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牛黄,从何而来?有何独特功效与应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牛黄是传统中医药中极为珍贵的中药材,素有“药中黄金”之称,为牛科动物黄牛或牛的胆结石,其性凉,味苦,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之功效,广泛应用于高热惊厥、中风昏迷、癫痫发狂、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等症的治疗,由于牛黄天然资源稀缺,现代医药还发展出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等替代品,但三者无论在性状、成分还是功效上均存在差异,需仔细辨别。

中草药牛黄

来源与性状

天然牛黄是牛在病理情况下,胆管或胆囊内形成的胆结石,根据形成部位不同,可分为“胆黄”(生于胆囊内,呈卵形或类球形,表面金黄或棕黄,有龟裂纹)和“管黄”(生于胆管内,呈管状或碎片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色,有裂纹),优质天然牛黄体重、质脆,断面有同心层纹,有的外层有“乌金衣”(黑色光亮的薄膜),气清香,味先苦后微甜,嚼之不粘牙。

体外培育牛黄是以牛科动物牛的胆汁或血清为基础,模拟体内胆结石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在体外培育而得,性状与天然牛黄相似,多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棕黄色,断面可见同心层纹,但“乌金衣”多不明显,气微清香,味微苦。

人工牛黄则由胆酸、猪去氧胆酸、胆红素、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配制而成,多为土黄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光泽,无层纹和“乌金衣”,气微腥,味苦。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牛黄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胆红素、胆酸、去氧胆酸、胆固醇、肽类、无机盐(如钙、镁、铁等)及多种氨基酸,胆红素含量是衡量牛黄质量的重要指标(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可达25%-90%),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保护神经细胞作用;胆酸类成分(如胆酸、去氧胆酸)则具有镇静、抗惊厥、利胆、解热等功效;肽类成分(如牛黄酸)可调节免疫、促进神经发育。

中草药牛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黄具有多重作用:

  1. 解热抗炎:对细菌内毒素、酵母等引起的发热有显著解热效果,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红肿热痛;
  2. 镇静抗惊厥:能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功能,缓解戊四氮、士的宁等引起的惊厥;
  3. 保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酸排出,减轻肝细胞损伤,对肝炎、胆结石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4. 心血管保护:胆酸可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5. 抗肿瘤:胆红素及其衍生物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对肝癌、肺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功效应用与经典方剂

(一)中医功效与应用

  1.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连翘、黄芩配伍,如牛黄解毒片;
  2. 息风止痉:用于热病高热、惊风抽搐、癫痫发作,多与羚羊角、钩藤、全蝎同用,如羚角钩藤汤;
  3. 化痰开窍:用于中风痰迷、神昏谵语、中暑昏迷,常配麝香、冰片、郁金,如安宫牛黄丸。

(二)经典方剂举例

  •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组成,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惊厥、神昏谵语,是“凉开三宝”之首;
  • 牛黄解毒片:含牛黄、雄黄、石膏、黄芩、大黄等,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 至宝丹:配伍牛黄、麝香、安息香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用于中暑、中风及热病痰热内闭所致的神昏。

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

牛黄价格昂贵,市场上常有人工伪造品(如用鸡蛋黄、植物色素、石膏等伪造),需通过性状、理化方法鉴别,以下是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与人工牛黄的对比:

项目 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 人工牛黄
性状 卵形/类球形,表面金黄/棕黄,有“乌金衣”,断面同心层纹 类球形,表面棕黄,层纹较规则,无“乌金衣” 土黄色粉末,无光泽、无层纹
主要成分 胆红素(25%-90%)、胆酸(7%-10%) 胆红素(6%-18%)、胆酸(6%-8%) 胆酸(18%-25%)、猪去氧胆酸(15%-25%)
水试 清水调后涂于甲片,称“挂甲”,甲片显黄色不褪 挂甲色较浅,易褪色 无挂甲现象,水液浑浊
火烧 燃烧时起泡,有黄烟,香气浓烈,残灰白色 燃烧有轻微黄烟,香气淡 燃烧无烟,有焦糊味,残灰黑色

可通过薄层色谱法(TLC)检测胆红素、胆酸成分,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胆红素含量,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人工制品。

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牛黄性寒凉,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孕妇禁用(因牛黄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
  2. 用量控制:内服常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剂,不入汤剂(高温破坏成分);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 配伍禁忌:不宜与雄黄、硫黄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同用(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功效有别,不可替代使用;
  4.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现代研究与发展

随着天然牛黄资源枯竭,体外培育牛黄成为研究重点,现代技术通过优化胆汁培养基、调控胆结石形成条件,已实现体外培育牛黄的规模化生产,其成分与药理作用接近天然牛黄,被《中国药典》收载,牛黄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不断进步,如胆红素纳米制剂、胆酸衍生物的研发,为治疗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中草药牛黄

相关问答FAQs

Q1: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有什么区别?哪个效果更好?
A:天然牛黄是牛的天然胆结石,成分复杂(含胆红素、胆酸、肽类等),药效强劲,尤其是“乌金衣”和胆红素含量是其核心价值;人工牛黄是人工配制,成分以胆酸、猪去氧胆酸为主,胆红素含量低,药效仅为天然牛黄的1/10-1/5,在急救、重症治疗(如高热惊厥、中风昏迷)中,天然牛黄效果显著,但价格昂贵;人工牛黄常用于日常清热解毒(如牛黄解毒片),性价比高,但不可替代天然牛黄用于急重症。

Q2:普通人如何简单辨别牛黄真伪?
A:可通过“一看二闻三试”初步辨别:①看性状:天然牛黄呈卵形,有“乌金衣”和同心层纹,人工牛黄为粉末,无层纹;②闻气味:天然牛气清香微苦,人工牛黄气微腥;③水试挂甲:取少许牛黄用清水调后涂于指甲,天然牛黄“挂甲”显黄色不褪,人工牛黄无此现象,若需准确鉴别,建议送药检部门通过理化检测(如胆红素含量测定)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养殖药材虫价值何在?技术难点与市场前景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虻虫的功效特性、来源及临床应用安全需注意什么?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