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地产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的美誉,广西地产药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许多品种因品质优良、疗效确切而成为道地药材,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广西生物医药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广西地产药材资源覆盖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其中以植物药最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有药用植物资源超过3600种,常用的地产药材达1000余种,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中药材中,广西有占100多种,其中罗汉果、田七(三七)、肉桂、八角、金银花(山银花)、鸡血藤、巴戟天、两面针、广藿香、石斛等品种尤为著名,形成了鲜明的“桂药”特色,这些药材分布广泛,覆盖全区14个市,其中桂林、梧州、玉林、百色、河池、来宾等地是核心产区,形成了“一县一品”或“多县一品”的产业格局。
广西主要地产药材品种及特点
为更清晰地展示广西地产药材的核心信息,以下将部分代表性品种的产地、药用部位、主要功效等整理成表:
品种名称 | 主要产地分布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
罗汉果 | 桂林永福、临桂、龙胜 | 果实 | 甘,凉;归肺、大肠经 |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
田七(三七) | 靖西、那坡、德保、田阳 | 根及根茎 |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活血化瘀 |
肉桂 | 平南、桂平、苍梧、藤县 | 树皮 |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
八角(茴香) | 岑溪、苍梧、藤县、蒙山 | 果实 |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 温阳散寒,理气和胃 |
金银花(山银花) | 马山、忻城、凌云、隆林 | 花蕾 | 甘,寒;归肺、心、胃经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
鸡血藤 | 凤山、天峨、南丹、融水 | 藤茎 | 苦、甘,温;归肝、肾经 |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
巴戟天 | 昭平、蒙山、金秀、象州 | 根 | 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
两面针 | 邑宁、武鸣、隆安、上林 | 根或根皮 | 苦、辛,平;归肝、胃经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 |
广藿香 | 陆川、博白、容县、北流 | 地上部分 |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
铁皮石斛 | 靖西、德保、天峨、乐业 | 茎 | 甘,微寒;归胃、肾经 |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
代表品种详细介绍
罗汉果:广西桂林永福县是“中国罗汉果之乡”,其产罗汉果果形圆润、色泽黄褐、茸毛密布,有效成分罗汉果甜苷含量高达1.4%-1.5%,是蔗糖甜度的300倍,且热量极低,被誉为“神仙果”,传统中医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润肺止咳、抗氧化、调节血糖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饮料、药品领域,如罗汉果润喉糖、罗汉果茶等,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
田七(三七):广西与云南并称“三七之乡”,靖西、那坡等地因独特的喀斯特红壤气候,所产三七质地坚实、体重皮细、断面灰绿色,人参皂苷Rg1、Rb1含量高于药典标准,是活血化瘀的经典药材,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冠心病心绞痛等,广西田七加工产业发达,有“田七粉”“田七片”“血塞通”系列制剂,年产值超百亿元。
肉桂:广西是世界肉桂主产区,产量占全国80%以上,平南、桂平等地的“企边桂”“油桂”以“皮厚、油足、味浓”著称,桂皮醛含量达2.5%以上,是温阳补肾、散寒止痛的要药,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如“金匮肾气丸”)和食品调料(五香粉),肉桂深加工产品如肉桂精油、肉桂酚等也广泛应用于香料和医药领域。
八角(茴香):广西八角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岑溪市是“中国八角之乡”,所产果实颗粒饱满、香味浓郁,是传统的香料和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理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同时也是卤料、五香粉的核心原料,广西八角产业链完整,从种植、加工到出口贸易形成规模化体系,年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
金银花(山银花):广西金银花以“山银花”为主,马山、忻城等地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其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高于普通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显著,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疡肿毒,广西山银花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数万农户增收,成为区域特色富民产业。
广西地产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
近年来,广西将中药材壮瑶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广西已建成罗汉果、田七、肉桂、八角等10个国家级中药材特色农业产业园,培育了“桂十味”(罗汉果、田七、肉桂、八角、金银花、鸡血藤、巴戟天、山银花、两面针、广藿香)等道地药材品牌,推动药材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开发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广西中药材出口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中药材及制品出口额突破50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关问答FAQs
Q1:广西地产药材中,哪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保护范围有何意义?
A:广西地产药材中,罗汉果(产地:桂林市永福县)、田七(产地:靖西市、那坡县)、肉桂(产地:平南县、桂平市)、八角(产地:岑溪市)、富川脐橙(兼作药用,产地:贺州市富川县)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明确了药材的核心产区和品质标准,能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保障道地药材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带动产区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
Q2:广西地产药材在民族医药(如壮药、瑶药)中有哪些特色应用?
A:广西是壮族、瑶世居地,壮药、瑶药是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地产药材在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如“三七”在壮药中用于跌打损伤、骨折,“两面针”用于风湿骨痛、牙痛,“鸡血藤”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绞股蓝”(广西地产)用于气虚乏力、高血脂等,壮药经典方如“壮药消肿止痛膏”“瑶药风湿膏”等,均以广西地产药材为主要原料,体现了“简、便、验、廉”的特色,为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