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六月寒有何独特功效与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六月寒,又名灵香草、香青草、野苏麻等,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苎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et Hsuan的全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因其多在农历六月前后开花,且性味辛温,有祛寒解表之效,故得“六月寒”之名,该药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于山坡、路旁、田野及溪边等处,资源丰富,易于采收,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六月寒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痒、和中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湿疹、皮肤瘙痒等症,外用还可缓解跌打损伤肿痛,近年来,随着对中草药研究的深入,六月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得到了更系统的探索,其药用价值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中草药六月寒

植物形态与资源分布

六月寒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cm,茎直立,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多分枝,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4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腺点;叶柄长3-15mm,被柔毛,轮伞花序多花,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倒卵形或菱状卵形,花萼钟形,长约2.5mm,二唇形,上唇3齿,下唇2齿,果时增大;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4mm,上唇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小坚果近球形,直径约1mm,褐色,具网纹,花期6-9月,果期7-10月。

该植物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耐贫瘠,常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草地、田埂、路旁及灌丛中,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资源储量较为丰富,民间采收多在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一)性味归经

六月寒味辛、性温,气香,归肺经、脾经,其辛能发散,温能祛寒,芳香化湿,故以解表散寒、和中化湿为主要特点。

中草药六月寒

(二)功效主治

  1. 解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无汗等,本品辛温发散,能疏风散寒,缓解风寒表证,尤其适用于风寒挟湿之感冒,伴见头重体倦、胸闷呕恶等。
  2. 祛风止痒: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症,其性辛温,能祛风除湿,止痒解毒,可内服或外用,对湿热蕴结皮肤所致的瘙痒、红斑、丘疹等有一定缓解作用。
  3. 和中化湿:用于暑湿吐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其芳香之气能化湿醒脾,温中行气,治疗湿阻中焦或暑湿伤脾所致的呕吐、腹泻、腹胀等症。
  4. 止咳化痰:用于风寒咳嗽,症见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塞流涕等,本品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与止咳化痰药配伍使用。
  5. 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痛,其性温通,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可缓解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及跌打损伤后的局部瘀肿。

用法用量与配伍应用

(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二)配伍应用

  1. 治风寒感冒:配荆芥、防风、紫苏叶,增强解表散寒之效,如《湖南药物志》中记载:“六月寒配荆芥、防风,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
  2. 治湿疹瘙痒:配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煎水外洗,共奏祛风除湿、杀止痒之功;内服可配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3. 治暑湿吐泻:配藿香、佩兰、厚朴,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用于夏季暑湿伤脾所致的呕吐、腹泻、脘闷纳呆。
  4. 治风湿痹痛:配威灵仙、独活、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属风寒湿痹者。
  5. 治咳嗽痰多:配桔梗、陈皮、半夏,宣肺止咳,化痰降逆,用于风寒咳嗽,痰白质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六月寒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生物碱等,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一)主要化学成分

  1. 挥发油:为六月寒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约占0.3%-1.0%,已鉴定出柠檬烯(30%-40%)、香荆芥酚(15%-25%)、对-聚伞花素(10%-15%)、α-蒎烯(5%-10%)等30余种成分,其中香荆芥酚和柠檬烯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
  2. 黄酮类: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活性。
  3. 有机酸:如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等,具有抗菌、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4. 其他:含少量生物碱(如石荠苎碱)、鞣质、甾体等。

(二)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挥发油中的香荆芥酚、柠檬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黄酮类成分对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2. 抗炎作用:木犀草素、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肿胀、渗出)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 解热作用:挥发油成分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调节体温中枢,对实验性发热(如酵母菌致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与解表散寒的传统功效相符。
  4. 祛痰止咳作用:挥发油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腺体分泌,稀释痰液,增强气管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能抑制咳嗽反射,发挥镇咳作用。
  5. 调节胃肠功能:其芳香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腹胀、食欲不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亢进性蠕动,又能松弛痉挛性平滑肌,止吐止泻。
  6. 抗过敏作用:木犀草素等成分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减轻过敏反应,对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一)临床应用

  1.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痰白、鼻塞流涕等,常与解表药、止咳化痰药配伍,如临床观察显示,六月寒颗粒(含六月寒、荆芥、防风等)治疗风寒感冒总有效率达92.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 皮肤科疾病:用于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症见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等,可内服配合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如用六月寒30g,苦参20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煎水外洗,治疗湿疹总有效率为88.3%。
  3. 消化系统疾病:用于治疗夏季暑湿感冒、急性胃肠炎等,表现为呕吐、腹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常与藿香、佩兰等配伍,如六月寒汤(六月寒15g,藿香10g,佩兰10g,厚朴6g)治疗暑湿吐泻,总有效率为90.5%。
  4. 风湿免疫性疾病: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表现为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等,可配威灵仙、独活、秦艽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二)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六月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药理作用机制及新剂型开发等方面,研究表明,其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作用,可开发为外用抗菌制剂;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为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衰老、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可能,有研究将其制成颗粒剂、喷雾剂等,方便临床使用,如六月寒喷雾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皮肤瘙痒,起效快,安全性高。

中草药六月寒

注意事项与禁忌

  1. 禁忌人群:阴虚血燥者慎用,症见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盗汗等;孕妇慎用,因其性辛温,可能耗气伤阴;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 不良反应:目前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部分患者内服后可能出现轻微恶心、胃部不适,可减量或饭后服用缓解。
  3. 配伍禁忌:不宜与滋补类药物(如人参、熟地、阿胶等)同用,以免影响解表散寒功效;外用时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破损处。
  4. 使用注意:鲜品含挥发油较多,易失效,建议阴干或低温保存;煎煮时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一般煮沸后10-15分钟即可。

表:六月寒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作用特点
挥发油 柠檬烯、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 抗菌、抗炎、解热、祛痰
黄酮类 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 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
有机酸 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 抗菌、抗氧化、保肝
生物碱 石荠苎碱 微弱抗菌、调节平滑肌

表:六月寒临床应用举例

适应病症 常用配伍 用法
风寒感冒 六月寒15g,荆芥10g,防风10g,生姜3片,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湿疹瘙痒 内服:六月寒12g,土茯苓15g,白鲜皮10g;外用:六月寒30g,苦参20g,蛇床子15g 内服水煎服,外用煎水洗患处,每日1-2次
暑湿吐泻 六月寒15g,藿香10g,佩兰10g,厚朴6g,茯苓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风湿痹痛 六月寒15g,威灵仙12g,独活10g,秦艽10g,牛膝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相关问答FAQs

Q1:六月寒和六月雪是同一种中草药吗?
A1:不是,六月寒与六月雪虽名称相似,但为不同科属植物,功效主治也有区别,六月寒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苎,性味辛温,功善解表散寒、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湿疹、风湿痹痛等;六月雪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性味苦凉,功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主治肝炎、肾炎、水肿、风湿腰腿痛等,两者植物形态、性味归经、临床应用均不同,需加以区分。

Q2:六月寒可以长期服用吗?
A2:不建议长期服用,六月寒性辛温,长期服用可能耗气伤阴,导致口干咽燥、便秘、乏力等阴虚症状,若需长期使用(如慢性风湿痹痛),应在中医师指导下,配合滋阴药(如麦冬、沙参、石斛等)同用,并定期调整用药方案,孕妇、阴虚血燥者及过敏体质者应禁用或慎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补肾壮阳药材配方,传统与科学结合,如何搭配才有效安全?
« 上一篇 昨天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能否快速识别品种与药用功效?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