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金”是民间对多种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草药的俗称,因其形态似金钱、药效显著而得名,在不同地区可能指代不同植物,但以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最为常见,部分地区也指唇形科活血丹或伞形科积雪草,本文以过路黄为例,详细介绍其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图片识别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准确辨识和应用这一中草药。
植物来源与分布
过路黄,别称金钱草、真金草、一串钱等,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于山坡路旁、田埂沟边、林缘草地等湿润处,海拔100-2000米均有生长,其全草可入药,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是《中国药典》收录的“金钱草”正品,具有“一钱金”之称,既体现其药用价值珍贵,也暗喻用量需精准(古代“一钱”约合现代3克)。
形态特征(对应图片识别要点)
过路黄的植株形态独特,可通过以下特征在图片中准确识别:
根与茎
根:须根细长,黄棕色,多数,簇生于茎基部。
茎:柔弱,平卧或上升,长20-60厘米,单一或多分枝,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褐色,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节部生根(着地后可萌发新株),这是区别于其他“一钱金”类植物的关键特征之一。
叶
叶序与叶柄:对生,叶柄长1-3厘米,基部下延成膜质鞘状(抱茎),叶片与叶柄连接处可见明显的节。
叶片形态:叶卵形或圆形,长1.3-3.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无锯齿),叶面深绿色,有透明腺点(阳光下可见细小油点,似“金钱”光泽),叶背带粉绿色,叶脉在叶面凹陷,叶背隆起。
花
花序与花梗: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厘米,丝状,与叶近等长或稍长;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4毫米,先端渐尖,边缘膜质,背面有疏生腺体。
花冠:黄色,钟形,长7-12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毫米,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锐尖,展开后呈“五星”状,花冠筒内基部有5枚蜜腺环,是区别于相似种的重要特征。
果实与种子
果实:蒴果球形,直径3-5毫米,成熟时瓣裂(5瓣),与花萼宿存;种子多数,褐色,表面有网纹,直径约1毫米。
药用价值与应用
过路黄作为“一钱金”的主流品种,其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本草拾遗》,历代医籍多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其多重功效。
性味归经
性味:辛、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治疗热淋、石淋(尿路结石)的要药,能促进输尿管蠕动,增加尿量,帮助结石排出,常用于尿频、尿急、尿痛、尿砂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症,配伍车前子、海金沙等可增强疗效。
- 利胆退黄:促进胆汁分泌,解除胆道括约肌痉挛,用于湿热黄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配茵陈、栀子可增强退黄效果。
- 解毒消肿:外用治疗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烫伤等,鲜品捣烂外敷,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 活血化瘀:民间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内服或外敷均可。
现代药理研究
过路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异槲皮苷等)、酚酸类(绿原酸、咖啡酸等)、挥发油、甾醇及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
- 利尿作用:增加尿钠、尿钾、尿氯排泄,对水肿患者有利尿消肿效果;
- 利胆作用:显著增加胆汁流量,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预防胆结石形成;
- 抗炎镇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对急慢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
-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乙肝病毒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 抗氧化与抗结石:清除自由基,减少尿草酸钙结晶沉积,预防尿路结石复发。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饮;亦可入丸、散,治疗结石需连续服用2-3个月,配合多饮水、运动效果更佳。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服(症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以免加重腹泻;
- 孕妇慎用(其利胆、利尿作用可能刺激子宫);
- 不宜过量长期服用(常规剂量安全,但超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 尿路结石过大(>1cm)或合并尿路梗阻时,需及时就医,单纯草药效果有限,可能需手术或碎石治疗。
图片识别与相似种区别
过路黄因“一钱金”之名易与其他草药混淆,以下是常见相似种的鉴别要点,帮助通过图片准确区分:
特征 | 过路黄(正品“一钱金”) | 积雪草(广东“一钱金”) | 活血丹(江苏“一钱金”) |
---|---|---|---|
茎 | 平卧或上升,节部生根 | 匍匐茎,节处生根,无毛 | 匍匐茎,方形,被长柔毛 |
叶 | 对生,卵形/圆形,叶面有透明腺点 | 互生,肾形,边缘有钝齿 | 对生,心形,边缘有圆齿 |
花 | 黄色,单生叶腋,花冠钟形 | 伞形花序,花白色或淡红色 | 轮伞花序,花淡紫色或紫红色 |
用途 | 利湿退黄、排石 | 清热利湿、消肿 | 利水通淋、活血祛瘀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一钱金”和金钱草是同一种草药吗?
解答:不完全相同。“一钱金”是民间俗称,在不同地区可能指代不同植物: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一钱金”多指报春花科过路黄,此为《中国药典》正品“金钱草”,具利湿退黄、排石功效;②广东、广西等地,“一钱金”可能指伞形科积雪草(别名“崩大碗”),功效侧重清热利湿、消肿;③江苏、浙江等地,“一钱金”也可能指唇形科活血丹(别名“连钱草”),主要用于利水通淋、活血祛瘀,若需药用,需结合植物形态特征确认品种,或选择正规药店购买的中药“金钱草”(过路黄)。
问题2:用“一钱金”治疗尿路结石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使用“一钱金”(过路黄)治疗尿路结石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结石大小:一般适用于直径<0.6cm、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的结石,过大结石需碎石或手术治疗;②多饮水配合: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增加尿量冲刷尿路,促进结石排出;③饮食调整: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坚果)、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减少结石形成诱因;④避免长期过量:常规剂量15-30g/日,长期服用(超过3个月)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以防损伤脾胃;⑤观察症状:若用药后出现腰腹剧痛、血尿加重、发热等,可能为结石移动或梗阻,需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