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丹图片如何辨别真伪及用途?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黄丹,又名铅丹、红丹、广丹,为传统中药中常用外用药,其性味辛、咸,微寒,归心、肝经,具有解毒止痒、收湿生肌、坠痰镇惊、截疟等功效,临床多用于疮疡溃烂、湿疹瘙痒、口疮、目赤肿痛、惊痫癫狂、疟疾等症,因其毒性较强,内服需严格遵医嘱,外用也需控制用量与使用时长,以下从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现代研究及鉴别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并结合图片特征说明其识别要点。

中药材黄丹图片

来源与性状

黄丹为纯铅经加工制成的氧化物,传统炮制方法为:将铅熔化后炒制成氧化铅(黄丹子),再经进一步氧化制成四氧化三铅(Pb₃O₄),主产于河北、河南、广东等地,广丹”因广东产者品质较佳而得名。

从性状上看,黄丹为橙红色或橙黄色细腻粉末,质重,手捻有滑腻感,无臭,无味,其颜色因纯度不同略有差异,优质者呈鲜艳橙红色,含铅量多在95%以上;若含杂质或受潮,颜色可能偏暗或带棕黄色,黄丹不溶于水,溶于硝酸、盐酸,生成相应铅盐;遇硫化氢气体变黑(生成硫化铅),在自然光下,黄丹粉末呈金属光泽,加热时颜色变深,冷却后恢复,若结合图片观察,可见其粉末颗粒细腻,无明显结晶,堆积时呈松散状,因质重,少量即可占据较大体积,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红色矿物药的重要特征之一。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性辛、咸,味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1. 解毒止痒,收湿生肌:外用治疗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湿疹、顽癣、阴痒等,黄丹性寒,能清热解毒,味咸可软坚散结,其收湿生肌之效常与石膏、轻粉等配伍,如《医宗金鉴》中的“铅丹散”,用于疮疡流脓、腐肉未脱者。
  2. 坠痰镇惊:内服用于癫痫发狂、小儿惊风等,因其重坠之性,可坠痰浊、镇惊厥,多与朱砂、珍珠母等安神药同用,如“朱砂安神丸”中部分配方含黄丹,以增强镇静效果(现代临床已较少内服)。
  3. 截疟:古方用于治疗疟疾,取其劫痰截疟之效,常与常山、青蒿等配伍,但因毒性大,现已少用。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或制成药捻、药膏使用,如治疗湿疹,可配伍枯矾、炉甘石研末,麻油调敷;治疗疮疡溃烂,可用黄丹与石膏、冰片等制成散剂,撒于创面。
  • 内服:0.3-0.6g,多入丸散,不宜煎煮(因高温可分解产生铅蒸气,增加毒性),内服需严格控制在极小剂量,且疗程不宜超过3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注意

  1. 毒性警示:黄丹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含铅量高达90%以上,铅为重金属,蓄积性强,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铅中毒,表现为腹痛、便秘、贫血、神经损伤、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 禁忌人群: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外用不可大面积或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避免经皮肤吸收中毒。
  3. 配伍禁忌:不宜与含硫化物的药物(如硫磺、自然铜)同用,以免生成硫化铅沉淀,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也不宜与含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地榆)同用,因鞣质与铅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影响吸收。
  4. 储存与炮制:需密封避光保存,避免与空气、光线接触导致氧化变色;传统炮制需“炒透”,即用铁锅文火炒制至表面呈紫红色,内部仍为黄色,以去除部分铅毒性,但现代炮制已较少使用,建议购买正规炮制品。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化学成分:主含四氧化三铅(Pb₃O₄),尚含少量氧化铅(PbO)、二氧化铅(PbO₂)等杂质。
  • 药理作用
    • 抗菌抗炎:体外实验显示,黄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其高浓度铅离子可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抑制酶活性;
    • 促进创面愈合:通过收湿作用减少创面渗出,形成保护膜,为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环境,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如糖尿病足溃疡)有一定效果;
    • 镇静与抗惊厥:铅离子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缓解惊厥,但因毒性大,已被 safer 的药物替代。

