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七药材的独特功效与使用方法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螺丝七,又名鬼臼、羊叶七、独脚莲等,为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因呈螺旋状结节形,形似螺丝而得名,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林下、草甸或灌丛中,尼泊尔、印度等地亦有生长,在传统医学中,螺丝七以“祛痰止咳、祛风湿、抗肿瘤”等功效著称,现代研究更发现其含有的鬼臼毒素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毒性亦不容忽视,需规范使用。

螺丝七药材

植物来源与形态特征

螺丝七的植物学名为Podophyllum emodi Wall. ex Hook. f. et Thom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生,呈结节状或螺旋状弯曲,直径2-5厘米,表面棕褐色,有不明显的环纹及须根痕,这是“螺丝七”名称的直接来源,茎直立,单一,基部带有褐色鳞片,叶2-3片,生于茎顶,盾状圆形,直径20-40厘米,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沿叶脉被柔毛;叶柄长15-30厘米,基部鞘状抱茎,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5-10厘米;花被片6-8枚,白色或淡黄色,倒卵形,长2-3厘米;雄蕊多数,黄色;雌蕊1枚,子房上位,浆果椭圆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3-5厘米,内含多数种子,其生长环境喜阴湿、冷凉气候,耐寒但不耐涝,多分布在高山针叶林缘或草甸中。

采收与加工

螺丝七的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及根,传统于秋季(9-11月)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挖取后除去须根、泥沙及地上残茎,洗净,趁鲜切片或直接晒干,加工时需注意:因根茎含毒性成分,建议戴手套操作,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切片后需及时干燥,防止霉变,若遇阴雨天气可用文火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为宜,以免有效成分破坏,干燥后的根茎呈不规则圆形或片状,直径1-3厘米,厚0.2-0.5厘米,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螺旋状纹理,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粉性,味苦、辛。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记载,螺丝七性寒,味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其功效主要围绕“祛痰止咳、祛风湿、止痛、抗肿瘤”展开,具体应用如下:

祛痰止咳

性寒能清肺热,味辛苦能降气化痰,适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黏稠等症,可单味煎服,或与黄芩、瓜蒌、浙贝母等清热化痰药配伍,增强疗效。

螺丝七药材

祛风湿,止痹痛

辛散温通,能祛除风湿,通络止痛,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肢体麻木等症,尤其对寒湿痹痛效果较好,可配伍威灵仙、独活、秦艽等祛风湿药,煎汤内服或外用捣敷患处。

抗肿瘤,解毒散结

现代研究发现,螺丝七含有的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诱导凋亡,传统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瘰疬(淋巴结核)等,现代临床试用于宫颈癌、皮肤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常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芪等配伍,以增效减毒。

其他功效

螺丝七尚有杀虫止痒之效,可外治疥癣、湿疹,捣烂取汁涂擦或研末调敷患处。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0.9g(需经过炮制减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生品毒性大,内服必须严格炮制(如醋制、酒制),且不宜久服;外用也需避免大面积或长期使用。

螺丝七药材

使用禁忌

  1. 毒性警示:螺丝七全株有毒,根茎毒性最强,主要含鬼臼毒素、鬼臼苦素等,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损伤肝肾功能、抑制中枢神经,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2. 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体虚者禁用;胃寒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配伍禁忌:不宜与乌头、附子、半夏等毒性药物同用;忌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配伍。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主要化学成分

螺丝七的活性成分主要为木脂素类,如鬼臼毒素(含量约0.3%-1.0%)、鬼臼苦素、去甲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等,此外尚含黄酮类、甾体类、挥发油等成分,其中鬼臼毒素是其抗肿瘤、抗病毒的核心成分,但也是毒性的主要来源。

药理作用

  • 抗肿瘤:鬼臼毒素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阻断细胞有丝分裂于中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半合成衍生物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等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睾丸癌等。
  • 抗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DNA复制有关。
  • 抗炎镇痛: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通过中枢镇痛发挥缓解疼痛作用。
  • 其他: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驱虫等作用,但均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临床价值。

螺丝七基本信息与使用规范表

表1:螺丝七(鬼臼)基本信息表

项目
学名 Podophyllum emodi Wall. ex Hook. f. et Thoms.
别名 鬼臼、羊叶七、独脚莲、九臼、铁骨伞等
科属 小檗科鬼臼属
分布 中国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高海拔山区;尼泊尔、印度等
药用部位 根茎及根
采收季节 秋季(9-11月)

表2:螺丝七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表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苦、辛,寒 肺、肝、脾 祛痰止咳、祛风湿、抗肿瘤、解毒散结 痰热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瘰疬、肿瘤(如宫颈癌、皮肤癌等)

表3:螺丝七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表

用法 用量 禁忌
内服(煎汤) 3-0.9g(炮制后)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体虚者禁用;胃寒、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外用 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避免大面积或长期使用;皮肤破损处慎用
禁忌配伍 不宜与乌头、附子、藜芦等同用 过量可致中毒(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害),中毒需立即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螺丝七有毒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螺丝七全株有毒,根茎毒性最强,主要含鬼臼毒素,内服不当可引起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可能带血)、头晕、乏力,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时需注意:①必须经过专业炮制(如醋制、酒制)降低毒性,生品严禁内服;②严格控制用量,内服煎汤剂量不超过0.9g,且不宜连续服用超过7天;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体虚者禁用;④外用需避免接触眼、口等黏膜部位,皮肤破损处禁用;⑤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洗胃,并大量补液,及时送医抢救。

问题2:螺丝七的抗肿瘤作用是如何在现代医学中应用的?
解答:螺丝七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源于其核心成分鬼臼毒素,该成分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增殖并诱导凋亡,但由于天然鬼臼毒性较大,直接临床应用受限,现代医学通过结构修饰研发出半合成衍生物,如依托泊苷(VP-16)和替尼泊苷(VM-26),这两种药物通过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I,阻止DNA修复和复制,广泛应用于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睾丸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常与顺铂、卡铂等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仍有一定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服用生品或未经提纯的粗提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南蛇藤中草药有哪些药用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舌头草究竟是什么?有何独特功效?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