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干中草药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干中草药作为中医临床配方和日常养生的重要原料,其准确识别是保障药效与安全的基础,常见干中草药的图片识别需结合形态特征、颜色、质地等综合判断,以下从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四大类别介绍代表性药材的干品特征,并附表格汇总关键信息,帮助快速识别。

常见干中草药图片大全

解表类干中草药

解表药主要用于发散表邪,治疗感冒、头痛等表证。

  • 麻黄:干品为草质茎,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至浅黄棕色,有细纵纹,节明显,节间长2~6cm,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有髓,味微苦涩,图片中可见其茎表面粗糙,节处有膜质鳞叶,是鉴别要点。
  • 薄荷:干品茎方形,下部圆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有纵向细纹,对生叶片多脱落,残留叶柄,质脆,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图片中重点观察茎的方形特征和残留的腺鳞点(放大可见)。
  • 菊花:以亳菊、杭菊常见,干品为头状花序,亳菊呈扁球形,直径1.5~3cm,舌状花类白色或黄白色,管状花黄色,体轻质柔;杭碟花呈扁球形或压扁状,舌状花白色或黄色,中心管状花黄色,可见明显的花托,图片中花型、颜色差异是区分品种的关键。

清热类干中草药

清热药用于治疗热证,包括实热、虚热等。

  • 金银花:干品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黄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开放的花朵,二唇形,气清香,味微苦,图片中可见其花蕾未完全开放,表面毛茸茸的质感,是典型特征。
  • 黄芩:干品根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深黄色,中心红棕色(俗称“枯芩”或“子芩”),图片中断面颜色深浅变化是鉴别重点。
  • 黄连:干品根茎多分枝,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残基,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鲜黄色,味极苦,图片中“过桥”(根茎间光滑的节间)和断面“金黄”是核心鉴别点。

活血化瘀类干中草药

活血化瘀药用于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瘀血阻滞证。

常见干中草药图片大全

  • 丹参:干品根呈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有纵皱纹及少数根痕,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气微,味微苦涩,图片中表面红褐色和断面层状结构明显。
  • 川芎:干品根茎呈结节状拳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油点(油室),图片中“蝴蝶形”断面和油点是典型特征。

补益类干中草药

补益药用于扶助正气,治疗气虚、血虚等证。

  • 黄芪:干品根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甜,有豆腥气,图片中断面“菊花心”(放射状纹理)和豆腥气是关键。
  • 当归:干品根略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多数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环纹明显(归身),下部支根(归尾)多扭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图片中“归头归身归尾”的形态差异和香气突出。

常见干中草药干品特征简表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干品图片特征要点
麻黄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草质茎,黄绿色,节明显,中空断面
金银花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棒状花蕾,黄白色,密被短柔毛,清香
黄芩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圆锥形根,棕黄色,断面黄色,中心红棕
丹参 苦,微寒 活血祛瘀,养血安神 圆柱形根,红褐色,断面疏松,皮部红棕
黄芪 甘,微温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圆柱形根,淡棕黄,断面“菊花心”,豆腥气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辨别干品黄芪与黄芪伪品(如锦鸡儿)?
A:黄芪干品表面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和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味微甜有豆腥气;伪品锦鸡儿根表面红棕色,皮孔少,断面纤维性弱,味淡无豆腥气,图片中可见其颜色较深,质地较硬,断面无“菊花心”。

Q2:干中草药保存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变质?
A:干中草药需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当归)需密封保存,防止香气散失;易生虫的药材(如枸杞、菊花)可放入少量花椒或用透气的袋子包装,定期检查,发现霉变或虫蛀及时处理。

常见干中草药图片大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孕妇湿疹
« 上一篇 09-07
体温低中医治疗
下一篇 » 09-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