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部,寒地黑土资源广袤,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人参、五味子、黄芪、板蓝根等多种优质道地药材,素有“北药之乡”的美誉,药材收购是连接药农与市场的关键纽带,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种植收益和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市场行情,整理黑龙江主要药材收购价格表,并分析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黑龙江主要药材收购价格表(2024年最新行情)
药材品种 | 等级规格 | 收购价格(元/公斤) | 备注(产地及质量要求) |
---|---|---|---|
人参 | 野山参(百年以上,完整须根) | 150000-300000 | 产地:抚远、林甸;要求芦头长、枣核艼、皮细纹深,无破损、病斑 |
林下参(15年生,芦头完整) | 8000-15000 | 产地:东宁、穆棱;须根清晰,主体呈横灵体,单支重50克以上 | |
园参(5年生统货) | 120-200 | 产地:铁力、伊春;无病斑、无空心,干货含水量≤12% | |
五味子 | 野生一等(干果,色紫红) | 180-220 | 产地:东宁、绥芬河;果粒饱满,无杂质,含五味子醇甲≥0.40% |
野生二等(色稍浅) | 150-180 | 允许少量未熟果,无霉变,干货 | |
家种一等(果粒均匀) | 120-150 | 产地:林口、宁安;无农药残留,符合药典标准 | |
黄芪 | 统货(干货,条粗壮) | 25-35 | 产地:安达、肇东;根条直,断面菊花心,长度≥20cm,无硫磺熏蒸 |
选货(无空心,长度15cm以上) | 35-45 | 表面棕黄色,皮部厚,木部黄白色,无裂痕 | |
切片(厚1-2mm) | 40-50 | 片面平整,纹理清晰,无碎渣 | |
板蓝根 | 统货(根条直,长度20cm以上) | 15-22 | 产地:海伦、北安;断面实心,含靛蓝≥0.05%,无根头、须根 |
选货(条均匀,无杂质) | 22-28 | 色洁白,木质部明显,加工去除外皮 | |
刺五加 | 根皮(统货,厚0.3cm以上) | 40-60 | 产地:伊春、大兴安岭;秋季采收,断面黄白色,味微苦 |
茎叶(干燥,无杂质) | 8-12 | 盛花期采收,叶片完整,含刺五加苷E≥0.30% | |
防风 | 关防风(一等,根条顺直) | 60-80 | 产地:龙江、甘南;断面菊花心,环纹明显,无芦头,长度≥15cm |
关防风(二等,稍有分支) | 50-60 | 允许少量分支,无空心,干货 | |
龙胆草 | 北龙胆(统货,根粗0.5cm以上) | 50-70 | 产地:五大连池、黑河;色黄白,条粗均匀,含龙胆苦苷≥1.5% |
选货(无碎渣,长度10cm以上) | 70-90 | 加工时去除残茎,干燥后易折断 | |
平贝母 | 东北平贝(大粒,直径1.5cm以上) | 180-250 | 产地:铁力、伊春;鳞茎饱满,无黄瓣,含贝母素甲≥0.08% |
中粒(直径1-1.5cm) | 150-180 | 无破损,干燥后无霉变 | |
小粒(直径0.5-1cm) | 120-150 | 适合加工贝母粉 | |
穿山龙 | 根茎(统货,切片) | 12-18 | 产地:鹤岗、佳木斯;厚2-3mm,断面黄白色,含薯蓣皂苷≥0.8% |
选货(条段均匀) | 18-25 | 无霉斑,长度5-8cm,干燥后易折断 | |
满山红 | 叶(干燥,色绿) | 6-10 | 产地:张广才岭、完达山;盛叶期采收,无梗、无花,含杜鹃酮≥0.20% |
花(统货,色紫) | 15-20 | 初花期采收,花朵完整,无杂质 |
影响药材收购价格的核心因素
-
产地与道地性:黑龙江道地产区因气候、土壤独特,药材品质更优,价格显著高于非道地产区,抚远野山参因生长环境寒冷、周期长,有效成分积累充足,价格是普通园参的数百倍;东宁五味子因靠近边境,昼夜温差大,果实饱满,价格比家种五味子高50%以上。
-
质量等级:药材的外观(大小、色泽、完整性)、有效成分含量及加工方式是定价核心,以黄芪为例,选货因条粗均匀、无空心,价格比统货高40%;板蓝根断面呈“菊花心”、含靛蓝达标,收购价可提升20%-30%,无硫磺熏蒸、无农药残留的药材更受市场青睐,价格上浮10%-15%。
-
市场供需关系:种植面积、库存量及市场需求直接影响价格波动,2023年,因黄芪种植面积扩大,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较2022年下降12%;而五味子因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家种产量有限,价格稳中有升,同比上涨8%,疫情后中药材需求回暖,部分抗病毒类药材(如板蓝根)价格短期上涨。
-
政策与标准:国家对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管理(如GAP认证)推动产业升级,获得GAP认证的药材,因质量稳定,收购价普遍高于普通药材5%-10%;黑龙江对“北药”种植的补贴政策(如人参、五味子种植补贴)也间接稳定了收购价格,保障药农收益。
-
采收时间:不同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差异显著,影响品质和价格,根茎类药材(如人参、黄芪)在秋季9-10月采收,此时养分积累充足,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果实类(如五味子)需在完全成熟时采收,过早则有效成分不足,过晚则易落果,导致减产降价。
相关问答FAQs
Q1:黑龙江药材收购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A1:不同药材采收时间需根据生长周期和有效成分含量确定,根茎类(如人参、黄芪、防风)宜在秋季9-10月采收,此时根部养分达到峰值,品质最优;果实种子类(如五味子、平贝母)需在秋季完全成熟时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药效;叶花类(如满山红、刺五加茎叶)在盛花期或盛叶期采收,保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需避开阴雨天气,防止药材霉变,影响收购价格。
Q2:如何提高药材收购价格?
A2:①选育优质品种:优先种植道地品种(如抚远边条参、东宁野生五味子),提升药材品质和市场辨识度;②规范种植管理:按照GAP标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残留,定期检测有效成分含量;③分级储存采收:采收后按大小、色泽、完整度分级,采用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避免硫磺熏蒸),保证药材外观和内在质量;④对接正规渠道:通过中药材合作社、药企订单或产地市场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同时保留质量检测报告,增强收购方信任,从而获得更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