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桃,为瑞香科植物白瑞香(Daphne papyracea Wall. ex Steud.)的干燥根或茎皮,别名山瑞香、梦花根、雪凌花等,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地的海拔2000-3000米山坡灌丛或林下,作为传统中药材,其性味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之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脘疼痛及皮肤顽癣等症。
从植物形态看,白瑞香为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无毛;花白色,芳香,3-8朵簇生于枝顶,花被筒状,长约1厘米,花期4-5月;果实核果状,红色或橙红色,椭圆形,长约8毫米,果期7-8月,药用部位为秋季采挖的根或剥取的茎皮,洗净切片后晒干,药材多呈片状,外表皮灰褐色,内黄白色,质韧,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辛。
在传统应用中,水仙桃的配伍灵活多样,如治风湿关节痛,常配威灵仙、独活,煎汤内服;治跌打损伤,可配当归、红花,捣烂外敷;治胃寒疼痛,配吴茱萸、干姜,水煎服;治疥癣瘙痒,则煎水外洗或研末调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仙桃含瑞香素、伞形花内酯、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其提取物对关节炎模型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观察显示对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约80%。
使用水仙桃时需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内服剂量控制在3-9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用避免接触黏膜,皮肤破损处慎用,现代制剂中,已有水仙桃片、风湿止痛膏等中成药,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水仙桃药材基本信息表
项目 | |
---|---|
基源 | 瑞香科植物白瑞香的干燥根或茎皮 |
别名 | 山瑞香、梦花根、雪凌花、水仙桃根 |
性味归经 | 辛、温;归肝、脾、肾经 |
功效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 |
主治 |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脘疼痛、痈疽疮疡、疥癣瘙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使用注意 | 孕妇禁用;阴虚火旺者慎用;不宜过量,避免胃肠道反应 |
现代研究 | 含瑞香素、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作用 |
相关问答FAQs
Q1:水仙桃和瑞香花是同一种植物吗?
A:不是,水仙桃是瑞香科植物白瑞香的根或茎皮,属于药用部位;而瑞香花通常指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的干燥花(如瑞香花),两者虽为同科植物,但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差异:瑞香花长于和胃止痛、活血祛瘀,而水仙桃侧重祛风除湿、解毒杀虫,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Q2:水仙桃的用量过大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A:水仙桃辛温走窜,过量服用(如超过15克)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饮用大量温水稀释药性;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可采用补液、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日常使用务必遵医嘱控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