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药材图片有哪些辨识关键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别名北鲜皮、八股牛、藓皮、野花椒皮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性味苦、寒,归脾、胃、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疥癣、风湿痹痛、黄疸尿赤等症,由于白鲜皮在应用中需准确鉴别其真伪与优劣,了解其药材图片特征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来源、性状、图片鉴别要点、产地、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现代研究及应用注意等方面详细阐述,并附快速鉴别表格及常见问题解答,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白鲜皮药材。

白鲜皮药材图片

从来源来看,白鲜皮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全株有强烈香气,根皮呈灰白色至淡黄色,外皮易剥落,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叶面深绿色,叶面密布油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大而美丽,花瓣白色或淡紫色,有紫红色斑纹,蒴果成熟时5瓣裂,每室有种子2-3粒,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皮,多于春秋二季采挖,挖取根部后,洗净泥土,趁鲜用小刀纵向剖开或剥取根皮,抽去木心,晒干或阴干,即为药材“白鲜皮”。

药材性状是鉴别白鲜皮的核心,也是图片识别的关键,白鲜药材根皮呈卷筒状、双卷筒状或不规则的片状,长7-12厘米,直径1-2厘米,厚0.2-0.5厘米,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颗粒状突起,栓皮(即外层表皮)常因摩擦或采挖时脱落,露出淡黄色的皮层,偶见残留的灰褐色栓皮碎片;外表面常有类圆形的横向皮孔及细小的支根痕,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可见亮银色的结晶物(为白鲜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层片状,可清晰见到黄白色的皮层与灰绿色的木心分离(抽去木心的药材断面中央呈空隙状或仅残留少量木心),气特异,有强烈的羊膻气,味微苦。

通过图片鉴别白鲜皮时,需重点关注以下特征:首先观察外表面颜色,以灰白色或淡灰黄色为佳,若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可能因储存不当或加工不当导致;其次看栓皮脱落情况,正常栓皮易脱落,露出淡黄色皮层,若栓皮大面积残留且颜色深,可能混有伪品或加工粗糙;再注意内表面的结晶物,亮银色结晶越多,说明挥发油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断面特征也很关键,正品断面应呈层片状,皮层与木心分离明显,若断面平整或呈纤维状,可能为其他树皮伪制;气味虽无法从图片直接观察,但可通过描述提示,正品有强烈羊膻气,伪品多无此气味或气味淡薄。

白鲜皮主产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其中辽宁阜新、河北承德所产者品质最佳,称为“北鲜皮”,而四川、江苏所产者称为“南鲜皮”,一般认为北鲜皮品质优于南鲜皮,采收季节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为宜,此时植物生长旺盛,根皮有效成分含量高,采收后需及时加工,避免鲜皮堆积发热导致有效成分分解,影响药材质量。

炮制方法上,白鲜皮一般生用,也有蜜炙品,生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即为“白鲜皮饮片”,其长于清热燥湿、祛风解毒;蜜炙品取炼蜜用开水稀释后,喷洒在白鲜皮丝上,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公斤白鲜皮用炼蜜20公斤,蜜炙后能缓和其苦寒之性,增强润肺止咳之功,但临床应用仍以生品为主。

白鲜皮药材图片

性味归经方面,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大肠经,其苦能燥湿、能泄,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之效;归脾、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归膀胱、大肠经,能清下焦湿热,还能祛风止痒,治疗风疹、湿疹等皮肤病。

功效主治上,白鲜皮主要用于:①湿热疮毒、黄水淋漓:如《外科正宗》治风疮、疥癣、眉发脱落的“浮萍丸”,即以白鲜皮配伍浮萍、苦参等;②湿疹、疥癣、皮肤瘙痒:可单用煎水洗,或配伍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如《医宗金鉴》的“蛇床子汤”;③风湿痹痛、关节红肿:配伍薏苡仁、防己、秦艽等,如《千金要方》的“白鲜皮汤”;④黄疸尿赤:配伍茵陈、栀子、大黄等,以清热利湿退黄。

现代研究表明,白鲜皮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如白鲜碱、梣酮、茵芋碱)、香豆素类(如花椒内酯、东莨菪素)、挥发油类(如柠檬烯、蒎烯)等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白鲜皮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病毒、抗过敏、免疫调节、保肝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应用注意:白鲜皮性寒,苦燥伤阴,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皮肤刺激。

为便于快速鉴别,现将白鲜皮药材主要特征整理如下表:

白鲜皮药材图片

鉴别部位 特征描述 图片观察要点
外表面 灰白色或淡灰黄色,细密纵皱纹,颗粒状突起,栓皮易脱落 颜色是否均匀,有无深色斑点或霉斑,栓皮脱落程度,颗粒是否明显
内表面 类白色或淡黄色,平滑,有细纵纹,偶见亮银色结晶 结晶物分布,是否平整无凹凸,颜色是否纯净
质地 脆,易折断 用手掰图片模拟,是否易断,有无韧性
断面 不平坦,层片状,皮层与木心分离(抽去木心后呈空隙) 断面是否呈层状,有无纤维状物,中央是否空隙
气味 特异羊膻气,味微苦 (实际鉴别)图片无法观察,但需注意伪品气味差异

相关问答FAQs:

问:白鲜皮与地骨皮如何通过图片区分? 答:白鲜皮与地骨皮均为根皮类药材,但来源不同,性状差异显著,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密纵皱纹和颗粒状突起,栓皮易脱落,断面呈层片状,有特异羊膻气;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根皮,外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纵裂纹及裂纹产生的不规则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质地坚硬,折断面呈纤维性,气微,味微甘,图片上可通过外表面颜色、栓皮脱落情况、断面质地及气味区分:白鲜皮色浅、颗粒明显、断面层片状、有羊膻气;地骨皮色深、粗糙坚硬、断面纤维性、气微甘。

问:白鲜皮图片中如何判断药材质量优劣? 答:判断白鲜皮质量优劣需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图片特征:①产地:辽宁、河北等北方产区(北鲜皮)品质优于南方产区,图片中北鲜皮颜色较浅,皮层较厚;②片型:饮片厚薄均匀,无碎片、杂质,图片中可见片形完整,边缘整齐;③颜色:外表面以灰白色或淡灰黄色为佳,无发暗、发黑或霉斑,内表面类白色,结晶物明显;④气味:虽图片无法观察,但优质者气味强烈,实际鉴别时羊膻气浓郁;⑤无掺伪:图片中若发现栓皮大面积残留、断面平整或混有其他树皮碎片,可能为劣品或伪品,综合来看,颜色均匀、片厚适中、结晶物多、无杂质的白鲜皮质量更优。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野生濒危中草药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牛膝图片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