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出汗中医治疗医案,辨证施治如何选方止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背出汗在中医理论中属“汗证”范畴,因背为阳,督脉循行于背,太阳经亦布于背,故背汗多与阳气失调、卫外不固或湿热蕴蒸相关,临床治疗需辨证论治,现将典型医案及辨治思路分述如下。

背出汗中医治疗医案

背出汗中医治疗医案

气虚自汗案

患者:李某,男,45岁,初诊日期:2023年3月15日。
主诉:背部汗出3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3年常背部无故汗出,活动后加剧,汗出恶风,易感冒,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差便溏,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弱。
四诊信息:神清,精神萎靡,背部汗出湿衣,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辨证:肺脾气虚,卫外不固。
治法: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5枚(掰),炙甘草6g,浮小麦30g,麻黄根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复诊(3月22日):汗出较前减少,恶风减轻,精神稍振,纳食增加,守上方加党参15g、茯苓15g,继服14剂。
三诊(4月5日):背部汗出基本停止,乏力、便溏等症状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缓,上方去麻黄根、浮小麦,调理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背为太阳经所主,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故汗出恶风;动则耗气,故汗出加剧,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君,白术健脾助运为臣,防风走表祛风;桂枝汤调和营卫,浮小麦、麻黄根收敛止汗,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效。

阴虚盗汗案

患者:王某,女,38岁,初诊日期:2023年5月10日。
主诉:夜间背部汗出2年,近半月加重。
现病史:患者近2年每于夜寐时背部汗出,湿透衣衫,醒后汗止,伴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诊信息:形体偏瘦,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苔少,脉沉细数。
辨证:肾阴亏虚,虚火内扰,迫津外泄。
治法:滋阴降火,固表止汗。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处方:当归12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黄芪15g,五味子10g,煅牡蛎30g(先煎),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5月17日):夜间汗出明显减少,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减轻,睡眠稍安,上方去黄连,加麦冬15g、石斛10g,继服14剂。
三诊(5月31日):汗出已止,诸症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六味地黄丸调理善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语:阴虚则阳亢,虚火内生,夜间阳入于阴,蒸津外泄,故见盗汗;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则腰膝酸软,当归六黄汤中“三黄”泻火除烦,二地滋阴补肾,黄芪固表止汗,加五味子、煅牡蛎增强收敛之效,标本兼顾,共奏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之功。

背出汗中医治疗医案

湿热郁蒸案

患者:张某,男,52岁,初诊日期:2023年7月20日。
主诉:背部汗出黏腻半年,伴口苦、胸闷。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背部汗出黏腻,色黄染衣,伴胸脘痞闷,肢体困重,口苦黏腻,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诊信息:体型肥胖,面色垢滞,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蕴蒸,迫津外泄。
治法:清热利湿,分消走泄。
方药:三仁汤加减。
处方:杏仁10g,白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滑石15g(包煎),通草6g,竹叶10g,厚朴10g,半夏10g,茯苓15g,藿香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7月27日):背部汗出黏腻减轻,胸脘痞闷、口苦好转,大便通畅,上方加佩兰10g、茵陈15g,继服14剂。
三诊(8月10日):汗出正常,肢体困重、胸闷消失,舌红、苔薄黄,脉滑,予藿香正气丸调理月余,随访未复发。
按语:湿热内蕴,郁蒸于背,迫津外泄则汗出黏腻;湿热中阻,气机不畅则胸脘痞闷,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杏仁开上焦,白豆蔻宣中焦,薏苡仁渗下焦,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使湿去热清,汗出自止。

背出汗中医辨证分型与治法归纳

证型 辨证要点 治法 代表方药 常用加减
气虚自汗 汗出恶风,动则加剧,神疲乏力 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 加浮小麦、麻黄根、太子参
阴虚盗汗 夜间汗出,醒后即止,五心烦热 滋阴降火,固表止汗 当归六黄汤 加五味子、煅牡蛎、麦冬
湿热郁蒸 汗出黏腻,胸脘痞闷,舌苔黄腻 清热利湿,分消走泄 三仁汤 加藿香、佩兰、茵陈

相关问答FAQs

Q1:背出汗都是气虚引起的吗?需要怎么辨证?
A:背出汗并非均为气虚引起,中医需结合汗出特点、伴随症状及舌脉综合辨证,若汗出在日间、活动后加重,伴恶风乏力,属气虚自汗;若汗出在夜间、睡时发生,醒后即止,伴五心烦热,属阴虚盗汗;若汗出黏腻、色黄,伴胸脘痞闷、口苦,属湿热郁蒸,需通过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明确证型后针对性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背出汗中医治疗医案

Q2:中医治疗背出汗的同时,生活调护需要注意什么?
A:中医治疗背出汗需配合生活调护以增效:① 饮食有节,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气虚者宜食山药、大枣、黄芪粥,阴虚者宜食百合、银耳、梨,湿热者宜食薏苡仁、绿豆、冬瓜;② 起居有常,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阴虚者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③ 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以微微汗出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气阴;④ 保持情绪舒畅,气虚者需避免思虑过度,阴虚者需戒恼怒,以防气机逆乱加重汗出。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直肠癌患者适合用哪些中草药辅助治疗?
« 上一篇 08-31
水痘中医外用青黛治疗有效吗?效果、用法、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