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省药材的产地优势与药用功效有何独特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如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具有极强的耐旱、耐寒、耐贫瘠特性,是生态防护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重要植物,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月王药诊》等藏医经典中就有记载,蒙医、中医也将沙棘视为“药食同源”的佳品,现代研究更是证实了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成分。

沙省药材

从植物学特征看,沙棘株高可达1-5米,枝条灰褐色,常有棘刺;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表面银白色;花小而密集,黄绿色;果实为核果,球形或卵球形,橙红色或橙黄色,汁液丰富,果皮与果肉紧密粘连,药用部位主要包括果实(沙棘果)、叶片(沙棘叶)及种子(沙棘籽),现代工艺还从中提取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作为药用或保健原料。

沙棘的药用价值源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据研究,沙棘果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800-2000mg/100g,是猕猴桃的2-8倍、柑橘的20倍,还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类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等)、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占比超70%)、有机酸(苹果酸、琥珀酸)、多糖及硒、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为更直观展示,以下为沙棘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表:

化学成分 含量(大致范围) 主要功效
维生素C 800-2000mg/100g鲜果 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预防坏血病
类黄酮 5%-3% 清除自由基、抗炎、保护心血管,降低毛细血管脆性
不饱和脂肪酸 70%-85% 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大脑发育
维生素E 15-25mg/100g 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细胞膜
多糖 2%-5% 免疫调节、抗肿瘤、促进组织修复

传统中医理论中,沙棘果性温,味酸、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之效,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跌打损伤等症,如《本草纲目》记载沙棘“止咳化痰,健脾消食,活血散瘀”,民间也常用沙棘果煮水缓解咳嗽,或以沙棘叶泡茶助消化,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沙棘黄酮和维生素C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功能;多糖和类黄酮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沙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促进黏膜修复,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口腔溃疡、烧伤及皮肤创伤,效果显著。

沙省药材

在资源利用方面,沙棘不仅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更是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其发达的根系能固持水土,耐风沙特性使其在黄土高原、荒漠化地区广泛种植,对防治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已建立大规模沙棘种植基地,既保障了药材供应,又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关问答FAQs

Q1: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有什么区别?
A1: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均来源于沙棘,但提取部位和成分侧重不同,果油由沙棘果肉压榨或萃取获得,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及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总黄酮含量较高(约1%),抗氧化、抗炎作用更强,适合用于心血管保护和皮肤修复;籽油由沙棘种子冷榨制得,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更高(约85%),维生素E含量也较果油丰富,更侧重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及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常用于保健品和高端护肤品。

沙省药材

Q2:沙棘适合哪些人群食用?
A2:沙棘药食同源,适合多数人群,尤其适合:①免疫力低下者,如易感冒、体质虚弱人群;②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患者;③消化不良者,如食欲不振、腹胀人群;④皮肤问题人群,如干燥、色斑、创伤修复期人群,但需注意:胃酸过多、急性肠胃炎患者慎食;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对沙棘过敏者禁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脚臭
« 上一篇 09-10
药材阿魏图片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