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境内主要有哪些山区以盛产优质道地中药材而闻名全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落差大,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立体气候明显,加之土壤类型多样(黄壤、石灰土、紫色土等),富含矿物质,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便有“天然药库”的美誉,全省中药材资源达4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占90%以上,道地药材30余种,如天麻、太子参、黄精、石斛等,在全国中医药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贵州的药材多产于各山脉之中,不同山脉因海拔、湿度、土壤差异,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药材资源。

贵州哪个山产药材

主要山脉及产药材情况

武陵山产区

武陵山横贯贵州东北部(铜仁等地)、湖南、重庆、湖北,是贵州重要的药材产区,主峰梵净山海拔2572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云雾缭绕、湿度大,尤其适合喜阴湿、耐寒凉药材生长。
代表药材

  • 天麻:贵州天麻以“野生天麻”闻名,主产于梵净山周边的印江、江口等地,得益于独特的森林腐殖土和适宜的温湿度,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止痛的功效,是贵州“黔药”的代表之一,2022年“贵州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黄精:鸡头黄精为主,生长于林下或灌木丛中,贵州黄精肉质肥厚、味甜,含有多糖、皂苷等成分,补气养阴、健脾润肺,当地常将其作为药食同源食材,制成黄精酒、黄精糕点。
  • 杜仲:以树皮入药,贵州杜仲因树皮厚、断面银丝多、有效成分(杜仲胶、绿原酸)含量高而著称,主产于沿河、德江等地,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是贵州传统出口药材。

苗岭产区

苗岭山脉是贵州中南部东西向山脉,为苗岭文化的核心区域,涵盖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海拔多在1000-15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以黄壤和黄棕壤为主,适宜多种亚热带药材生长,且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药用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苗药”体系。
代表药材

  • 太子参:又名“童参”,主产于施秉、黄平、瓮安等地,贵州太子参因参体小、饱满、灰白色、有效成分(太子参环肽)含量高,被列为“道地药材”,2020年“施太子参”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具有补气生津、健脾补肺的功效,常用于小儿脾虚体弱、病后体虚。
  • 白芨:块茎入药,苗岭地区的白芨因生长在石灰岩山地,胶质含量高、粉性足,是止血消肿的良药,现代研究还发现其在美容(修复皮肤屏障)、药用辅料(黏合剂)方面有广泛应用,主产于雷山、台江等地。
  • 半夏:贵州半夏以“珠半夏”(直径0.5-1cm的小块茎)品质最佳,生长于阴湿的山坡、林下,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是“黔半夏”的核心产区,销量占全国市场的30%以上。

乌蒙山产区

乌蒙山横贯贵州西部(毕节、六盘水、黔西南),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海拔高(多在2000-3000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土壤以黄棕壤和棕壤为主,适合耐寒、喜凉药材生长,同时也是“高原夏秋冷凉蔬菜”与药材的复合种植区。
代表药材

贵州哪个山产药材

  • 党参:以“素花党参”为主,主产于赫章、威宁等地,因生长在高海拔山地,根条粗壮、环纹明显、有效成分(党参苷、多糖)含量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是贵州“西党”的核心产区,年产量超5000吨。
  • 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生长于林下或山谷中,乌蒙山区的重楼因紫外线强、生长周期长(7-8年),有效成分(重楼皂苷)含量高,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常用药,主产于盘州、水城等地,野生资源已逐渐转为仿野生种植。
  • 淫羊藿:以“箭叶淫羊藿”为主,生长在山地灌丛中,贵州淫羊藿因淫羊藿苷含量高(药典标准≥0.5%,贵州产品多达0.8%以上),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的作用,是“贵州淫羊藿”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大方、织金等地。

大娄山产区

大娄山位于贵州北部(遵义、铜仁北部),与四川、重庆交界,是贵州与四川的地理分界线,海拔1000-2000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以黄壤和紫色土为主,适宜喜温、耐旱药材生长,同时也是“黔北药粮复合种植区”的核心地带。
代表药材

