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药材市场为何突然禁售药材?具体品种范围及影响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亳州作为“中华药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千亿元,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商和采购商,随着国家对药品安全、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视,亳州药材市场严格执行国家药材禁售政策,对部分药材实行全面禁止或限制流通,这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践行,更是对消费者健康、生态环境和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守护,禁售药材的范围涵盖濒危物种、毒性药材、非法加工品及质量不合格产品等,每一类禁售背后都承载着对生命、自然和传统的敬畏。

亳州药材市场禁售药材

禁售药材的类别与具体范围

亳州药材市场的禁售药材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可分为五大类,具体如下: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药材

此类药材因涉及濒危物种保护,严禁任何形式的市场交易,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角、骨、肉、皮等,如虎骨、犀角、麝香(野生种群)、羚羊角、雪豹骨、穿山甲鳞片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相关制品,如玳瑁、熊胆、林麝麝香(非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等,这些物种因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导致数量锐减,国际公约(如CITES)和我国法律已明确禁止贸易,亳州市场作为中药材流通枢纽,对此类药材的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毒性及限制性使用药材

部分药材具有显著毒性,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严禁随意销售,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雄黄、朱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斑蝥、红粉等被列为毒性药材,亳州市场禁止商户零售或超剂量销售,仅允许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凭处方采购,含马兜铃酸药材(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因可能引发肾衰竭、肾盂癌等严重不良反应,已被国家药监局明确禁用,亳州市场全面清退含马兜酸酸成分的中药材及其制品。

非法加工及劣质药材

为追求外观或延长保质期,部分商户对药材进行非法处理,此类药材一律禁售,常见问题包括:用硫磺熏蒸增白(如当归、枸杞、菊花),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用矿物油、滑石粉增重(如丹参、胖大海),影响药效并危害健康;用化学染色剂染色(如红花、黄柏),掩盖药材霉变或劣质品;以及用假品冒充正品(如用平贝母冒充川贝母,用水半夏冒制半夏),亳州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快检技术抽检,对上述非法加工药材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立即下架并追责。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的药材

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可能因农药滥用、土壤污染导致农残和重金属超标,此类药材禁止流入市场,典型如:含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超标的黄芪、甘草,含重金属铅、镉超标的金银花、枸杞,以及用膨大剂催产的太子参、天麻等,亳州市场建立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双轨制,要求商户提供药材农残、重金属检测报告,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退,从源头保障药材安全。

亳州药材市场禁售药材

其他禁售情形药材

包括来源不明的药材(如无标签、无产地证明的野生药材)、进口药材无海关检验检疫证明的、以及已被国家药监局撤销文号或禁止使用的药品(如含PPA(盐酸苯丙醇胺)的感冒药原料),部分药材因存在公共卫生风险(如未经检疫的动物类药材)或宗教文化禁忌,也在禁售之列。

禁售药材的管理措施与监管实践

亳州药材市场的禁售药材管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化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严格市场准入与日常巡查

市场管理部门对入驻商户实行资质审核,要求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并签订《禁售药材承诺书》,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药材来源、存储条件及标签标识,对禁售药材目录进行逐项核对,利用“智慧药市”数字化平台实现药材溯源,扫码即可查询产地、检测报告等信息。

强化抽检与案件查处

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药检所、公安局等部门,每月开展专项抽检,重点检测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及非法添加物,2022年以来,累计抽检药材12万批次,合格率98.7%,查处违法案件300余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5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推动产业升级与替代品研发

为减少禁售药材对产业的影响,亳州引导发展规范化种植基地,推广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并支持科研机构开展毒性药材减毒研究、濒危药材人工替代品研发(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加强药农培训,普及绿色种植技术,从源头减少禁售药材的产生。

亳州药材市场禁售药材

加强宣传与社会共治

通过市场广播、宣传栏、商户会议等形式,宣传禁售药材政策及危害;设立举报热线和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商户举报违法行为;联合行业协会制定《亳州中药材经营自律公约》,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共同维护“亳药”品牌声誉。

禁售药材的意义与长远影响

亳州药材市场禁售药材,不仅是履行法律法规的义务,更是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生态保护看,遏制了濒危物种非法贸易,守护了生物多样性;从用药安全看,杜绝了毒性、劣质药材危害,保障了群众用药权益;从产业发展看,推动亳州药材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提升了“亳药”在国内外的认可度和竞争力,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产业升级的深入,亳州市场将继续巩固“中华药都”的地位,成为中药材安全、规范、高效流通的标杆。

相关问答FAQs

Q1:普通消费者在亳州药材市场购买药材时,如何辨别是否为禁售药材?
A1:消费者可通过“一看二闻三查四问”初步辨别:一看药材外观,禁售药材常有异常颜色(如过白、过艳)或形态(如过大、过完整);二闻气味,硫磺熏蒸的药材有刺鼻酸味,劣质药材可能有霉味或异味;三查资质,要求商户提供产地证明、检测报告,扫描溯源码查询信息;四问来源,明确药材是否为道地产品,是否来自正规种植基地,若发现可疑药材,可及时向市场管理处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Q2:亳州市场禁售部分药材后,对依赖这些药材的传统药方或药农生计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A2:禁售药材对部分传统药方和药农生计确实带来短期影响,但长远看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传统药方,亳州正组织中医专家开展经典名方优化研究,用安全、有效的替代药材替换禁售成分,同时推动医疗机构调整处方规范,针对药农,政府通过补贴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引导转向道地药材、高附加值药材(如亳芍、亳菊)种植,并开展技能培训,对接药企订单,实现“减量提质”增收,人工养殖濒危药材(如林麝、穿山甲)项目也在试点中,将逐步满足合法用药需求。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白内障特效中草药真的有效吗?安全性和科学性如何?
« 上一篇 昨天
种植药材与中药材有何区别?种植时需注意哪些关键技术要点?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