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远志什么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原名“远志”,有“强志益智”之意,其性味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等多种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功效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药理学研究也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草药远志什么功效

远志的核心功效与应用

(一)安神益智,交通心肾

远志的“益智”之名源于其能改善心肾不交所致的健忘、失眠、心神不宁等症状,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肾藏精生髓,心肾相交则神志清明;若心肾不交,肾精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则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恍惚、心悸怔忡等症,远志味辛性温,既能入心经开心窍、安心神,又能入肾经温肾气、通肾精,通过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从而达到“益智强志”的效果。

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肾不交所致的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常配伍石菖蒲、茯苓、人参等,如经典方剂“定志丸”(远志、石菖蒲、茯苓、人参、朱砂),其中远志为主药,开窍安神、交通心肾,辅以石菖蒲芳香开窍、化痰湿,茯苓健脾宁心,人参大补元气,共奏安神益智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远志中的远志皂苷、细叶远志素等成分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同时可改善脑内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为其“益智”功效提供了实验支持。

(二)祛痰开窍,止咳平喘

远志味辛散苦泄,性温燥,入肺经,具有强烈的祛痰作用,被誉为“祛痰之猛将”,其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同时其辛散之性可开通肺气,消除壅滞,适用于咳嗽痰多、黏稠难咯、胸闷气喘等症,无论寒痰、热痰、湿痰,均可随证配伍使用:治寒痰咳嗽,配伍干姜、细辛、半夏,如“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热痰咳嗽,配伍黄芩、瓜蒌、浙贝母;治湿痰咳嗽,配伍陈皮、半夏、茯苓,如“二陈汤”加减。

远志还可用于痰蒙心窍所致的神志异常,如癫痫、精神错乱、昏迷等症,因其能开窍化痰,豁痰醒神,常配伍天南星、石菖蒲、郁金等,如“涤痰汤”中用远志配合半夏、胆南星、石菖蒲,治疗痰迷心窍之舌强不语、喉中痰鸣、神志昏蒙,现代研究发现,远志提取物能增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增强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其祛痰机制与促进痰液分泌和加速呼吸道黏膜清除作用相关。

中草药远志什么功效

(三)消散痈肿,解毒散结

远志不仅内服有效,外用亦能消散痈肿,具有活血消肿、解毒散结之功,其性温行散,能通利血脉,消散壅滞,适用于痈疽疮毒、乳痈、瘰疬、喉痹等症,可单用研末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内服,亦可配伍当归、赤芍、乳香等活血化瘀药,增强消肿散结之效。

《本草纲目》记载远志“治一切痈疽”,《本草汇言》亦言其“消痈肿之毒”,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取远志、金银花各15g,水煎服,药渣外敷患处;或治疗淋巴结核(瘰疬),用远志、夏枯草、玄参各12g,浙贝母9g,水煎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远志中的远志皂苷、远志多糖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可降低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为其消散痈肿的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温肾固涩,止遗缩带

远志归肾经,性温助阳,能温肾气、固肾精,具有止遗缩带之功,可用于治疗肾气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白带过多等症,其固涩作用并非单纯收敛,而是通过温肾助阳,增强肾的固摄功能来实现,常配伍桑螵蛸、益智仁、金樱子等补肾固涩药,如“桑螵蛸散”中用远志配合桑螵蛸、龟甲、人参等,治疗心肾两虚、膀胱失约之尿频、遗尿、心神不安。

对于肾虚带下,症见白带量多、清稀无臭、腰膝酸软者,可配伍芡实、白术、金樱子等,如“完带汤”加减,以温肾健脾、固涩止带,现代研究虽对远志固涩作用的机制报道较少,但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司二便”,远志温肾助阳,可增强肾的固摄能力,从而发挥止遗缩带之效。

中草药远志什么功效

远志主要功效及临床应用表

功效类别 具体作用 适用症状 经典配伍举例
安神益智 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心悸多梦、注意力不集中 远志、石菖蒲、茯苓、人参(定志丸)
祛痰开窍 祛痰止咳、开窍化痰 咳嗽痰多、黏稠难咯、胸闷气喘;痰蒙心窍之癫痫、精神错乱 远志、半夏、橘红、天南星(涤痰汤);远志、石菖蒲、郁金
消散痈肿 活血消肿、解毒散结 痈疽疮毒、乳痈、瘰疬、喉痹 远志、金银花、蒲公英(内服);远志、赤芍、乳香(外敷)
温肾固涩 温肾助阳、固精缩带 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白带过多 远志、桑螵蛸、益智仁、金樱子(桑螵蛸散);远志、芡实、白术

使用注意事项

远志虽为良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禁忌人群:远志性温辛散,助火伤阴,故实热、痰火内盛者(如痰黄黏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忌用;胃溃疡患者慎用,因其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远志味苦,生品易致恶心呕吐,故临床多制用(如甘草制蜜炙),以降低副作用,增强润肺止咳之效。
  3.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超过15g)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停药后可缓解;少数人可能对远志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远志和石菖蒲在安神益智方面常配伍使用,二者作用有何侧重?
解答:远志与石菖蒲均为开窍安神药,常配伍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但二者作用侧重不同,远志性温,偏于交通心肾、祛痰开窍,既能安心神,又能补肾精,对于心肾不交兼有痰浊者尤为适宜,其“益智”作用更侧重于通过交通心肾改善记忆;石菖蒲性温,芳香走窜,偏于芳香开窍、化湿和胃,长于开心窍、醒神志,对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昏、健忘、癫痫更佳,其“开窍”作用强于远志,二者配伍,远志重在交通心肾、祛痰,石菖蒲重在芳香化湿、开窍,共奏安神益智、开窍豁痰之效,如定志丸中二者同用,治疗心肾不足、痰浊内阻之健忘失眠。

问题2:远志的祛痰作用适合哪些类型的咳嗽?使用时需注意什么?
解答:远志性温辛散,善祛寒痰、湿痰,适合治疗因寒邪犯肺或痰湿内阻所致的咳嗽,症见痰白质黏、咯吐不爽、胸闷气喘、恶寒鼻塞、舌苔白腻等,对于热痰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舌红苔黄)或燥咳(干咳无痰、或少痰而黏、口干咽燥)则不宜单独使用,以免助热伤阴,使用时需注意:① 远志对胃黏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或配伍生姜、大枣等和胃药以减轻副作用;② 单用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0g),过量易致恶心呕吐;③ 若咳嗽兼有气虚(症见乏力、气短、自汗),需配伍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标本兼顾;④ 外感咳嗽初期(风寒咳嗽初起,痰白清稀)可配伍麻黄、杏仁等宣肺解表药,以增强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鹿药产地
« 上一篇 昨天
路路通药材图片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