  • 佛手:以“川佛手”为优,贵州佛手主产于道真、正安等地,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果实形如拳、香气浓郁,含挥发油(柠檬烯)、佛手柑内酯等成分,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是贵州“北药”的代表,2021年“道真佛手”获得地理标志认证。
  • 山银花:又名“灰毡毛忍冬”,主产于湄潭、凤冈等地,贵州山银花因花期长(5-10月)、绿原酸含量高(药典标准≥1.5%,贵州产品多达2.0%以上),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凉茶饮料,年产量超万吨。
  • 黄柏:以“川黄柏”为主,树皮入药,贵州黄柏生长在山地阳坡,内皮厚、味苦、有效成分(小檗碱)含量高,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主产于桐梓、绥阳等地,是贵州传统出口药材。

梵净山产区

梵净山是武陵山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海拔2572米,保存有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垂直气候明显,云雾多、湿度大、温差大,适合珍稀、濒危药材生长,是贵州“生态药材”的核心区。
代表药材

  • 石斛:以“铁皮石斛”“环草石斛”为主,生长在树干或岩石上,梵净山石斛因空气洁净、腐殖土丰富,多糖和石斛碱含量高,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的功效,2020年“梵净山石斛”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主产于江口、印江等地,市场价达每公斤2000元以上。
  • 缬草:又名“甘松”,根及根茎入药,生长在林下或草地,梵净山缬草含缬草挥发油(缬草烯酸),具有安神助眠、解痉止痛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焦虑的常用药,主产于松桃、印江等地,年出口量超百吨。
  • 朱砂莲:马兜铃科植物,块茎入药,生长在石灰岩山地,贵州朱砂莲因朱砂莲素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是苗药“常用药”,主产于沿河、德江等地,需注意马兜铃酸的毒性限制使用。

贵州主要山脉药材概览表

山脉名称 地理位置 代表药材 药材特点
武陵山 黔东北(铜仁等地) 天麻、黄精、杜仲 野生天麻多,天麻素含量高;杜仲银丝多
苗岭 黔中南部(黔东南、黔南) 太子参、白芨、半夏 太子参饱满、白芨胶质足;苗药应用经验丰富
乌蒙山 黔西部(毕节、六盘水) 党参、重楼、淫羊藿 高海拔党参粗壮;重楼皂苷含量高
大娄山 黔北部(遵义、铜仁北部) 佛手、山银花、黄柏 佛手香气浓;山银花绿原酸含量高
梵净山 铜江口 石斛、缬草、朱砂莲 生态石斛多糖高;缬草助眠效果佳

贵州的药材资源与山脉分布密切相关,从东北的武陵山到西部的乌蒙山,从南部的苗岭到北部的大娄山,再到梵净山这一生态孤岛,不同海拔、气候、土壤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道地药材,这些药材不仅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还承载着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智慧,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随着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和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贵州“山地药材”将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哪个山产药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贵州道地药材的“道地”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贵州道地药材的“道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气候适应性,立体气候使药材有效成分积累更充分(如高海拔地区淫羊藿苷含量更高);二是品质特征,外形、质地、有效成分含量具有独特性(如贵州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和天麻素含量≥0.3%);三是传统应用,少数民族医药经验赋予其独特药用价值(如苗药“九节茶”治疗感冒),贵州道地药材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如“施太子参”“梵净山石斛”),品质受法律保护。

问题2:采摘贵州野生药材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采摘野生药材需注意三点:一是保护生态,避免过度采挖(如重楼生长周期长,需留种;石斛附生于树干,应整株采挖后人工繁殖);二是遵守法规,部分野生药材受《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保护(如梵净山珙桐、红豆杉等濒危物种禁止采挖),需提前办理采伐许可证;三是辨别真伪,如天麻与“羊角天麻”伪品可通过“无根无叶、有鹦哥嘴”鉴别,黄精与“苦黄精”可通过“味甜、嚼之黏牙”区分,避免误采有毒品种(如朱砂莲需控制马兜铃酸含量)。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舒筋活血的中草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如何?
« 上一篇 08-31
皮肤松弛中医秘方有效吗?如何选方治疗能紧致肌肤?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