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彩图及药草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医学智慧与实践经验,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籍对药草的记载不仅详尽其功效,更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后人辨识,现代中草药彩图及名称的整理,既是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也为中医药的普及与应用提供了直观参考,本文将结合常见中草药的彩图特征与名称,系统介绍其形态特征、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助力读者建立对中草药的初步认知。

中草药彩图及药草名称

中草药彩图识别的意义与基础

中草药的识别是中医药应用的首要环节,而彩图因其直观性成为辨识的重要工具,一张清晰的中草药彩图通常包含植株全貌、根茎叶花果等关键部位的形态特征,结合名称与文字描述,可有效避免混淆,同名为“黄精”的药草,其彩图需突出“鸡头黄精”的结节状根茎与“姜形黄精”的姜状分枝,而名称则需标注拉丁学名(如Polygonatum sibiricum)以区分近缘物种,彩图还能反映药材的采收部位,如菊花需展示干燥头状花序,薄荷则需保留地上茎叶的形态特征,这对理解药草的“药部位”至关重要。

常见中草药彩图及名称详解

(一)清热解毒类

  1. 金银花

    • 彩图特征:落叶灌木,枝条中空;叶片卵形,对生;花成对腋生,初开时白色,后转黄色,黄白相间,形如“金银” pairs,故名,干燥花蕾呈棒状,上部膨大,表面黄白或绿棕色,密被短柔毛。
    • 名称:金银花、双花、忍冬花(拉丁学名:Lonicera japonica)。
    • 性味功效: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
    • 用法用量:10-3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2. 蒲公英

    • 彩图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棕褐色;叶基生,呈莲座状,叶片边缘有波状齿或羽状深裂;花茎单一,头状花序黄色,舌状花花瓣黄色,管状花褐色;成熟时果序形成白色绒球,随风飘散。
    • 名称: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 性味功效: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 用法用量:10-15g,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二)补益类

  1. 黄芪

    中草药彩图及药草名称

    • 彩图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灰褐色,断面纤维状;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下面被白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淡黄色;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
    • 名称:黄芪、膜荚黄芪、北芪(拉丁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性味功效: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 用法用量:9-30g,煎服,蜜炙黄芪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2. 枸杞

    • 彩图特征:灌木或小乔木,枝条细长,有棘刺;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花淡紫色,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红色,果皮肉质,种子肾形,干燥果实呈椭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柔润。
    • 名称: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拉丁学名:Lycium barbarum)。
    • 性味功效: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 用法用量:6-12g,煎服;或入丸散、熬膏。

(三)活血化瘀类

  1. 丹参

    • 彩图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砖红色,断面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总状,花冠紫蓝色,二唇形;小坚果椭圆形,黑色。
    • 名称:丹参、赤参、紫丹参(拉丁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
    • 性味功效: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脅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 用法用量:10-15g,煎服;或入丸散,酒炙增强活血作用。
  2. 红花

    • 彩图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分枝;叶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总苞片多层,卵形,有刺;管状花橘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干燥花呈管状,橙红色,表面有光泽。
    • 名称:红花、草红花、红蓝花(拉丁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 性味功效: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 用法用量:3-10g,煎服,孕妇慎用。

常见中草药彩图与名称速查表

序号 药草名称 彩图特征简述 性味 主要功效 常用配伍
1 金银花 黄白相对花朵,干燥花蕾棒状,密被柔毛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薄荷、牛蒡子(治风热感冒)
2 蒲公英 莲座状叶,黄色头状花序,成熟绒球 苦、甘,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金银花、野菊花(治乳痈)
3 黄芪 根粗壮灰褐,羽状复叶,黄色蝶形花 甘,温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党参、白术(治气虚乏力)
4 枸杞 红色卵形浆果,叶片卵形,淡紫色花 甘,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菊花、熟地黄(治目昏不明)
5 丹参 根砖红色,四棱茎,紫蓝色二唇形花 苦,微寒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当归、川芎(治胸痹心痛)
6 红花 橙红色管状花,头状花序,总苞有刺 辛,温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当归(治经闭痛经)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彩图初步识别常见中草药?
A:识别中草药彩图可从“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三步入手:①形态特征:观察植株整体形态(草本/灌木/乔木)、叶片形状(单叶/复叶、全缘/锯齿)、花色与花型(蝶形/唇形/头状)、果实特征(浆果/荚果/瘦果),如蒲公英的白色绒球、黄芪的蝶形花;②生长环境:注意彩图背景(山坡/田野/田埂),如金银花多生于山野沟谷,枸杞常栽培于庭院;③药用部位:区分全草(蒲公英)、根(黄芪)、花(金银花)、果实(枸杞)等,避免混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可结合拉丁学名或地方别名(如“婆婆丁”即蒲公英)进一步确认。

中草药彩图及药草名称

Q2:使用中草药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A:中草药使用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常见禁忌包括:①体质禁忌:寒性药(如金银花)不宜用于脾胃虚寒者,热性药(如红花)慎用于阴虚血热者;②配伍禁忌:遵循“十八反”“十九畏”,如甘草不宜与甘遂、大戟同用,人参不宜与藜芦同用;③特殊人群禁忌:孕妇慎用活血化瘀药(如红花、丹参)、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儿童用量需酌减;④用量与炮制:过量使用易中毒(如附子需久煎以降低毒性),部分药草需特殊炮制(如酒制黄芪增强补中益气);⑤饮食禁忌:服用中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如服人参时忌萝卜,服甘草时忌鲢鱼,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网大全涵盖哪些药材的功效、用法与禁忌?
« 上一篇 昨天
中医治疗瘙痒效果如何?辨证论治有何独特优势?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