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金子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的成熟种子,别名洋金花子、风茄子、山金子等,是我国传统中药中具有一定毒性但功效明确的一味药材,其分布广泛,在我国南北各地的山坡、路旁、村边、田埂等处均有生长,常野生或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后搓出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炒制可降低毒性),蔓金子在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尤其在平喘止咳、止痛解痉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但因含有毒性成分,使用时需严格把控剂量与适应症。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蔓金子性温,味苦;有大毒,归肝、肺经,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平喘止咳、止痛解痉、祛风除湿”,具体而言:
- 平喘止咳: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缓解哮喘、咳嗽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哮(遇寒加重、痰白清稀)或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 止痛解痉: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及外周痛觉传导,缓解脘腹冷痛、风湿痹痛等,对寒凝气滞或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
- 祛风止痉:可用于小儿慢惊风(因脾虚肝旺或寒滞经络导致的抽搐、角弓反张),需配伍健脾温肝药以减毒增效。
古时蔓金子还常用于外科麻醉,如与草乌、川乌等配伍制成“麻沸散”,但因毒性较大,现代临床已极少用于麻醉。
化学成分
蔓金子的药理活性主要来源于其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目前已分离出多种托烷类生物碱,其中含量较高的有:
- 东莨菪碱(scopolamine):含量约0.1%-0.6%,是蔓金子中枢镇静、抗晕动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对M胆碱受体有较强拮抗作用。
- 阿托品(atropine):含量约0.01%-0.1%,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是其平喘、解痉作用的核心物质。
- 莨菪碱(hyoscyamine):含量约0.02%-0.2%,为阿托品的左旋体,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但中枢作用更强,易透过血脑屏障。
除生物碱外,蔓金子还含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挥发油及脂肪酸等,黄酮类成分可能辅助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协同减轻生物碱引起的组织损伤。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蔓金子的功效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 抗胆碱作用:东莨菪碱、阿托品等成分是M胆碱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能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从而解除支气管、胃肠道等平滑肌痉挛,抑制唾液腺、汗腺等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 平喘作用:通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痰液生成,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临床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 中枢抑制作用: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剂量表现为镇静,大剂量可致催眠甚至麻醉,这与古时“麻沸散”的应用机制一致。
- 镇痛抗炎作用:生物碱通过抑制痛觉中枢及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黄酮类成分则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对风湿痹痛、胃痛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 心血管作用:阿托品可加快心率、加速传导、扩张血管,大剂量可短暂升高血压,但过量易引起心律失常,需警惕心血管毒性。
临床应用
基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蔓金子在临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属寒哮者,常配伍麻黄、细辛、甘草(如“曼陀罗散”),以增强平喘止咳之效。
-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寒性胃痛、脘腹冷痛、虚寒性腹泻,可配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 风湿痹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常与独活、威灵仙、制川乌等同用,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 小儿慢惊风:对脾虚肝旺或寒滞经络引起的慢惊风,需配伍党参、炮姜、天麻等,以健脾温肝、缓急止痉,且用量需严格控制在0.1-0.3g。
- 外科辅助:古时用于手术麻醉,现代偶用于局部麻醉或止痛,但因毒性大,已逐渐被 safer 麻醉药取代。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用法:内服宜入丸散(如“曼陀罗丸”),煎汤用量0.3-0.6g(需久煎以降低毒性),炒制后可减轻苦寒之性及毒性;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① 大毒之品,严格控量:蔓金子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过量可致中毒,初期表现为口干、皮肤潮红、心跳加快、瞳孔散大、烦躁不安,进而出现谵语、幻觉、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② 禁忌人群:孕妇、青光眼患者(因散瞳可升高眼压)、心动过速、前列腺肥大、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慎用。
③ 配伍禁忌:不宜与抗胆碱酶药(如新斯的明)同用,以免增加毒性;与拟胆碱药(如毛果芸香碱)合用会拮抗后者作用;忌与含乌头、附子等有毒中药同用。
④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避免饮酒,以免加重毒性或影响药效。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蔓金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性控制与药效优化上,研究表明,通过炮制(如炒制、蜜炙、甘草制)可显著降低东莨菪碱含量,减轻毒性;纳米技术包载生物碱(如脂质体纳米粒)可提高靶向性,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蔓金子提取物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活性也有初步探索,如木犀素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东莨菪碱对某些肿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但相关研究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蔓金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表
化学成分 | 含量范围 | 主要药理作用 |
---|---|---|
东莨菪碱 | 1%-0.6% | 抗胆碱(解痉、抑制腺体分泌)、中枢镇静、麻醉、抗晕动 |
阿托品 | 01%-0.1% | 抗胆碱(扩瞳、加快心率、解除平滑肌痉挛)、抢救有机磷中毒(现代用途) |
莨菪碱 | 02%-0.2% | 阿托品的左旋体,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中枢作用更强,易透过血脑屏障 |
黄酮类(木犀素) | 少量 | 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辅助减轻生物碱引起的氧化损伤 |
相关问答FAQs
问:蔓金子有毒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蔓金子有大毒,其毒性主要来源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生物碱,过量服用可致严重中毒(如口干、心跳加快、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使用时需注意:①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内服不超过0.6g,多入丸散;②禁用于孕妇、青光眼、心脏病患者;③出现中毒症状(如口干、视物模糊)立即停药并催吐、洗胃,送医抢救;④避免长期或连续使用,防止蓄积中毒。
问:蔓金子和蔓荆子是一回事吗?两者功效有何区别?
答:两者完全不同,蔓金子为茄科曼陀罗的种子,性温、味苦、有毒,功效以平喘止咳、止痛解痉为主,用于哮喘、胃痛等;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蔓荆的果实,性微寒、味辛、苦、无毒,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来源、性味、主治均无关联,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