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是临床常用的温里药,其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肝、脾、肾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等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宫冷不孕,以及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心腹冷痛、虚阳上浮等症,在中药材市场中,肉桂的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常需结合其形态特征,而图片识别是直观有效的方式,以下从原药材、饮片及植物形态三方面结合图片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并辅以表格归纳关键鉴别要点。
肉桂原药材图片特征
肉桂原药材为卷边槽状或筒状、半筒状,有的为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稍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内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光滑,有细纵纹,指甲刻划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辣,以皮厚、油性足、香气浓、味甜辣、嚼之少渣者为佳。
肉桂饮片图片特征
肉桂饮片常见的有桂枝饮片和肉桂饮片(去粗皮),此处主要指肉桂饮片,饮片多为不规则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2-4cm,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可见细皱纹及皮孔;内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棕色或浅黄色,可见细小放射状纹理,质硬而脆,断面颗粒性,气香浓烈,味甜、辣,若为桂心饮片(去粗皮的肉桂),则外表面色泽较浅,内表面红棕色,油润感更强。
肉桂植物形态图片特征
肉桂为常绿乔木,高12-17m,树皮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形,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2-2cm,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6cm,宽3.5-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密被灰黄色短绒毛,离基三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网状,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cm,密被灰黄色短绒毛;花两性,花长约3mm;花被筒钟形,6裂,裂片广卵形,长约2mm,外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3轮,花药4室,瓣裂,外面3轮花丝基部有2腺体,退化雄蕊3,箭头形;子房卵形,1室,胚珠1,倒生,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1cm,先端稍平截,暗紫色,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图片中可清晰识别其乔木形态、革质叶片、离基三出脉及灰黄色短绒毛等特征。
肉桂图片鉴别要点归纳
为便于快速识别,以下通过表格归纳肉桂原药材、饮片及植物形态的关键鉴别特征:
鉴别部位 | 主要特征 |
---|---|
原药材 | 外表面灰棕色/棕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及横向皮孔;内表面红棕色/棕褐色,有细纵纹;断面外侧粗糙、内侧油润,有黄棕色石细胞环带;气香浓烈,味甜辣。 |
饮片 | 不规则厚片,直径2-4cm;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棕色,见细小放射状纹理;质硬脆,断面颗粒性;气香,味甜辣。 |
植物形态 | 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离基三出脉明显,下面密被短绒毛;浆果暗椭圆形。 |
肉桂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肉桂内服煎汤,常用量为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吞服,每次1-2g,使用时需注意:肉桂性大热,凡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及孕妇均忌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头晕、眼花、口干、舌燥、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中毒。
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桂皮醛、桂皮酸等)、黄酮类、多糖等,具有抗溃疡、抗炎、镇痛、降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抑菌等多种作用,桂皮醛是其温经散寒、补火助阳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其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阳虚模型动物的体征;多糖类成分则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肉桂提取物在食品、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作为天然香料和抗氧化剂。
相关问答FAQs
Q1:肉桂和桂皮是同一种药材吗?如何通过图片区分?
A1:肉桂和桂皮均来源于樟科植物,但来源部位不同,功效有所差异,肉桂为肉桂树的干燥树皮,而桂皮(通常指“官桂”或“板桂”)为同属植物天竺桂、细叶香桂等的干燥树皮,品质较次,通过图片区分:肉桂皮厚(一般3-6mm),外表面颜色较深(灰棕色至棕褐色),断面油润感强,内侧红棕色,有明显石细胞环带;桂皮皮较薄(1-3mm),外表面颜色较浅(浅灰棕色),断面油性较弱,内侧颜色较浅,石细胞环带不明显或不连续,肉桂香气更浓郁,味甜辣更明显,而桂皮香气较淡,味辛辣稍苦。
Q2:如何通过图片辨别肉桂的真伪?常见的伪品有哪些?
A2:肉桂常见伪品有“ Eastern cassia”(野桂皮,为樟科植物大叶清化桂的树皮)或“土桂皮”(非樟科植物,如木兰科、樟科其他属植物的树皮),通过图片辨别:真肉桂外表面有细皱纹和横向皮孔,内表面有细纵纹,断面有黄棕色石细胞环带,气香浓;伪品“ Eastern cassia”皮薄,断面石细胞环带不明显或无,香气较弱;“土桂皮”多呈板片状,外表面粗糙,无皮孔,内表面纹理紊乱,断面纤维性强,无油润感,气微或异臭,真肉桂水浸液呈淡黄棕色,伪品多呈深棕色或浑浊,可辅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