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药材图能展示哪些药用部位与形态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干燥后入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以“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效著称,其药材图特征鲜明,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而深入了解槐米的植物来源、性状特征、炮制方法及功效应用,需结合药材图的视觉特征进行系统阐述。

槐米药材图

槐米的植物来源与形态特征

槐米来源于豆科槐属植物槐,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枚,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2.5-6厘米,宽1.2-3厘米,先端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密平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白色或淡黄色,旗瓣阔心形,翼瓣龙骨瓣近等长;雄蕊10枚,分离;子房圆柱形,花柱弯曲,荚果串珠状,肉质,绿色,无毛,不开裂,内有种子1-6粒,其花蕾在未开放时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故称“槐米”,药材图中的槐米即为此阶段的花蕾,是药用部位的核心。

槐米药材的性状特征(药材图解析)

槐米药材图直观展现了其外观特征: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长2-6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可见细密纵纹,先端稍尖,基部有花梗残痕或短梗,花萼钟状,表面有5条纵脉,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黄绿色或黄褐色,内表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冠未开放,包裹于花萼内,质轻,手捻易碎,气微,味微苦涩,不同采收期的槐米性状略有差异:早期采收者(花蕾初形成)色浅绿,质较软;晚期采收者(花蕾将开)色深黄,质较硬,药材图中以黄绿色、花萼完整、花苞未裂者为佳。

槐米的炮制方法与性状变化

槐米生用偏于凉血止血,炒制后可增强止血作用,蜜炙则偏于润肺止咳,不同炮制方法在药材图中呈现明显差异:

  1. 生槐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干燥,药材图特征为卵形,黄绿色,花萼5裂,表面光滑,气微味苦涩,芦丁含量最高(约12%-20%)。
  2. 炒槐米:取净槐米,清炒至表面深黄色,微焦,有焦香气,取出放凉,药材图中花萼呈深黄褐色,偶见焦斑,质坚脆,易碎,芦丁部分转化为槲皮素,止血作用增强。
  3. 蜜炙槐米: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喷洒在槐米上,拌匀,文火炒至不黏手,取出放凉(每100kg槐米用炼蜜15kg),药材图中表面深黄色,略有光泽,偶见蜜斑,气微香,味微甜,润肺止咳功效增强。

以下为槐米不同炮制品的性状对比表:
| 炮制品种 | 颜色 | 表面特征 | 气味 | 质地 | 主要成分变化 |
|----------|------------|----------------|------------|--------|----------------------------|
| 生槐米 | 黄绿色 | 有纵纹,花萼5裂 | 气微,味苦涩 | 质轻,易碎 | 芦丁含量12%-20% |
| 炒槐米 | 深黄褐色 | 微焦,偶有焦斑 | 焦香气 | 坚脆 | 芦丁部分分解,槲皮素增加 |
| 蜜炙槐米 | 深黄色 | 略有光泽,蜜斑 | 微香,微甜 | 略黏手 | 芦丁保留约80%,润肺成分增强 |

槐米药材图

槐米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槐米性微寒,味苦,归肝、大肠经,其核心功效为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临床应用广泛: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便血、痔血、血痢、崩漏下血、吐血、衄血等,槐米能收敛止血,兼能清泻血分热邪,尤宜下部出血,如《本草纲目》载“槐米凉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故能润肺止咳”。
  2. 清肝泻火:用于肝火上炎证,如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现代常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属肝阳上亢者,其芦丁成分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
  3. 现代应用:槐米提取物含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临床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病变,以及防治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的紫癜。

槐米的现代研究与鉴别要点

(一)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槐米主要含黄酮类(芦丁、槲皮素、山奈酚、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皂苷(槐花皂苷Ⅰ-Ⅴ)、多糖、挥发油等,其中芦丁(芸香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达12%-20%,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维持血管弹性,降低脆性;槲皮素为强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皂苷类成分有降血脂、抗炎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槐米提取物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止血效果;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产生降压作用;还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脏。

(二)真伪鉴别(药材图关键特征)

市场上槐米常见伪品为刺槐(洋槐)花蕾、苦参花蕾等,可通过药材图特征鉴别:

  • 真品槐米:花蕾卵形,花萼5浅裂(非深裂),裂片三角形,黄绿色或黄褐色,气微味苦涩;显微可见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4-20μm,表面有网状雕纹,花萼表皮细胞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
  • 伪品刺槐花蕾:花蕾较大,长5-8mm,花萼深裂,裂片尖锐,颜色偏绿,味苦;显微花粉粒表面纹路粗糙,无网状雕纹。
  • 理化鉴别:取槐米粉末0.2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及盐酸数滴,显樱红色(芦丁反应),为真品特征。

相关问答FAQs

槐米和槐花有什么区别?两者功效有何侧重?
答:槐米是槐树未开放的花蕾,呈卵形,性微寒,偏于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芦丁含量高,降压、止血作用更强,常用于血热出血(如便血、崩漏)、肝火上炎(如高血压、目赤),槐花是槐树开放的花,呈碟形,性平,偏于清热润肺、凉血止血,兼能润肠通便,常用于肺热咳嗽(如燥咳痰黏)、肠热便秘(如痔疮肿痛),槐米“力猛效专”,偏于清泻止血;槐花“性缓润燥”,偏于润肺通便。

槐米药材图

槐米泡水喝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搭配效果更好?
答:槐米泡水饮用需注意:①用量不宜过大,每日5-10g为宜,过量可能引起腹泻、胃部不适;②脾胃虚寒者慎用,因槐米性寒,易伤中阳;③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④不宜长期连续饮用,建议服用3-5天后停1-2天,搭配方面:若用于降压,可加菊花5g、决明子10g,增强清肝明目、平肝潜阳之效;若用于止血,可加侧柏叶10g、地榆10g,增强收敛止血作用;若用于润肺止咳,可加蜂蜜10ml、百合10g,缓解槐米寒性,增强润肺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如何辨证施治?效果是否稳定可靠?
« 上一篇 今天
黄皮药材价格今年为何持续上涨?最新市场行情多少钱一斤?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