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苦子图片能展示哪些辨识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苦子是传统中药材中较为常见的名称,根据药用植物来源不同,可能指代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部分地区亦称“苦豆根”“西豆根”,是西北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其药用历史悠久,《中国药典》虽未单独收载“苦子”条目,但苦豆子作为“苦豆草”或其根、果实的应用已有记载,具有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等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皮肤病及妇科炎症等。

药材苦子图片

形态特征与图片描述

苦豆子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8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伏毛,植株整体呈灰绿色,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2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荚果串珠状,直或微弯曲,长6-12厘米,宽6-8毫米,表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成熟时黄绿色或黄棕色,内有6-11颗肾形种子,种子灰褐色或黄褐色,长4-5毫米,宽3-4毫米,种皮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细密网纹,种脐微凹,胚乳白色,在药材图片中,苦子(苦豆子果实)多呈破碎的荚果碎片或完整的串珠状荚果,表面可见灰白色绒毛,放大观察可见荚果腹线有凸起的棱,种子则呈肾形,种皮表面网纹清晰,这是鉴别真伪的重要特征。

药材性状

商品苦子多为荚果碎片或完整荚果,完整的荚果呈圆柱形或串珠状,弯曲成镰刀形,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密被灰白色伏毛,搓揉后有毛绒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可见排列整齐的种子,种子肾形,种皮坚硬,破开后种仁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极苦,嚼之有豆腥味,以果皮完整、种子饱满、色黄棕、味苦者为佳。

主要成分

苦子的药理活性主要来源于其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目前已分离出20余种生物碱,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槐定碱(sophoridine)等,总生物碱含量可达1.5%-3%,还含有黄酮类(如苦豆苷)、有机酸(如苹果酸、琥珀酸)、挥发油及多糖等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其清热燥湿、抗炎镇痛的主要活性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

药材苦子图片

功效与主治

苦子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的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如细菌性痢疾、肠炎)、胃脘疼痛(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湿疹、皮肤瘙痒、疮疡肿毒及滴虫性阴道炎等,现代研究还发现,苦子提取物对心律失常、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苦子性寒,味苦,清热燥湿力强,尤善清大肠湿热,故常用于湿热泻痢,可单用或配黄连、木香等增强疗效;其味苦能泄,性寒能清,可清肝胃之热而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所致的胃脘灼痛,可配柴胡、白芍、黄芩等;外用可杀虫止痒,用于湿疹、阴痒,可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用量一般为3-6克,入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事项

苦子有小毒,其毒性主要与生物碱含量有关,过量服用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乏力等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故需严格控制用量,不宜久服,孕妇、脾胃虚寒者(如平素畏寒、大便溏薄者)及儿童禁用或慎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药材苦子图片

苦豆子主要生物碱成分及药理作用

生物碱名称 含量范围(%) 主要药理作用
苦参碱 5-1.2 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肿瘤、调节免疫
氧化苦参碱 8-1.5 保肝、抗纤维化、抗病毒、降血糖、抗氧化
槐果碱 3-0.8 抗菌、抗寄生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槐定碱 2-0.5 中枢镇静、抗惊厥、增强心肌收缩力

相关问答FAQs

问:苦子和苦杏仁在外观和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答:苦子和苦杏仁虽均以“苦”为名,但来源、外观及功效差异显著,苦子(以苦豆子为例)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干燥荚果,呈串珠状,表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味极苦,性寒,功效以清热燥湿、杀虫为主;而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等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心形,顶端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种皮棕红色,味苦,性微温,功效以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主,苦杏仁含苦杏仁苷,水解后产生氢氰酸,有小毒,需炮制后使用;苦子含苦参碱等生物碱,毒性亦需注意,二者不可混淆。

问:如何通过图片辨别苦子的真伪?
答:辨别苦子真伪需结合图片中的关键特征:一是荚果形态,真品苦子(苦豆子荚果)呈串珠状或圆柱形,弯曲,表面密布灰白色伏毛,揉搓有毛绒脱落;二是种子特征,荚果内含肾形种子,种皮灰褐色或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细密网纹,种脐微凹;三是气味断面,真品气微,味极苦,断面黄白色,种仁乳白色,伪品可能为其他豆科植物的荚果(如槐荚果,表面光滑无毛,种子球形)或非豆科果实(如苦楝子,呈椭圆形,表面有光泽,气特异),需注意荚果毛被、种子形状及网纹等细节差异,必要时结合显微或理化鉴别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桑螵蛸药材图片中正品形态、颜色、质地有何特征?如何鉴别?
« 上一篇 09-07
哪些中草药具有强筋活血功效?
下一篇 » 09-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