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材形似天麻?功效是否相同?如何辨别真伪?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以其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而闻名,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等症,由于其价格较高且外形特征明显,市场上常出现一些形态相似的伪品或混淆品,这些药材不仅不具备天麻的功效,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与天麻形态相似的药材,包括它们的来源、形态特征、与天麻的区别点及功效特点,并附上鉴别方法和相关问答,帮助大家准确辨别。

像天麻的药材

与天麻形态相似的药材

天麻的典型特征包括: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俗称“点状环纹”),多轮且明显;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的芽苞(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脐形的疤痕(俗称“肚脐眼”);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样,黄白色至淡棕色;气微,味甘,以下药材因部分特征与天麻相似,常被混淆。

(一)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俗称“土豆”)

马铃薯是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茎有时被不法商贩伪充天麻出售。

  • 来源:茄科植物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地下块茎。
  • 形态特征:呈不规则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凹陷的芽眼(俗称“芽眼窝”)和纵沟,无天麻的横环纹和“鹦哥嘴”;芽眼处可见未脱落的芽或芽痕,质地较软,断面白色,粉性,角质样不明显;味甜或微甜,嚼之有砂粒感。
  • 与天麻区别:无横环纹和“鹦哥嘴”,有芽眼和纵沟,断面粉性强,味甜。
  • 功效特点:马铃薯性平,味甘,具有和胃健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但无平肝息风作用,不可替代天麻。

(二)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块茎(俗称“洋菊芋”)

大丽花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其块茎外形与天麻有几分相似,易被混淆。

  • 来源:菊科植物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的块茎。
  • 形态特征:呈类球形或纺锤形,表面灰白色或淡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无明显横环纹;顶端有茎基残迹,无“鹦哥嘴”;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粉性,颗粒状;气微,味淡。
  • 与天麻区别:表面无多轮横环纹和“鹦哥嘴”,断面呈颗粒状粉性,味淡无甘味。
  • 功效特点:大丽花块茎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腮腺炎、疮疡肿毒等,但无天麻的息风止痉作用。

(三)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虽与天麻同科,但外形和功效差异显著,有时因切片后形态相似被混淆。

像天麻的药材

  • 来源: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的块茎。
  • 形态特征:呈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分叉,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细皱纹及须根痕,有明显环节(叶鞘痕);顶端有突起的茎基,无“鹦哥嘴”;断面角质样,半透明,呈蜡质,角质样明显,嚼之有黏性;气微,味苦甘涩。
  • 与天麻区别:多分叉,有明显环节,断面黏性强,味苦甘涩(天麻味甘无涩)。
  • 功效特点: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等,与天麻功效完全不同。

(四)伞形科植物防己的根(俗称“木防己”)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有时因外形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沟被误认为天麻。

  • 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
  • 形态特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有扭曲的纵沟纹及横向皮孔样凸起,无横环纹;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有放射状纹理(俗称“车轮纹”);味苦。
  • 与天麻区别:圆柱形,有纵沟和“车轮纹”,无横环纹和“鹦哥嘴”,味苦。
  • 功效特点:防己性寒,味苦辛,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等,无天麻的平肝息风作用。

(五)人工仿制伪品

市场上还存在用马铃薯、面粉、胶质等人工加工成的伪品,刻意模仿天麻的外形。

  • 形态特征:形状较规则,表面颜色均匀,无自然形成的横环纹和“鹦哥嘴”,质地较软,易折断;断面可见人工添加的胶质或填充物,无半透明角质样;气味刺鼻或有异味。
  • 与天麻区别:形态过于规则,无自然纹理,断面异常,气味不对。
  • 危害:完全无药效,可能因添加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天麻与相似药材的鉴别要点归纳

为便于快速辨别,以下表格对比天麻与主要相似药材的关键特征:

药材名称 形状特征 表面纹理 顶端特征 断面特征 味道
天麻 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 多轮横环纹+纵皱纹 有“鹦哥嘴” 半透明,角质样
马铃薯(土豆) 不规则椭圆形或扁圆形 有芽眼和纵沟,无横环纹 芽眼处有芽痕 白色,粉性,颗粒状 甜或微甜
大丽花块茎 类球形或纺锤形 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无横环纹 有茎基残迹 白色或淡黄,粉性,颗粒状
白及 不规则扁球形,多分叉 有明显环节(叶鞘痕) 有突起茎基 角质样,蜡质,黏性强 苦甘涩
防己(木防己) 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有纵沟纹及“车轮纹” 无特殊特征 有放射状纹理,平坦
人工仿制伪品 规则形状 颜色均匀,无自然纹理 无“鹦哥嘴” 可见填充物,无角质样 异味或刺鼻

鉴别天麻的实用方法

  1. 观外形:正宗天麻有“鹦哥嘴”(顶端红棕色芽苞)和“肚脐眼”(底端圆脐疤痕),表面有多轮点状横环纹,这是伪品难以完全模仿的特征。
  2. 掂重量:天麻质坚实,分量较重(同等大小下比马铃薯、大丽花块茎重),伪品多质地较轻或过重。
  3. 试断面:天麻断面半透明、角质样,放置后不析出白浆;伪品如马铃薯断面粉性强,析出白浆;白及断面黏性强。
  4. 尝味道:天麻味甘,嚼之无黏性;白及味苦甘涩,嚼之发黏;防己味苦;马铃薯味甜。
  5. 水试法:天麻用温水浸泡后,表面无明显膨胀或褪色;伪品如马铃薯会吸水膨胀,人工仿制品可能褪色或散碎。

相关问答(FAQs)

问1:如何快速辨别天麻和马铃薯伪品?
答:可通过“三看”快速区分:一看顶端,天麻有“鹦哥嘴”(红棕色芽苞),马铃薯只有芽眼;二看表面,天有多轮横环纹,马铃薯有纵沟和芽眼;三尝味道,天麻味甘,马铃薯味甜且有砂粒感,天麻质地坚实,断面半透明,而马铃薯断面粉性强,一捏即碎。

像天麻的药材

问2:天麻与白及都是兰科植物,如何避免混淆?
答:天麻与白虽同科,但外形差异明显:天麻呈长椭圆形,无分叉,有“鹦哥嘴”和横环纹;白及呈不规则扁球形,常有2-3个分叉,有明显环节(叶鞘痕)而无横环纹,天麻断面角质样、味甘,白及断面黏性强、味苦甘涩,通过这些特征可有效区分,需注意,白及虽为正品药材,但功效与天麻完全不同,不可混用。

天麻作为名贵药材,需仔细辨别其真伪,避免购买伪品危害健康,购买时应选择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必要时请专业药师鉴别,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做菜常用药材有哪些?功效与搭配技巧是什么?
« 上一篇 09-04
青鹿角植物药材的药用功效、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