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头昏是以头晕、头目昏胀、感觉自身或外界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头昏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辨证论治,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以下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及调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中医对头昏的病因病机认识
头昏的发生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清窍失养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核心病机可概括为“虚、火、痰、瘀”四大方面:
- 虚:多因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气血亏虚);或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肾精不足)。
- 火: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窍(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 痰: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痰湿中阻);或痰郁化火,痰火互结,上扰头目(痰火扰神)。
- 瘀: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血行不畅,或外伤跌仆,导致瘀血内停,气血运行受阻,脑络瘀滞(瘀血阻络)。
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头昏需根据具体证型,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结合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以下是常见证型及对应治疗方案:
证型 | 主要症状 | 治法 | 代表方剂 | 常用中药 |
---|---|---|---|---|
肝阳上亢型 | 头晕胀痛,耳鸣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 天麻钩藤饮 |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栀子、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
气血亏虚型 | 头昏遇劳则甚,神疲乏力,心悸少寐,面色㿠白,唇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益气养血,填精生髓 | 归脾汤、八珍汤 |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熟地、白芍 |
痰湿中阻型 | 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 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蔓荆子 |
肾精不足型 | 头昏日久不愈,耳鸣如蝉,腰膝酸软,遗精滑泄,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 | 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 左归丸、右归丸 |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 |
瘀血阻络型 | 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头晕时作,面色晦暗,唇甲紫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 通窍活血汤 |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或人工)、老葱、生姜、大枣、黄酒 |
中医特色外治法
除中药内服外,中医外治法在头昏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内治法协同:
- 针灸治疗:主穴取百会、风池、太阳、印堂、合谷、太冲;肝阳上亢加太溪、侠溪(滋阴潜阳);气血亏虚加足三里、三阴交(益气养血);痰湿中阻中脘、丰隆(健脾化痰);肾精不足加肾俞、命门(补肾填精),操作时百会可平补平泻或艾灸,风池、合谷用泻法,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推拿按摩: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作用于头部督脉(百会至风府)、膀胱经(天柱至络却)、胆经(风池至率谷),重点按揉百会、风池、太阳、头维等穴,每次20-30分钟,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晕。
- 艾灸疗法:适用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及中气下陷型头昏,取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可温阳补气、升提清阳。
- 耳穴压豆:取肾、肝、脾、皮质下、神门、枕、内分泌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以局部微痛为度,通过刺激耳穴调节脏腑功能。
调护与预防
中医重视“三分治,七分养”,头昏患者日常调护对康复至关重要:
- 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跌倒;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减少不良刺激。
- 饮食调理:根据证型选择饮食,肝阳上亢者宜食清淡平肝之品(如芹菜、菊花、绿豆),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气血亏虚者宜食健脾益气、养血生血之品(如红枣、桂圆、山药、瘦肉、蛋类),忌生冷寒凉;痰湿中阻者宜食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如薏米、赤小豆、茯苓、陈皮),忌油腻、甜腻食物;肾精不足者宜食滋补肝肾之品(如黑芝麻、核桃、枸杞、黑豆),忌辛辣香燥。
-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可通过听音乐、练书法、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绪,防止肝气郁结。
- 运动锻炼:根据体质选择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以不疲劳为度,可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头昏一般多久能见效?
答:中医治疗头昏的见效时间因人而异,与证型、病程、体质及治疗依从性相关,一般而言,实证(如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若辨证准确、治疗得当,多数患者1-2周内可缓解症状;虚证(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因病程较长、根基不固,需2-4周或更长时间调理,若治疗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趋势,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问:头昏患者日常饮食有哪些禁忌?
答:头昏患者的饮食禁忌需结合证型:肝阳上亢者忌食辣椒、花椒、羊肉、白酒等辛辣温热之品,以免助阳动风;痰湿中阻者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蛋糕、奶茶等油腻甜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痰;气血亏虚者忌食生冷瓜果、冷饮等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肾精不足者忌食咖啡、浓茶、槟榔等耗气伤阴之品,所有证型均应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刺激及烟酒,以减少对脾胃及气血运行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