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占地风”是民间对以风邪为主导、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痹证的俗称,属中医“风痹”范畴,因风性主动、善行数变,患者常感觉疼痛游走不定,可涉及肩、肘、膝、踝等多个关节,多伴恶风、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上常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原则,以下介绍常用中草药及其应用。
常用治疗钻占地风的中草药
|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 威灵仙 | 辛、咸,温;归膀胱、肝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 | 配独活、秦艽增强祛风通络之力 |
| 防己 | 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 祛风除湿、利水消肿 | 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水肿 | 配薏苡仁、黄柏清热利湿 |
| 秦艽 | 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 |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兼有低热者 | 配桑枝、忍冬藤通络清热 |
| 独活 |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 下半身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遇寒加重 | 配牛膝、杜仲引药下行,强筋骨 |
| 桑寄生 | 苦、甘,平;归肝、肾经 |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 痹证日久,肝肾亏虚,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 配续断、狗脊补益肝肾,祛风湿 |
| 海风藤 | 辛、苦,微温;归肝经 | 祛风湿、通络止痛 | 风湿痹痛,关节游走痛,筋脉拘挛 | 配络石藤、鸡血藤增强通络效果 |
| 络石藤 | 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 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筋脉拘挛 | 配忍冬藤、赤芍清热凉血,通络 |
| 伸筋草 |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肢体屈伸不利,麻木酸痛,跌打损伤 | 配透骨草、路路通舒筋活络 |
| 透骨草 | 辛,温;归肝、肾经 |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 | 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阴囊湿痒 | 配艾叶、红花活血止痛,温经通络 |
| 老鹳草 | 辛、苦,平;归肝、大肠经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泻 | 风湿痹痛,筋骨酸痛,腹泻 | 配五加皮、威灵仙祛风通络 |
经典方剂应用
临床常根据兼夹邪气及体质差异选用方剂: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适用于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者,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配伍杜仲、牛膝强筋骨,细辛、秦艽散寒通络;蠲痹汤(《医学心悟》)用于风寒湿痹,以羌活、独活、桂心散寒除湿,配川芎、当归活血通络;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适用于风邪化热型痹证,以秦艽、羌活、防风祛风,配石膏、生地清热养阴,防止伤阴。
注意事项
祛风湿药多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阴虚血燥者慎用;防己、威灵仙等有小毒,需控制用量,不宜久服;孕妇应慎用活血通络及药性峻猛之品;治疗需结合辨证,风寒湿痹宜温经通络,风湿热痹宜清热利湿,久痹正虚需扶正祛邪,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可配合针灸、艾灸等外治法增强疗效。
相关问答FAQs
-
问:“钻占地风”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如冰饮、肥肉、辣椒、花椒),以免助湿生热或加重寒凝;风寒湿痹者可适当食用生姜、葱白、羊肉等温性食材,以温经散寒;风湿热痹者宜多吃绿豆、冬瓜、丝瓜等清热利湿食物,避免饮酒。 -
问:“钻占地风”是否需要长期服用中草药?
答:是否长期用药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用药1-3个月;慢性期或久病患者需扶正祛邪兼顾,可间断用药,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如太极、八段锦),避免长期服用单一药物以防耐药或伤正,具体疗程应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