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里红、红果、酸里红,是临床常用消食药,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了解山楂药材的形态特征,对于鉴别真伪、保证用药质量至关重要,以下从植物特征、药材性状及不同炮制品种的图片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山楂为落叶乔木,高可达6-10米,树皮暗灰色,有浅色皮孔;小枝紫褐色,无毛或近无毛,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边缘有3-5羽状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4个粗锯齿,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沿叶脉有短柔毛;叶柄长2-5厘米,无毛,伞房花序,直径4-6厘米,花序梗、花梗均被短柔毛;花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卵形,约5片,比萼筒稍短;花瓣5枚,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雄蕊20枚,短于花瓣;花柱3-5,基部被柔毛,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5厘米,深红色或红棕色,有淡色斑点;小核5粒,外面稍具棱,内面两侧平滑。
作为药材,干燥山楂果实多为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2.5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棕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凹陷的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柄痕或短果柄,果皮薄,质硬,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常脱落或嵌于果皮中,中部有5室,每室有1粒浅黄色扁小的果核,质坚硬,气微,味酸、微甜,以个均匀、色红、肉厚者为佳,不同炮制方法下,性状有所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炮制方法 | 性状特点 | 图片要点 |
---|---|---|
生山楂 | 呈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深红色或红棕色,皱缩,有光泽 | 果实完整,果皮可见细密皱纹,顶端花柱残基明显 |
炒山楂 | 形如生山楂,表面深黄色或棕黄色,偶有焦斑 | 颜色加深,局部有焦褐色斑点,果肉稍脆 |
焦山楂 | 形如生山楂,表面焦褐色或黑褐色,内部黄褐色 | 果实边缘微卷曲,表面有焦糊气,果肉质地疏松 |
在鉴别山楂药材图片时,需注意与伪品区分,常见伪品如湖北山楂,果实较小(直径约1厘米),表面黄棕色,无光泽,果肉较薄;或用染色山楂,颜色过于艳丽,水洗后褪色,表面无自然皱纹,优质山楂药材图片中应无虫蛀、霉变,果核不易脱落,果肉饱满。
相关问答FAQs
问: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生山楂和炒山楂?
答:生山楂图片中果实表面呈深红色或红棕色,皱缩明显,有光泽,果肉保持原色;炒山楂图片中颜色变为深黄色或棕黄色,局部可见焦斑,果肉因加热而略显脆性,整体色泽较生山楂浅淡,且带有轻微焦香气(图片中可观察表面焦斑分布)。
问:山楂药材图片中常见的伪品有哪些?如何鉴别?
答:常见伪品有湖北山楂、染色的野山楂等,湖北山楂果实直径较小(约1cm),表面黄棕色,无光泽,果肉薄;染色野山楂颜色艳丽不自然,水洗后褪色,表面皱纹生硬,且果核形状不规则(正品果核多为扁圆形,规则),鉴别时可通过观察果实大小、颜色自然度、果核形状及是否有焦斑(炮制品)等特征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