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醋香附照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醋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经米醋炮制后的加工品,其原植物莎草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及水边湿润处,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采收时通常在秋季采挖,挖取后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即为生香附;再取净香附,加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或深棕色,取出晾干,即得醋香附。(图1:莎草植株,茎秆呈三棱形,直立,高20-90厘米,叶线形,深绿色,基部抱茎;图2:干燥生香附根茎,呈纺锤形或结节状,长2-3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及明显环节,并有须根痕;图3:醋香附饮片,多呈类圆形薄片,直径0.5-1.5厘米,切面黄白色或红棕色,角质样,中间色较深,周边有棕褐色点状须根痕,断面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中草药醋香附照片

醋香附的炮制工艺直接影响其药效,历代医家认为醋制可增强香附入肝经、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作用,现代炮制规范中,米醋用量一般为香附重量的20%-30%(每100kg香附用米醋20-30kg),闷润时间以吸尽醋液为度,炒制时需控制火力,避免焦化,成品含水量不得超过13%,炮制后,香附中的挥发油成分会发生改变,醋酸与香附中的醇类、酚类成分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活性的醋酸酯类物质,从而增强其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同时降低生香附的辛燥之性,使其药性更平和。

从性味归经来看,醋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其辛能行散,苦能疏泄,甘能缓急,平则不燥不烈,醋制后更善于入肝经,疏解肝郁之气,为疏肝解郁之要药,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醋香附亦能入脾经,调理脾胃气滞,故可用于肝郁气滞及脾胃气滞所致诸症。

在功效主治方面,醋香附的核心功效为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具体而言:

  • 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抑郁易怒、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可见胸胁胀闷,甚则疼痛,醋香附辛散苦泄,能疏肝气、解肝郁,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如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以醋香附疏肝解郁,柴胡增强疏肝之力,白芍柔肝养血,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
  • 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行乳房胀痛等症,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痛经发作,醋香附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理气活血,使气行血畅,常配伍当归、川芎、白芍等,如香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醋香附为主药,配伍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共奏调经止痛之功,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月经周期。
  • 理气调中: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等症,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脾胃气滞,气机不畅,则脘腹胀满,醋香附能理脾胃之气,消胀止痛,常配伍砂仁、木香、陈皮等,如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以醋香附理气调中,砂仁醒脾和胃,木香行气止痛,陈皮理气健脾,共奏健脾理气、消胀和胃之效。

醋香附的临床应用广泛,除上述经典配伍外,还可根据不同证型灵活加减,肝郁化火所致的胁痛口苦,可配伍栀子、黄芩、丹皮等清肝泻火;肝郁血虚所致的头晕目眩、月经量少,可配伍当归、白芍、熟地等养血柔肝;脾胃虚寒气滞所致的脘腹冷痛,可配伍干姜、吴茱萸、高良姜等温中散寒,醋香附还可用于治疗疝气疼痛,如《医学入门》中的天台乌药散,以醋香附配伍乌药、小茴香、川楝子等,行气止痛,治疗疝气胀痛。

中草药醋香附照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醋香附含有挥发油(主要为香附烯、香附醇、香附酮等)、黄酮类(香附黄酮苷)、三萜类(香附三萜苷)、生物碱及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 镇静与镇痛作用:醋香附挥发油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具有明显镇静作用;其提取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法疼痛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镇痛效果与生香附相比更强,这与其“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传统功效相符。
  • 抗炎与调节免疫作用:醋香附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醋香附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抑制收缩,这种作用与其调经止痛功效密切相关,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 雌激素样作用:醋香附提取物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对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有一定改善作用。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醋香附能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改善消化功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尽管醋香附应用广泛,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禁忌人群:阴虚血热者慎用,因醋香附辛温香燥,易伤阴助热;气虚无滞者忌用,以免耗气;孕妇慎用,尤其用于调经时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常用量为6-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醋香附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属“十八反”禁忌;不宜与浓茶、萝卜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 储存方法: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因醋香附含挥发油,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影响药效。

为更直观比较醋香附与其他炮制品的功效差异,现将常见炮制品列表如下:

炮制品类型 炮制辅料 性味特点 功效侧重 临床应用举例
生香附 辛、微苦、平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胀痛
醋香附 米醋(20%-30%) 辛、微苦、甘,性平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药力入肝 肝郁胁痛,痛经,脘腹胀痛
酒香附 黄酒 辛、苦,温 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湿痹痛
四制香附 醋、酒、盐、童便 辛、苦,平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引药下行 妇科诸症,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相关问答FAQs

中草药醋香附照片

Q1:醋香附和生香附的功效有何不同?为什么妇科多用醋香附?
A1:生香附与醋香同源而效用有别,生香附未经醋制,辛散之力较强,长于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但药性偏燥,疏肝同时易耗气伤阴;醋香附经米醋炮制后,醋酸与香附成分结合,辛燥之性减弱,而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之力增强,尤其善于入肝经,引药直达病所,妇科疾病多与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相关,肝主藏血,司疏泄,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症,醋香附既能疏解肝郁,又能调理气血,且药性平和,不伤正气,故成为妇科调经止痛的首选药物,如治疗痛经的香附丸、加味逍遥散等均以醋香附为主药。

Q2:醋香附在调理脾胃气滞时,如何配伍使用?适用于哪些症状?
A2:醋香调理脾胃气滞时,需根据脾胃寒热虚实及兼夹症状灵活配伍,若脾胃虚寒气滞,症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可配伍干姜、高良姜、吴茱萸等温中散寒药,如良附丸(《良方集腋》),以醋香附理气调中,高良姜温中散寒,共奏温胃理气止痛之效;若食积气滞,症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可配伍山楂、麦芽、莱菔子等消食导滞药,如保和丸(《丹溪心法》),增强消食化积、理气和胃之功;若肝郁犯脾所致的脘腹胀痛、肠鸣泄泻,可配伍白术、茯苓、陈皮等健脾渗湿药,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以醋香附疏肝理气,白术健脾益气,茯苓渗湿止泻,共奏疏肝健脾、痛泻自止之效,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频作、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等症状,尤其以胀痛为主要表现者效果更佳。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沧州药材交易
« 上一篇 今天
绝经的中草药偏方效果如何?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