配伍 半夏、厚朴(化痰降气);火麻仁、杏仁(润肠通便);麻黄、杏仁(平喘)

相关问答FAQs

Q1:紫籽药材与紫苏叶、紫苏梗在功效和临床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A:紫籽药材、紫苏叶、紫苏梗均为紫苏的不同药用部位,功效各有侧重,紫苏叶(Perillae Folium)性味辛温,归肺、脾经,以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为主,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紫苏梗(Perillae Caulis)性味辛温,归肺、脾经,以理气宽中、止痛、安胎为主,常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等;而紫籽药材(Perillae Fructus)则以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见长,主要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紫苏梗偏于理气安胎,紫籽药材偏于降气通便。

Q2:服用紫籽药材时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A:服用紫籽药材时,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助湿生痰或影响药效,传统中医认为,紫籽药材不宜与鲤鱼同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等),现代临床虽未明确证实,但仍建议谨慎搭配,紫籽药材性温,热证、阴虚火旺者(如口干舌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应慎用或避免长期服用;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建议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苦丁茶能和其它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狐臭中医治疗能根治吗?有哪些特色疗法和方法?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