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医治疗七大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湿疹是中医皮肤科常见病,属“湿疮”“浸淫疮”范畴,多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中医治疗湿疹强调辨证论治,以下为临床常用的七大方剂,各有侧重,需根据证型选用。

湿疹中医治疗七大方

湿疹中医治疗七大方剂

湿疹的辨证核心在于辨急性与慢性、辨虚实,急性期多属湿热或风湿热证,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痒为主;慢性期多属血虚风燥或脾虚湿蕴证,以养血润燥、健脾利湿为主,以下是七首经典方剂:

  1. 龙胆泻肝汤

    •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 功效:清肝胆湿热,泻火解毒。
    • 主治:肝胆湿热型湿疹,多见于急性期,症见皮疹发于头面、阴囊等部位,红斑灼热、渗出明显,伴口苦、烦躁、小便黄赤。
  2. 萆薢渗湿汤

    • 组成: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 功效:清热利湿,分泄浊毒。
    • 主治:湿热下注型湿疹,如下肢、肛周湿疹,局部肿胀、糜烂、渗出,伴下肢沉重、舌苔黄腻。
  3. 消风散

    湿疹中医治疗七大方

    •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生地、胡麻仁、甘草、木通。
    •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止痒。
    • 主治:风湿热型湿疹,症见皮疹红斑、丘疹、水疱,瘙痒剧烈,遇热加重,伴轻微恶风、口渴。
  4. 除湿丸

    •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炙甘草、大黄(后下)。
    •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泻火。
    • 主治:脾虚湿蕴型湿疹,多见于亚急性期,皮疹暗淡、渗出少、反复发作,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5. 当归饮子

    • 组成: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
    •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 主治:血虚风燥型湿疹,多见于慢性期,皮肤干燥、肥厚、脱屑,瘙痒夜间加重,伴面色苍白、头晕心悸。
  6. 四物消风饮

    • 组成:生地、当归、赤芍、川芎、荆芥、防风、柴胡、黄芩、蝉蜕、薄荷、红枣、甘草。
    • 功效:养血活血,疏风清热。
    • 主治:血热风燥型湿疹,症见皮疹鲜红、干燥脱屑,瘙痒不止,伴心烦、失眠、舌红少苔。
  7. 二妙散

    湿疹中医治疗七大方

    • 组成:黄柏、苍术。
    • 功效:清热燥湿,简单效专。
    • 主治:下焦湿热轻症湿疹,如下肢红斑、轻度渗出,或作为辅助方剂增强清热利湿之力。

七大方剂核心特点简表

方剂名称 核心功效 适用证型 关键症状特点
龙胆泻肝汤 清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型 头面/阴囊红斑,灼热渗出,口苦
萆薢渗湿汤 清热利湿,分泄浊毒 湿热下注型 下肢/肛周肿胀糜烂,渗出,苔黄腻
消风散 疏风清热,除湿止痒 风湿热型 红斑丘疹,瘙痒遇热加重
除湿丸 健脾利湿,清热泻火 脾虚湿蕴型 皮疹暗淡反复,腹胀便溏
当归饮子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血虚风燥型 皮肤干燥肥厚,夜间瘙痒
四物消风饮 养血活血,疏风清热 血热风燥型 鲜红脱屑,心烦失眠
二妙散 清热燥湿 下焦湿热轻症 下肢红斑轻度渗出

治疗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湿疹需内外合治,除口服方剂外,可配合外用药物(如急性期用马齿苋、黄柏煎液湿敷,慢性期用黄连膏、紫草油),同时忌食辛辣、海鲜、酒类,避免搔抓、热水烫洗,保持皮肤清洁湿润。

相关问答FAQs

Q1:中医治疗湿疹多久能见效?
A1:见效时间与湿疹证型、病程长短及患者体质相关,急性期(如肝胆湿热、风湿热型)若辨证准确,一般服药3-7天可缓解瘙痒、渗出;慢性期(如血虚风燥、脾虚湿蕴型)因病程久、易反复,需调理1-2个月,待气血充盈、脾胃功能恢复后才能稳定,建议坚持服药,同时配合生活调护,避免频繁更换方剂。

Q2:湿疹治疗期间饮食要注意什么?
A2:饮食需遵循“清热利湿、健脾养血”原则,忌食辛辣(辣椒、花椒)、发物(牛羊肉、海鲜)、甜腻(蛋糕、巧克力)及温热性水果(荔枝、芒果),以免助湿生热,可多食健脾利湿食物(薏米、赤小豆、山药)、养血润燥食物(黑芝麻、核桃、百合),以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冬瓜、苦瓜、芹菜),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湿热排出。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老中医治疗血管炎的药方效果究竟如何?适用哪些患者?
« 上一篇 09-04
药材水蛭最新价格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