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成熟种子,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其子如豆”而得名,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是临床常用的峻下逐水药,但因有大毒,使用时需严格炮制与控制剂量。
基原与性状
巴豆为乔木或灌木植物,高6-10米,幼枝被星状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两面均被稀疏星状毛;花单性,雌雄同序,总状花序顶生,雄花在上,雌花在下;蒴果卵圆形,有3钝棱,密生星状毛,成熟后3瓣裂,每瓣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长1-1.2厘米,直径0.6-0.8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稍隆起的网状纹理,种脐位于种子基部,点状,种皮薄,种仁黄白色,油质,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取出种子,干燥。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巴豆性味辛、热,大毒;归大肠、肺、胃经,其药性峻烈,以“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为主要功效,临床应用需辨证施治。
功效主治详解
- 峻下冷积:巴豆辛热大热,能温通散寒,攻逐冷积,适用于寒邪食滞所致的冷积便秘、腹满胀痛、手足不温等症,常与大黄、干姜配伍,如《金匮要略》三物备急丸,其中巴豆辛热破结,大黄荡涤积滞,干姜温中散寒,共奏攻逐冷积之效。
- 逐水退肿:其性善走下行,能攻逐水饮,适用于水肿、鼓胀等水饮壅盛之实证,常与牵牛子、甘遂等逐水药同用,但因毒性峻猛,现临床较少内服,多以外用或入复方制剂。
- 祛痰利咽:巴豆能祛痰涎、利咽喉,适用于喉痹痰壅、呼吸困难之重症,如《伤寒论》三物白散,用巴豆祛痰开闭,治疗寒实结胸、痰涎壅盛。
- 外用蚀疮:外用有腐蚀作用,能攻毒杀虫、蚀疮去腐,适用于痈肿未溃、疥癣、恶疮等症,可研末调敷或制成膏剂,如《千金方》巴豆膏,治疗痈疽、疔肿。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巴豆有大毒,内服必须严格炮制,多入丸散剂,严格控制剂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剂。
用法用量(表格形式)
用法 | 剂量与注意事项 |
---|---|
内服 | 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1-0.3g,多入复方,不可单用,过量可致严重中毒。 |
外用 | 适量,研末调敷、熬膏或制成油剂,避免接触健康皮肤,黏膜部位慎用。 |
使用禁忌(表格形式)
禁忌人群/情况 | 禁用原因 |
---|---|
孕妇、体弱者 | 巴豆峻烈有毒,易损伤胎元,耗伤正气,致流产或虚脱。 |
胃肠道出血、肠梗阻 | 加重出血或梗阻,引发穿孔。 |
月经期妇女 | 活血逐水,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紊乱。 |
不宜与牵牛子、藜芦同用 | 中药“十八反”记载,巴豆与牵牛子同用可增强毒性,藜芦反大戟,巴豆属大戟科,同用易中毒。 |
炮制方法
巴豆生品毒性剧烈,内服必须炮制以减毒增效,常用炮制方法为制巴豆霜。
巴豆霜的炮制工艺
取净巴豆,剥去外壳(称“巴豆仁”),碾碎,用多层纸包裹,加热微压,去油成霜,或用清炒法炒至表面焦黄色,去油,取残粉即得,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便于控制剂量,传统经验认为:“巴豆去油,霜即减毒”,现代研究也表明,炮制后巴豆油含量显著降低,毒性成分巴豆毒素被破坏。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巴豆主要含巴豆油(30%-57%)、巴豆毒素(一种毒蛋白)、巴豆苷、树脂等成分,具有泻下、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同时毒性较强。
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表格形式)
成分分类 | 主要成分 | 药理作用 |
---|---|---|
脂肪油 | 巴豆油(含巴豆酸、巴豆醇酯) | 刺激肠黏膜,增加分泌,促进蠕动,峻下泻下;外用可腐蚀皮肤、黏膜。 |
毒蛋白 | 巴豆毒素 | 对细胞有强烈毒性,可抑制蛋白质合成,加热后变性失毒。 |
生物碱 | 巴豆苷 | 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毒性较低。 |
其他 | 树脂、鞣质 | 树脂有泻下和刺激作用,鞣质收敛,与巴豆油作用拮抗,但炮制后鞣质破坏。 |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巴豆临床应用以“峻下冷积、逐水退肿”为主,但因毒性大,现代临床较少内服,多用于外治或入复方制剂(如治疗肿瘤的外用膏剂),使用时需注意:①严格辨证,仅适用于实证、寒证;②炮制到位,控制剂量;③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立即停药并抢救;④外用避免接触眼、口等黏膜部位。
相关问答FAQs
Q1:巴豆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如何急救?
A:巴豆中毒后,口腔、咽喉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呕吐物可含血性液体),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或血便),严重者可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急救措施包括:①立即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内服活性炭吸附毒素;②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③对症治疗,如腹痛者用阿托品,休克者抗休克;④严重者可血液净化治疗,中毒后需立即送医抢救,不可延误。
Q2:巴豆和巴豆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临床多用巴豆霜?
A:巴豆为生品,含大量巴豆油和巴豆毒素,毒性剧烈,内服易致严重中毒,仅限外用;巴豆霜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通过去油减毒,毒性显著降低,泻下作用缓和,便于控制剂量,安全性提高,临床多用巴豆霜是因为其既保留了峻下逐水的功效,又降低了毒性风险,适合内服入丸散,而生巴豆因毒性过大,现代临床已极少内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