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地蜂子哪里能买到?求告知具体购买或寻找途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地蜂子,又名金线吊葫芦、三十六根筋、岩蜂子等,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多省区,地蜂子全草可入药,性味苦、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风湿痹痛、吐血、衄血等多种病症,以下从植物形态特征、分布与生长环境、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临床应用配伍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中草药地蜂子那有

植物形态特征

地蜂子为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呈棕褐色,基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枚,顶生小叶最大,菱状卵形或宽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钝锯齿,两面疏生柔毛;叶柄长5-15厘米,被柔毛;茎生叶较小,叶柄较短,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细长,被柔毛;花直径约1厘米,花瓣5,黄色,宽倒卵形;雄蕊多数,黄色;雌蕊多数,生于凸起的花托上,瘦果小,卵球形,褐色,表面具疣状突起,花期4-6月,果期7-9月。

项目 描述
中文名 地蜂子
别名 金线吊葫芦、三十六根筋、岩蜂子、蛇含草、五爪金龙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基生叶奇数羽状复叶,小3-5枚,聚伞花序,黄色花瓣
花期 4-6月
果期 7-9月

分布与生长环境

地蜂子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区,多生长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林下、灌丛中、沟边、路旁、阴湿岩石缝或草甸中,其喜阴湿环境,耐寒,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常与蕨类、苔藓等植物伴生。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地蜂子性味苦、凉,归肝、脾经,具有以下功效:

中草药地蜂子那有

  1. 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热毒病症;
  2. 活血化瘀: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血瘀病症;
  3. 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痛、牙痛等疼痛性疾病;
  4. 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
性味 苦、凉
归经 肝、脾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
主治 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地蜂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甾体化合物、三萜类及微量元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镇痛等作用;鞣质具有收敛止血、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挥发油成分可缓解局部炎症,促进血液循环。

药理实验显示,地蜂子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地蜂子还能缩短凝血时间,起到止血作用,并对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

  1. 采收时间:地蜂子的药用部位为全草,通常在夏秋季(6-9月)植株生长旺盛、花初开时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2. 加工方法:采收后,除去杂质和泥土,洗净,鲜用或晒干,若需久存,可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3. 炮制方法:地蜂子可生用,也可炒炭用,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力较强;炒炭后(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可增强止血作用,常用于出血症。

临床应用配伍

地蜂子在临床应用中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

中草药地蜂子那有

  1. 咽喉肿痛:配伍金银花、连翘、射干、甘草,煎汤内服,清热解毒利咽;
  2. 跌打损伤:配伍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捣烂外敷或煎汤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3. 痈肿疮毒: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捣烂外敷或煎汤内服,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4. 风湿痹痛:配伍威灵仙、独活、秦艽、桑寄生,煎汤内服,祛风湿、止痹痛;
  5. 外伤出血:单味炒炭研末,撒于患处,或配伍三七、白及,增强止血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地蜂子性凉,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慎用;孕妇禁用,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2. 不良反应:目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应严格按剂量使用。
  3.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相关问答FAQs

Q1:地蜂子与金线吊葫芦是同一种草药吗?
A1:是的,地蜂子是金线吊葫芦的别名之一,两者为同一种植物,因各地民间称呼习惯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别名,地蜂子还被称为“三十六根筋”“岩蜂子”等,均指蔷薇科地蜂子全草,药用部位和功效基本一致。

Q2:地蜂子治疗跌打损伤时,可以长期使用吗?
A2:地蜂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跌打损伤有一定疗效,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因活血过度耗伤气血,或引起局部皮肤刺激(如外敷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使用3-5天后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巧治内外痔
« 上一篇 09-10
药材几月种植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