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明,其生理功能失调常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胸痹、心痛、神志不宁等症,治疗心的中草药需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病机选用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清心泻火、温通心阳等功效的药物,以下从功效分类介绍常用治疗心的中草药,并附其性味归经、主治及用法。
养心安神类
此类药物多入心经,能补养心血、安定心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等心肝血虚或心神失养之证。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 |
---|---|---|---|---|
酸枣仁 | 甘、酸,平,归心、肝经 |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 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虚烦不眠、体虚多汗 | 9-15g,打碎煎服 |
柏子仁 |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 心血亏虚之惊悸失眠、肠燥便秘 | 10-20g,打碎煎服 |
远志 |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 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癫痫发狂 | 3-9g,制用 |
合欢皮 | 甘,平,归心、肝经 |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 肝气郁结之胸闷胁痛、心烦失眠、跌打肿痛 | 10-15g,煎服 |
丹参 |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 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 心血瘀阻之心悸胸痛、热病烦躁、心烦失眠 | 10-15g,煎服 |
活血化瘀类
心主血脉,若血行不畅或瘀血内停,可见胸痹心痛、心悸怔忡、舌质紫暗等,此类药物能通利血脉、消散瘀滞,改善心脉瘀阻。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 |
---|---|---|---|---|
川芎 |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血瘀气滞之胸痹心痛、头痛、月经不调 | 3-10g,煎服 |
红花 | 辛,温,归心、肝经 |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 瘀血阻滞之胸痹心痛、痛经、癥瘕积聚 | 3-10g,煎服 |
赤芍 | 苦,微寒,归肝经 |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血热瘀滞之胸痹、腹痛、目赤肿痛 | 6-12g,煎服 |
三七 |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跌打损伤、出血 | 3-10g,研末吞服 |
清心泻火类
心火亢盛可见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甚则狂躁不安,此类药物能清泻心火、凉血解毒,适用于心火炽盛之证。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 |
---|---|---|---|---|
黄连 | 苦,寒,归心、脾、胃、胆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口舌生疮、胃热呕吐 | 2-5g,煎服 |
栀子 |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出血 | 6-10g,煎服 |
莲子心 | 苦,寒,归心、肾经 | 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 心火亢盛之失眠烦躁、心悸、遗精 | 2-5g,煎服或泡服 |
淡竹叶 | 甘、辛,寒,归心、胃、小肠经 |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 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 6-15g,煎服 |
温通心阳类
心阳虚衰可见心悸胸闷、畏寒肢冷、胸痹心痛、自汗等,此类药物能温补心阳、散寒通脉,适用于心阳不足之证。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 |
---|---|---|---|---|
附子 | 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 |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亡阳厥逆、心阳不足之胸痹心痛、肾阳虚衰 | 3-15g,先煎1-2小时 |
肉桂 | 辛、甘,大热,归心、肝、脾、肾经 |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 心阳虚弱之胸痹心痛、寒痹腰痛、肾阳不足 | 2-5g,宜后下或焗服 |
薤白 |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 胸痹心痛、痰饮内阻之胸脘痞闷、咳喘 | 5-10g,煎服 |
使用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心的病变需分虚实寒热,如心悸失眠属血虚用酸枣仁、柏子仁;属心火用黄连、栀子;属血瘀用丹参、三七;属阳虚用附子、肉桂,不可盲目使用。
- 注意毒性:附子、朱砂(未列出)等有毒药物需严格炮制,控制用量,久服易蓄积中毒,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配伍禁忌:温阳药(如附子、肉桂)不宜与寒凉药(如黄连、栀子)长期大量同用,以免耗伤阳气;活血药(如红花、川芎)孕妇慎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治疗失眠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根据症状选择?
答:治疗失眠的中草药以养心安神类为主,如酸枣仁(养心益肝,适用于血虚失眠、多梦易醒)、柏子仁(润肠安神,适用于心虚健忘、便秘者)、合欢皮(解郁安神,适用于肝气郁结、情绪低落导致的失眠);若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烦)可配黄连、栀子;心肾不交(失眠伴腰膝酸软)可加莲子心、夜交藤,需根据失眠类型辨证选药,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问题2:中草药治疗心脏病需要长期服用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中草药治疗心脏病的用药时长需根据病情、病种及体质决定,如冠心病稳定期、轻度心律失常可能需长期调理(1-3个月),而急性心衰、心绞痛发作期则以短期急救为主,注意事项包括:①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②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服用抗凝药(华法林)者慎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以免增加出血风险;③ 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④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生冷寒凉食物,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