临床应用现状

目前黄丹以内服为主的应用已基本淘汰,外用多局限于皮肤科、外科局部治疗,如:

中药材黄丹图片

  • 皮肤溃疡:黄丹膏(黄丹+凡士林)外涂,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褥疮,可减少渗出、促进肉芽生长;
  • 湿疹与皮炎:复方黄丹散(黄丹+枯矾+炉甘石)外用,对急性渗出性湿疹有止痒、收敛作用;
  • 肛肠疾病:痔疮栓中含微量黄丹,利用其收敛止血之效,缓解痔疮出血、肿痛。

但需注意,现代临床对含铅中药的使用持谨慎态度,许多医院已限制黄丹的外用剂量与疗程,建议优先选择 safer 的替代药物(如氧化锌、炉甘石等)。

鉴别方法与图片识别要点

黄丹因其颜色与性状特殊,易与赭石、朱砂、红氧化铁等红色矿物药混淆,需通过性状、化学鉴别等方法区分,以下为黄丹与常见伪品的鉴别要点(表格对比):

项目 黄丹(铅丹) 赭石(代赭石) 朱砂(丹砂) 红氧化铁(铁红)
颜色 橙红至橙黄色,有金属光泽 暖红棕或暗红色,无金属光泽 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鲜红 红棕色或棕黄色,无光泽
质地 细腻粉末,质重,手捻滑腻 质坚硬,不易碎,条痕樱红色 质脆,条痕红色,有金刚光泽 质轻,粉末粗糙,无滑感
化学鉴别 溶于硝酸,溶液无色;遇H₂S变黑 不溶于酸,加盐酸加热放出氯气 溶于王水,生成氯化亚汞白色沉淀 溶于盐酸,溶液显黄色(铁离子反应)
气味 无臭 无臭 无臭,或微有硫磺味 无臭

图片识别要点:若观察黄丹的实物图片,可重点注意三点:一是颜色是否为鲜艳的橙红色(非朱砂的鲜红,也非赭石的暗棕);二是粉末是否细腻光滑,有金属反光;三是质重感,少量粉末即可在容器中形成较厚的一层,若图片中样品颜色偏暗、质地粗糙或无光泽,则可能为伪品或劣质品。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黄丹和朱砂外观如何区分?两者是否可以混用?
解答:黄丹与朱砂均为红色矿物药,但外观差异明显:黄丹为橙红色或橙黄色粉末,有金属光泽,质重,手捻滑腻;朱砂则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块状或粉末,条痕鲜红,有金刚光泽,质脆,无滑腻感,化学上,黄丹主含四氧化三铅,溶于硝酸后溶液无色;朱砂主含硫化汞,溶于王水后生成白色氯化亚汞沉淀,两者不可混用:黄丹性寒,外用解毒止痒,内服镇惊但毒性大;朱砂性微寒,重镇安神,外用解毒杀虫,因含汞,同样有毒,混用会增加重金属中毒风险,且功效主治不完全重叠,需严格区分。

中药材黄丹图片

问题2:使用黄丹外用治疗皮肤问题时,出现什么症状需立即停用?
解答:黄丹外用虽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铅吸收中毒,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①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灼热、瘙痒加重、糜烂或破溃等过敏或刺激反应;② 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恶心、腹痛、便秘、口腔有金属味、贫血(面色苍白、心悸)或神经症状(肢体麻木、失眠、多梦),提示可能发生铅吸收或中毒;③ 长期使用(超过1周)后,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检测血铅水平,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外用时应避免接触眼、鼻、口腔等黏膜部位,皮肤破损处慎用,以防经皮吸收。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昆明中药材收购市场行情如何?价格与品种有何变化?
« 上一篇 09-22
中草药熏蒸药偏方安全有效吗?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