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材及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医药材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医学智慧,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材,到《本草纲目》收录的1892种,中医药材体系不断丰富,涵盖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来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及现代健康产业,本文将按药用部位分类介绍常见中医药材,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帮助读者直观了解药材的辨识要点。

中医药材及图片大全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是中医药材中占比最大的类别,多具补益、活血、清热等功效,其形态特征常作为鉴别依据。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图片展示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根茎部)有密集的“芦碗”(茎痕),主根上部横纹细密,下部有支根根痕,断面呈黄白色,可见“菊花心”(放射状纹理),味微苦后甘甜。

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图片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味微甜。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图片根呈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味甜,根茎节处有芽痕,断面中央有髓。

叶及全草类药材

叶类药材多取植物叶片,全草类则包括地上全草,多具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等功效,形态以完整叶片或带茎枝的地上部分为主。

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图片展示为茎方形,紫棕色或淡绿色,叶对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叶背有白色绒毛,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图片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基部有绿色花萼,开放者花冠二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

中医药材及图片大全

艾叶: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图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或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背面灰绿色,密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多具理气、消食、补益等功效,形态以完整果实或种子为主,部分需观察表面纹理、种脐等特征。

枸杞: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功效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图片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褶,顶端有小凸起状花柱痕,基部有果梗痕,味甜、微酸。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功效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图片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果肉柔软,内含1-2粒肾形种子,味酸甘,有辛味。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功效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图片为圆形片,皱缩不平,外皮红色或棕红色,具皱纹,果肉深黄色至棕黄色,中部有5粒浅黄色果核,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多具息风止痉、活血化瘀、滋补等功效,形态因种类差异较大,需关注角质、纹理、气味等特征。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功效为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图片呈圆柱形或分枝状,表面密生黄棕色或灰棕色茸毛,茸毛细软而润滑,下部无毛处呈红棕色或棕褐色,断面蜂窝状,外皮棕色,味微咸。

中医药材及图片大全

阿胶: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功效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图片呈长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透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甘。

矿物类药材

矿物类药材多具重镇安神、潜阳补阴等功效,形态以块状、粉末状为主,需观察颜色、质地、条痕等。

朱砂:硫化物类矿物辰砂的矿石,性微寒,味甘,归心经,功效为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图片呈大小不一的块片或颗粒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质重而脆,条痕红色,气微,味淡。

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性大寒,味甘、辛,归肺、胃经,功效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图片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形,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痕白色,纵断面呈纤维状,有绢丝光泽,体重质硬,无臭,味淡。

常见中医药材分类及特征简表

类别 药材名称 性味 主要功效 图片特征简述
根及根茎类 人参 甘、微苦,温 大补元气 圆柱形,芦碗密集,断面菊花心,味微苦甘甜
黄芪 甘,温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圆柱形,表面灰黄,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木部淡黄
叶及全草类 薄荷 辛,凉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茎方形,叶对生,揉搓有清凉香气,叶背有绒毛
金银花 甘,寒 清热解毒 棒状花蕾,黄白色密被短柔毛,气清香,味甘微苦
果实种子类 枸杞 甘,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类纺锤形,表面鲜红皱褶,味甜微酸
五味子 酸、甘,温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不规则球形,紫红色皱缩,内含肾形种子,味酸甘
动物类 鹿茸 甘、咸,温 补肾壮阳、益精血 圆柱形,密生黄棕色茸毛,断面蜂窝状,质脆
阿胶 甘,平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黑褐色长方形块,断面光亮半透明,味甘
矿物类 朱砂 甘,微寒 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鲜红色块片,有光泽,质重脆,条痕红色
石膏 甘、辛,大寒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白色块状,纵断面纤维状,绢丝光泽,体重质硬

相关问答FAQs

如何辨别优质中药材?
优质中药材可从“形、色、气、味”四方面综合判断:

  • :药材形态应完整、饱满,无碎末、虫蛀,如人参以“芦长、碗密、纹细”为佳;枸杞以“粒大、肉厚、色红”为优。
  • :颜色应自然均匀,无异常色斑,如阿胶应乌黑有光泽,若发黄则可能存放过久;朱砂应鲜红,若暗淡则品质较差。
  • :气浓而纯正,无异味,如薄荷揉搓后应有清凉气,艾叶应有清香,若发霉则不可用。
  • :味应与药材特性相符,如甘草味甜,黄连味苦,若味淡或有酸败味则变质,还可观察断面,如黄芪断面“粉性足、菊花心明显”为佳,石膏断面“纤维状、绢丝光泽”为优。

中药材是否可以自行搭配使用?
不建议自行搭配使用中药材,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和“配伍禁忌”,不同药材的性味、功效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这些“十八反”配伍需绝对避免;而人参、黄芪等补益药与感冒药同用,可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自行搭配还可能因剂量不当导致不良反应,如附子、乌头过量易致中毒,使用中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病情辨证用药,确保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树杆上长树是药材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壮阳酒配方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