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 药材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根类药材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深入土壤,吸收丰富的矿物质和植物活性成分,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根据功效,根类药材可分为补气、补血、清热、活血化瘀、祛风湿、温里、利水渗湿等类别,各类药材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根”基,以下详细介绍常见根类药材的特点与应用。

中药大全 药材根

补气药

补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证,如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等,性多甘温,归脾、肺经。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人参 甘、微苦,微温 归脾、肺、心、肾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 3-9
黄芪 甘,微温 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9-30
党参 甘,平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9-30

补血药

补血药滋养肝血、心血,适用于血虚萎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性多甘温或甘平,归肝、心经。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当归 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6-12
熟地黄 甘,微温 归肝、肾经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9-15
白芍 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 6-15

清热药

清热药清解里热,适用于热病烦渴、血热出血、痈肿疮毒等,性多寒凉,归肺、胃、肝、大肠经。

中药大全 药材根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黄芩 苦,寒 归肺、胆、脾、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3-10
黄连 苦,寒 归心、脾、胃、肝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5
板蓝根 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9-15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适用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等,性多辛温或苦平,归肝、心经。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丹参 苦,微寒 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10-15
川芎 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10
三七 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3-9

其他功效根类药

祛风湿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独活 辛、苦,微温 归肾、膀胱经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3-10
威灵仙 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6-10

温里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附子 辛、甘,大热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3-15(需先煎)
干姜 辛、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3-10

利水渗湿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量(g)
白茅根 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水肿尿少 9-30
防己 苦、辛,寒 归膀胱、肺经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6-9

根类药材应用时需辨证论治,如补气药适用于气虚但无实热者,清热药脾胃虚寒者慎用,活血化瘀药孕妇忌用等,优质根类药材通常具备“质坚实、断面油润、气味浓郁”的特点,如黄芪断面有“菊花心”,当归身肥厚油润,黄连断面色黄、味极苦,可通过性状辨别品质。

相关问答FAQs

Q1:所有根类药材都可以长期服用吗?
A:并非所有根类药材都适合长期服用,黄芪补气但易助火,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上火;黄连清热苦燥,长期使用易伤脾胃正气;附子有大毒,需严格炮制并控制剂量,长期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是否长期服用需根据体质、病情及药材特性综合判断,避免盲目进补。

中药大全 药材根

Q2:如何辨别优质根类药材?
A:优质根类药材可通过“看、闻、摸”辨别:①看色泽:自然均匀,无异常斑点或霉变,如黄芪断面金黄油润,当归身呈棕黄色;②闻气味:有浓郁药香,无酸腐味,如人参有特异香气,黄连味极苦;③摸质地:坚实沉重,干爽不潮湿,断面油润或呈“菊花心”(如黄芪),若质地松软、易折断或断面干枯,则品质较差,购买时需选择正规渠道,避免硫磺熏蒸或染色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肺炎泡水喝
« 上一篇 09-06
会昌药材种子有哪些优质品种?种植技术要点和市场前景如何?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tjadmin
TA的最新作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