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芽草,又名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狼牙草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上部分,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资源丰富,是传统常用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等多种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龙芽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药理活性,其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
龙芽草的基原与性味归经
龙芽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其茎直立,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有锯齿;花序为总状花序,花黄色;瘦果倒卵形,包存在宿存花萼内,性味苦、涩,平,归心、肝经,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涩能收敛,苦能降泄,平则和缓,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为止血良药,兼能截疟、止痢、解毒,适用于多种出血证、疟疾、痢疾及疮痈肿毒等症。
龙芽草的主要功效与临床应用
收敛止血,治多种出血证
龙芽草为收敛止血要药,广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因其止血兼能活血,故止血而不留瘀,尤其对出血日久、瘀血内停者更为适宜,治血热妄行之咯血、衄血,常与小蓟、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以清热凉血止血;治气虚不摄之崩漏、便血,常与黄芪、党参、白术、阿胶等同用,以益气摄血;治外伤出血,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研末撒敷患处,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疗效显著。
截疟止痢,治疟疾、痢疾
龙芽草能截疟、止痢,用于治疗疟疾、久痢不止,治疟疾,可单用大剂量鲜品煎服,或与常山、青蒿、槟榔等同用,以增强截疟之功;治久痢不愈、赤白相间,常与木香、黄连、白头翁等同用,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芽草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止痢作用可能与抗菌、抗炎及调节肠道功能有关。
解毒消肿,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龙芽草具有解毒消肿之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治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同用,内服外敷并用;治蛇虫咬伤,可鲜品捣烂取汁外涂,或配半边莲、徐长卿等同用内服,龙芽草还可用于治疗阴痒、带下等,单用煎汤外洗,或配黄柏、苦参等同用,以燥湿杀虫止痒。
补虚疗损,治脱力劳伤
龙芽草在民间又有“脱力草”之称,具有补虚、疗损、强壮之效,用于治疗病后体虚、劳伤脱力、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可单用大剂量(30-60g)煎服,或与红枣、党参、黄芪等同用,以增强补虚之功,现代研究也发现,龙芽草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常用于体质虚弱者的调理。
龙芽草的化学成分
龙芽草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黄酮类、三萜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甾醇类及多糖等,这些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
成分类别 | 代表性成分 | 主要作用与意义 |
---|---|---|
黄酮类 | 山奈酚、槲皮素、芦丁 | 抗氧化、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止血效果 |
三萜类 | 乌苏酸、齐墩果酸、马斯里酸 | 抗肿瘤、保肝、抗炎、免疫调节,是抗肿瘤活性的重要成分 |
鞣质 | 没食子酸、儿茶素 | 收敛止血、止泻、抗菌,与收敛止血功效密切相关 |
挥发油 | 桉叶素、芳樟醇、香叶烯 | 抗菌、抗病毒、驱虫,对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有一定作用 |
生物碱类 | 仙鹤草素(鹤草酚) | 止血主要成分,能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 |
多糖 | 仙鹤草多糖 | 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龙芽草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芽草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止血作用
龙芽草的止血作用显著,其有效成分仙鹤草素能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同时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缩短凝血时间,并能收缩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止血效果,鞣质成分也能通过收敛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出血。
抗菌与抗炎作用
龙芽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黄酮类、三萜类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对急性炎症(如肿胀、渗出)和慢性炎症均有改善作用。
抗肿瘤作用
龙芽草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三萜类成分(如乌苏酸、齐墩果酸)和多糖类成分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龙芽草提取物对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抗氧化与免疫调节作用
龙芽草富含黄酮类、多糖等抗氧化成分,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仙鹤草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其他作用
龙芽草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肝、驱虫等作用,其多糖和黄酮类成分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三萜类成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轻脂质代谢紊乱;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修复;鹤草酚对绦虫有显著驱杀作用,是治疗绦虫病的有效成分。
龙芽草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如治疗脱力劳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研末撒,特殊用法:仙鹤草芽(带冬芽的根茎)具有驱绦虫作用,需炒研粉,每次30-60g,清晨空腹顿服,不用泻药。
使用注意
- 孕妇慎用:龙芽草虽有止血之功,但其活血作用可能对妊娠产生影响,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出血证有瘀血者不宜单用:龙芽草收敛止血,若出血兼有瘀血(如刺痛、肿块),需配伍活血化瘀药(如三七、丹参),以免留瘀。
- 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龙芽草性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影响脾胃运化,出现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寒者可配伍健脾理气药(如陈皮、砂仁)。
- 对龙芽草过敏者禁用:部分人可能对龙芽草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龙芽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代制剂如仙鹤草素注射液、仙鹤草芽提取物、仙鹤草颗粒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仙鹤草素注射液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仙鹤草芽提取物用于驱绦虫,龙芽草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被开发为保健食品,如仙鹤草茶、仙鹤草含片、仙鹤草酒等,具有止血、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抗肿瘤药物研发方面,龙芽草活性成分(如乌苏酸、仙鹤草多糖)因其低毒性、多靶点作用,成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问答FAQs
Q1:龙芽草和仙鹤草是同一种药吗?
A:是的,龙芽草和仙鹤草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名称,龙芽草是其植物学通用名,而仙鹤草因其“茎叶上有毛,似龙之鳞甲,开花时花穗下垂,似龙之芽”而得名,此外还有脱力草、狼牙草等别名,均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等均相同,临床可同等使用。
Q2:龙芽草可以长期用来调理身体吗?有没有副作用?
A:龙芽草作为传统中药,适量使用安全性较高,但不宜长期过量服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因收敛作用过强导致腹胀、便秘,或因鞣质成分影响营养吸收;脾胃虚寒者长期服用可能加重寒湿症状,部分人可能对龙芽草过敏,出现皮疹、恶心等不适,一般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避免长期自行服用;若需长期调理,应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