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图片识别常见灌木类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灌木类中草药是药用植物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其株型低矮、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平原及庭院,兼具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与乔木类中草药相比,灌木类通常无明显主干,呈丛生状,茎干木质化程度较低,便于人工栽培和采收,本文将结合形态特征、药用功效及图片识别要点,介绍常见灌木类中草药,帮助读者通过图片快速识别这些药用植物。

灌木类中草药图片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幼枝密被柔毛和腺毛,老枝棕褐色且中空;叶片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全缘,叶背沿叶脉有毛;花成对腋生,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有清香,花冠唇形,上唇4浅裂,下唇不裂,药用部位为花蕾(金银花)及带初开的花(忍冬花),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痈肿疔疮、风热感冒,图片识别时,重点观察“双花对生、先白后黄”及枝条中空的特性,避免与同属的华北忍冬(花成簇,花冠唇形较浅)混淆。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植物,以果实和根皮入药,枝条细长,常弯曲下垂,有棘刺,老枝灰白色;叶片互生或簇生,卵状披针形,全缘,叶表深绿,叶背浅灰;花在叶腋单生或2-3朵簇生,花冠漏斗状,淡紫色;浆果卵圆形或矩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含多数种子,枸杞子性平味甘,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根皮(地骨皮)性寒味甘,凉血除蒸、退热止咳,图片识别时,“枝条有刺、叶披针形、浆果鲜红”是典型特征,易与宁夏枸杞(叶更窄,浆果甜味更浓)区分,但两者药用价值相近。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果实入药,枝条开展,小枝黄褐色,髓中空;叶片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金黄色,花冠钟形;蒴果卵球形,表面散生瘤点,成熟时2瓣裂,连翘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常用于风热感冒、疮痈肿毒,图片识别时,“花先叶开、金黄色钟形花、蒴果2瓣裂”是关键,同属的金钟花(花深黄色,蒴果不裂)易混淆,但后者多作观赏,少药用。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根入药,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常伏地;叶对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下面有腺点;花对生,在茎顶组成总状花序,花冠紫色或蓝紫色,二强雄蕊,黄芩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热泻痢、肺热咳嗽,图片识别时,“茎四棱、叶披针形、花冠紫色、根断面黄色”是特征,根因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黄芩(生用)、酒黄芩(酒炒)、黄芩炭(炒炭),图片中根的形态和断面颜色是鉴别要点。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树皮入药,树高达20米,但多为灌木状,枝条折断有银白色胶丝;叶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下面脉上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翅果扁平,椭圆形,杜仲性温味甘,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胎动不安,图片识别时,“折断有银白色胶丝、叶有锯齿、翅果”是核心特征,与卫矛科植物丝棉木(翅果四角有翅)区别明显,后者树皮无胶丝。

灌木类中草药图片

黄荆为马鞭草科黄荆属植物,全株可入药,灌木,小枝四棱形,密灰白色绒毛;掌状复叶,小叶5,椭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浅波状;花序顶生,圆锥状,花冠淡紫色;果实球形,褐色,黄荆性平味辛苦,解表化湿、止咳平喘、行气止痛,用于感冒咳嗽、胃痛吐泻,图片识别时“掌状复叶、小叶5、小枝密被绒毛”是关键,同属的荆条(小叶边缘有锯齿,花序较疏散)易混淆,两者均作“荆芥”的代用品,但荆条药用价值较低。

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果实入药,灌木,枝条绿色,有纵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倒卵形,全缘;花大,白色,芳香,单生于枝顶或叶腋;浆果橙红色,卵球形,有6条翅状纵棱,栀子性寒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图片识别时“叶轮生、花大白色、浆果橙红有6棱”是典型特征,与狭叶栀子(叶披针形,浆果无棱)区别明显,后者分布较少,少药用。

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入药,灌木,枝条有刺;叶互生,椭圆形,边缘有波浪状锯齿,叶翼明显;花白色,簇生;果实顶端分裂如手指状,黄色或橙黄色,有香气,佛手性温味辛甘,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图片识别时“果实分裂如手指状、叶翼明显”是核心,与香橼(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分裂不明显)易混淆,但佛手香气更浓,药用部位以果皮为主。

