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金腰带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金腰带,又名瑞香、了哥王、南芫花等,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的根或全草,因其花期时枝条顶端绽放的花朵呈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形似腰带缠绕枝头,故得“金腰带”之美称,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草药,金腰带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多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间或路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中草药金腰带图片

植物形态(图片描述):金腰带为常绿灌木,株高通常0.5-1.5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无毛,幼枝密被淡黄色绢状毛,叶互生,叶片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无毛;叶柄短,长约2-5毫米,花多数,簇生于枝顶,呈头状花序;花被筒状,长约1厘米,外面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内面黄色,基部稍膨大,先端4裂,裂片卵形,有香气;花期多在2-4月,正值早春时节,花色艳丽,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果实为核果,卵形,熟时红色,直径约5-7毫米,果期5-7月。

药用部位与性味归经(表格):| 项目 | 内容 | |---|---| | 药用部位 | 根、茎叶或全草 | | 性味 | 辛、苦,温 | | 归经 | 归肺、肝、脾经 |

功效主治(表格):| 功效 | 主治病症 | |---|---| | 祛风除湿 | 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四肢麻木 | | 活血止痛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痛经 | | 解毒消肿 | 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虫蛇咬伤 |

用法用量(表格):| 用法 | 用量 | 注意事项 | |---|---|---| | 内服 | 煎汤,根3-10g,全草15-30g | 需遵医嘱,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 | | 外用 | 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 皮肤过敏者慎用,避免大面积使用 |

中草药金腰带图片

注意事项:金腰带全株有毒,尤其根部的毒性较强,其主要活性成分含瑞香素、芫花苷等,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使用时务必严格控制剂量,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体质虚弱者禁用;用药期间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金腰带与芫花、结香等植物外观相似,需注意鉴别,避免误采误用。

历史与现代研究:金腰带作为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其“治打仆损伤,痈疽疮疥”,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和跌打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腰带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抗菌作用,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关节炎模型有改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但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临床应用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

相关问答FAQs:

问:金腰带和芫花如何区分?两者功效有何不同?
答:金腰带与芫花虽同属瑞香科,但形态差异明显:金腰带为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花被筒状、内外异色(外粉内黄),有香气;芫花为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花淡紫色,花被筒细长,无香气,功效上,金腰带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为主,多用于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芫花则以逐水、杀虫为主,常用于水肿、痰饮、疥癣,但毒性更强,使用时需更谨慎。

中草药金腰带图片

问:使用金腰带治疗风湿病时,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不建议长期服用,金腰带虽有祛风除湿之效,但其性温且有一定毒性,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导致毒副作用累积,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病即止”原则,症状缓解后及时停用,或遵医嘱采用间歇性用药方案,风湿病治疗需结合病因辨证,必要时配合西药或其他疗法,单一依赖草药可能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鸭泻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发布药材网站需重点关注哪些合规与运营要点?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