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作为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其价格受产地、规格、市场供需、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呈现波动上涨趋势,茱萸主要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类,二者功效与市场价格差异显著,需分别分析。
吴茱萸为芸香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辛、苦,性热,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其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其中浙江常山、江西樟树所产“常山吴茱萸”“樟树吴茱萸”因品质优良,价格较高,2023年,受南方产区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吴茱萸出现减产,市场统货价格从年初的28-32元/公斤上涨至35-40元/公斤,选货(果大、饱满、色青)价格更是达到45-50元/公斤,2024年春季,随着库存消耗及新货尚未大量上市,价格维持高位,统货报价38-42元/公斤,优质选货突破50元/公斤,吴茱萸价格波动与气候关联性强,如2022年风调雨顺,产量增加,价格曾回落至25-30元/公斤的低点。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是六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的重要原料,需求量更大,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浙江等地,其中陕西商洛、河南西峡、浙江淳安为核心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山茱萸价格受库存和市场需求双重影响,2023年,由于前两年价格低迷导致部分产区缩减种植面积,加之新货产量较往年减少约15%,市场库存快速消化,统货价格从年初的60-70元/公斤上涨至80-90元/公斤,优质选货(肉厚、色紫红、无核)价格达100-120元/公斤,与吴茱萸不同,山茱萸作为大宗药材,价格波动相对平缓,但受下游中成药企业采购节奏影响,每年采收季(9-10月)价格通常较低,之后逐步上涨,次年春季达到峰值。
以下为两类茱萸主要产地的2024年市场参考价格(单位:元/公斤):
品种 | 产地 | 规格 | 价格区间 |
---|---|---|---|
吴茱萸 | 浙江常山 | 选货(青皮) | 45-50 |
吴茱萸 | 江西樟树 | 统货 | 32-38 |
吴茱萸 | 贵州铜仁 | 统货 | 30-35 |
山茱萸 | 陕西商洛 | 选货(紫肉) | 100-120 |
山茱萸 | 河南西峡 | 统货 | 80-90 |
山茱萸 | 浙江淳安 | 统货 | 75-85 |
影响茱萸价格的核心因素包括:一是气候与产量,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会导致减产,推高价格;二是产地品质,不同产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影响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划分等级与价格;三是市场需求,山茱萸因中成药原料需求稳定,价格支撑较强,吴茱萸则受临床用药波动影响更大;四是库存水平,若当年库存充足,价格涨幅受限,反之则易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种植管理规范化等因素也间接推高药材价格。
综合来看,茱萸药材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尤其是优质选货,随着中医药产业振兴,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部分产区种植面积缩减,气候不确定性增加,供需格局偏紧,建议种植户根据市场导向优化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药材品质;采购方则需关注产区动态,合理规划库存,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FAQs
-
问:吴茱萸和山茱萸价格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二者价格差异主要源于药用部位、功效需求及产量不同,吴茱萸为果实,用量相对较少,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优质产区产量有限;山茱萸为果肉,作为大宗药材,需求量更大,但种植周期长(需4-5年结果),且受气候和种植面积影响产量波动,加上下游中成药企业稳定采购,价格支撑较强,因此整体价格高于吴茱萸,且优质山茱萸价格可达吴茱萸的2-3倍。 -
问:2024年茱萸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普通种植户该如何应对?
答:2024年茱萸价格大概率维持高位,尤其是山茱萸优质货,因库存消耗明显,新货产量难大幅增加;吴茱萸则需关注夏季气候,若产区无灾害,价格可能趋稳,若遇极端天气仍有上涨可能,种植户建议:一是选择优良品种,如吴茱萸选“常山一号”、山茱萸选“石磲”等高产抗病品种;二是规范化种植,减少农药使用,提升药材外观与内在品质,争取优质优价;三是关注市场信息,可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签订订单,降低销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