金樱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果实入药,攀援灌木,小枝有皮刺和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3-7,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细锐锯齿;花单生于叶腋,白色;果实梨形,密被刺毛,成熟时红色,金樱子性平味酸涩,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久痢,图片识别时“果实密被刺毛、小枝有钩刺”是关键,与同属的木香花(果实无刺毛)区别明显,后者多作观赏。

无花果为桑科榕属植物,花序托入药,灌木,小枝粗壮,叶互生,厚纸质,宽卵形或近球形,掌状3-5裂,裂片边缘有波状齿;隐头花序托单生于叶腋,梨形,成熟时紫红色,可食用,无花果性平味甘,健脾益胃、解毒消肿,用于消化不良、疮疖肿毒,图片识别时“隐头花序托、叶掌状裂”是特征,与薜荔(花序托较小,常作凉粉原料)区别明显,后者叶全缘,花序托不可鲜食。

灌木类中草药图片

为便于快速识别,以下为常见灌木类中草药关键特征归纳表:

名称 科属 形态特征(简述) 药用部位 功效(简述) 图片识别要点
金银花 忍冬科 双花对生,先白后黄,枝中空 花蕾、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双花对生,花冠唇形
枸杞 茄科 枝有刺,叶披针形,浆果鲜红 果实、根皮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枝有刺,浆果卵圆形
连翘 木犀科 花先叶开,金黄色,蒴果2瓣裂 果实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花先叶开,蒴果2瓣裂
黄芩 唇形科 茎四棱,叶披针形,根断面黄色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茎四棱,根断面黄色
杜仲 杜仲科 折断有胶丝,叶有锯齿,翅果 树皮 补肝肾,强筋骨 折断有银白色胶丝
黄荆 马鞭草科 掌状复叶(小叶5),小枝密绒毛 全株 解表化湿,止咳平喘 掌状复叶,小枝密被灰白绒毛
栀子 茜草科 叶轮生,花大白色,浆果有6棱 果实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叶轮生,浆果橙红有6棱
佛手 芸香科 果实分裂如手指,叶翼明显 果实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果实分裂如指状,香气浓
金樱子 蔷薇科 果实密被刺毛,小枝有钩刺 果实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果实密被刺毛,小枝有钩刺
无花果 桑科 隐头花序托,叶掌状3-5裂 花序托 健脾益胃,解毒消肿 隐头花序托,叶掌状裂

图片识别注意事项

  1. 花期与果期差异:部分灌木类中草药在不同生长期形态差异大,如金银花在花期为“双花对生”,果期少见;枸杞在花期为“漏斗状花”,果期以“鲜红浆果”为主,需结合季节观察。
  2. 药用部位特征:识别时需关注药用部位的关键形态,如杜仲以“树皮断面有胶丝”为特征,黄芩以“根断面黄色”为要点,避免仅关注枝叶而忽略药用部位。
  3. 生长环境辅助判断:如黄荆多生于山坡、路旁,连翘常栽培于庭院,无花果多在庭院零星种植,结合生境可提高识别准确性。

相关问答FAQs

Q1:灌木类中草药图片识别时,如何区分形态相似的品种?
A1:可通过“三点对比法”区分:一是科属特征,如金银花(忍冬科)与同属华北忍冬(花成簇,花冠浅裂)的花序差异;二是药用部位细节,如杜仲(折断有胶丝)与卫矛(无胶丝)的枝条折断面;三是生长环境,如黄荆(野生山坡)与荆条(多生于干旱丘陵)的分布差异,同时可借助专业图鉴或APP(如“形色”“花伴侣”)辅助验证,重点关注“独特性状”(如佛手的分裂果实、金樱子的密刺果实)。

Q2:采集灌木类中草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2:一是保护资源,遵循“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原则,避免过度采挖(如连翘、黄芩需留部分植株结果繁殖);二是把握采收期,如金银花在花蕾开放前3-4天(二白期)药效最佳,枸杞在果实深红色时采收,杜仲在4-6月剥树皮;三是安全防护,部分灌木有小毒(如黄荆全株微毒),需戴手套采集,避免汁液接触皮肤;四是规范加工,如黄芩需刮去外皮晒干,杜仲需去粗皮切丝,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豆蔻是否属于中药材?
« 上一篇 09-22
中草药备案流程网站入口在哪?备案步骤和材料如何准备?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