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中草药是什么?有哪些独特功效与使用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对叶中草药是指植物叶片呈对生排列(两叶在茎节上相对而生)或轮生排列(三叶以上在茎节上轮生)的一类药用植物,这类植物在植物分类中多见于唇形科、忍冬科、马鞭草科等科属,其叶片因对生或轮生的结构,能更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有效成分积累相对丰富,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食同源植物,这类中草药多具清热、解表、理气、活血等功效,应用历史悠久,如金银花、薄荷、紫苏等均为典型代表,不仅用于治疗疾病,也常作为食材或香料,体现了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特色。

对叶中草药

常见对叶中草药详解

金银花(忍冬科忍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小枝褐色,中空;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全缘;花成对腋生,初开白色,后转黄色,故名“金银花”。
药用部位: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煎服,10-30g;或泡茶饮,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薄荷(唇形科薄荷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紫或绿色;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齿,揉碎后有清凉香气。
药用部位: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煎服,3-6g,后下;或入丸散,不宜久煎,表虚自汗、阴虚血燥者慎用。

紫苏(唇形科紫苏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方形,紫色或绿色;叶片对生,卵形或圆卵形,两面紫色或绿色,有特殊香气。
药用部位:叶(紫苏叶)、茎(紫苏梗)、果实(紫苏子)。
性味归经与功效

对叶中草药

  •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 紫苏梗: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
  • 紫苏子:温,归肺、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紫苏叶5-10g,紫苏梗3-9g,紫苏子5-10g(捣碎)。

夏枯草(唇形科夏枯草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淡紫或绿色;叶片对生或轮生,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轮伞花序密集顶生。
药用部位:干燥果穗。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对叶中草药功效简表

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药用部位 核心功效
金银花 对生叶,花初白后黄 花蕾/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薄荷 方茎,对生叶,揉碎有清凉香 地上部分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紫苏 方茎,对生叶,特殊香气 叶/茎/果实 解表散寒,行气化痰,止咳平喘
夏枯草 对生/轮生叶,轮伞花序 果穗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相关问答FAQs

问:对叶中草药是否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答:并非所有对叶中草药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虽然金银花、夏枯草等性寒凉,可清热解毒,但部分对叶中草药性味辛温,如紫苏叶、紫苏梗,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薄荷性凉,侧重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功效取决于植物的性味归经及所含化学成分,需根据具体药物和病症选用,不可一概而论。

问:如何区分不同对叶中草药的药用部位?
答:区分对叶中草药的药用部位需结合植物形态特征及传统用药经验,金银花以干燥花蕾入药,采收时需在花开放前采摘;薄荷药用地上部分,采收多在花期割取地上全草;紫苏的叶(紫苏叶)、茎(紫苏梗)、果实(紫苏子)均可入药,叶多用于解表散寒,梗偏于理气宽中,子长于降气化痰;夏枯草则以干燥果穗入药,果穗呈棒状,表面淡棕色,可通过气味(如薄荷清凉、紫苏特殊香气)、质地(如金银花质轻、夏枯草果穗质硬)等特征辅助判断。

对叶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种药材网能提供哪些药材种植技术与市场支持?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叶的药用价值如何?常见用途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