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作为传统中草药中的辛温之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蜀椒”,后世因其果实表皮多疣状突起而称“花椒”,其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或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以色红、皮细、开口、香气浓烈者为佳,中医理论认为,花椒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肝经,其气芳香,善于走窜,既能内服调理脏腑,又能外用疗疾,是一味应用广泛的多功效中药。
中草药花椒主治功能
温中散寒,调理脾胃
花椒的核心功效在于温中散寒,尤其善于温煦中焦脾胃,驱散寒邪,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易致寒邪中阻,脾阳不振,出现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吐清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等症状,花椒辛温之性可直达中焦,温散脾胃寒邪,振奋脾阳,如《名医别录》言其“主邪气,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临床常配伍干姜、白术、党参等健脾温中药物,如《金匮要略》中的大建中汤,即以蜀椒配干姜、人参,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剧痛、呕吐肢冷之症,日常用花椒3-5粒研末煮水,或做菜时适量添加,也能起到温中散寒、暖胃止呕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人群调理。
除湿止痛,通络疗痹
花椒能温通经络,祛除寒湿,对寒湿痹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腰膝酸软有显著疗效,寒湿之邪侵袭人体,易凝滞气血,闭阻经络,导致肢体关节冷痛、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花椒辛温走窜,既能温散寒邪,又能燥湿通络,如《本草纲目》指出其“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临床常与独活、桑寄生、威灵仙等祛风湿、止痹痛药物配伍,如独活寄生汤中佐以花椒,增强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效,对于寒湿腰痛,可将花椒与粗盐炒热后装入布袋,热敷腰腹部,借助药力和热力温通经络,缓解疼痛。
杀虫止痒,疗疮癣
花椒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皮肤疥癣、湿疹、阴痒等由虫积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外科疾病,其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如柠檬烯、枯醇)对多种皮肤真菌、寄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同时能止痒消炎,如《本草汇言》记载:“杀虫、鱼毒,凡皮肤风邪,疥痒疮疡,齿牙虫痛者,皆可用之。”临床可单用花椒煎汤外洗,或配伍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如治疗阴痒,可用花椒、蛇床子各30g,煎水熏洗患处,每日1-2次;治疗疥癣,可将花椒研末,用醋调敷患处,以杀虫止痒,需要注意的是,外用时皮肤破损处需慎用,以免刺激创面。
温肾助阳,固涩止泻
花椒能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阳痿早泄等症状,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亏虚,温煦失职,则腰府失养,出现冷痛;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频数或夜尿多,花椒辛温入肾经,能温补肾中阳气,如《本草备要》言其“补右肾命门,发汗,温中,去寒湿,除齿冷,明目,坚齿”,临床常与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等温肾助阳药物配伍,如右归丸中佐以花椒,增强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效,花椒还有温中涩肠之功,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如《伤寒论》中的乌梅丸,用蜀椒配乌梅、黄连,温脏安蛔,治疗蛔厥腹痛、呕吐下利。
健胃消食,行气导滞
花椒芳香行散,能温中行气,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运化失常,饮食停滞,则脘腹胀闷、嗳腐吞酸、食欲不振,花椒的辛香之气能醒脾开胃,行气消胀,如《日华子本草》称其“治头风,下气,除湿痹,关节死肌,明目,久服轻身好颜色”,日常在炖肉、煮鱼时加入花椒,不仅能去腥增香,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若遇饮食积滞,可用焦山楂、炒麦芽各15g,花椒3g,煎水代茶饮,消食导滞,行气消胀。
花椒不同炮制方法功效差异表
炮制方法 | 炮制工艺 | 功效侧重 | 主治病症 | 常用用法 |
---|---|---|---|---|
生花椒 | 采收后直接晒干,不去油质 | 杀虫止痒 | 疥癣湿疹、蛔虫腹痛 | 外洗或研末冲服 |
炒花椒 | 清炒至微香,表面呈深黄色 | 温中散寒 |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 煎汤或入膳 |
盐炙花椒 | 用盐水拌炒后晾干,每100kg用盐2kg | 温肾助阳 | 肾虚腰痛、夜尿频多 | 煎汤或入丸散 |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花椒的多种药理活性,花椒主要含挥发油(柠檬烯、枯醇、牻牛儿醇等)、生物碱(花椒宁碱、茵芋碱等)、酰胺类(花椒素、羟基-α-山椒素等)成分,挥发油具有抑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抗炎、镇痛作用;花椒素等酰胺类成分能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健胃消食,同时具有局部麻醉和镇痛效果;花椒还能调节胃肠平滑肌蠕动,缓解痉挛,改善消化功能。
相关问答FAQs
问:日常食用花椒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花椒辛温助热,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等)不宜过量食用;孕妇应慎用,花椒可能引起子宫收缩;用量一般控制在3-6g/日,过量易导致口干、便秘、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皮肤过敏者外用前需做小面积皮肤测试,避免过敏反应。
问:花椒外用治疗皮肤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答:花椒外用主要用于疥癣、湿疹、阴痒等,但皮肤破损处、化脓性感染处禁用,以免刺激创面加重病情;煎水外洗时,浓度不宜过高(一般10-20g/1000ml水),避免灼伤皮肤;若用药后局部出现红肿、瘙痒加剧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清洗,必要时就医;治疗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