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草药图片大全有哪些特色品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据统计,江西境内中草药资源超过3000种,其中载入《中国药典》的常用品种达200余种,道地药材如“江枳壳”、“江栀子”、“车前子”等更是享誉全国,本文将详细介绍江西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图片识别要点,帮助大家初步认识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江西中草药图片大全

根茎类中草药

根茎类中草药是江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用部位多为植物的地下根或茎,富含淀粉、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常具补益、活血、止痛等功效。

黄精

形态特征: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形,结节状,表面黄白色,有须根根痕;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互生,绿色,花绿白色,腋生总状花序。
药用价值: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肺虚燥咳、精血不足等。
生长环境:多生于江西山地林下、灌丛中或阴湿山坡,海拔500-1200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
图片识别要点:根茎的结节状结构(如“鸡头”状分枝)、叶片互生且基部有短柄,花小而绿白色,常下垂。

白及

形态特征:兰科白及属植物,块茎指状分枝,肉质,表面黄白色,有同心环纹;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绿色,顶生总状花序,花淡紫红色。
药用价值: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
生长环境:常生于江西溪谷、林下或草坡,海拔200-1000米,喜温暖阴湿环境,忌强光直射。
图片识别要点:块茎呈“掌状”分枝,叶片基部下延成鞘,花色淡紫,唇瓣上有褶皱。

半夏

形态特征: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表面浅黄色,有须根;叶柄基部有珠芽,叶片箭形或戟形,绿色,肉穗花序,佛焰苞绿色,顶端细尾状。
药用价值: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嗽、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
生长环境:多生于江西农田、路边或阴湿草地,海拔100-500米,喜半阴环境,耐旱怕涝。
图片识别要点:块茎小而圆,叶片箭形(形似“猫耳朵”),佛焰苞有细长尾尖,花序隐蔽于叶下。

全草类中草药

全草类中草药包括植物的地上全体,多具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是江西民间常用的草药类型。

鱼腥草

形态特征: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直立,紫红色;叶片心形或阔卵形,绿色,揉碎有鱼腥味;穗状花序,花小而密,白色。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涩痛等。
生长环境:生于江西田埂、沟边、湿地,海拔100-800米,喜温暖潮湿,耐阴耐涝。
图片识别要点:茎紫红色、节上生根,叶片心形,揉碎有强烈鱼腥味,花序白色呈“蜡烛状”。

车前草

形态特征:车前科车前属植物,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有5-7条弧形脉;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花小,绿白色。
药用价值: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等。
生长环境:常见于江西路边、田野、草地,海拔0-2000米,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
图片识别要点:叶基生呈“莲座状”,叶脉弧形平行,花茎直立,花序穗状,成熟后蒴果盖裂。

江西中草药图片大全

薄荷

形态特征: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茎方形,直立,四棱,紫色或绿色;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绿色,揉碎有清凉香气;轮伞花序,花淡紫色或白色。
药用价值: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
生长环境:多生于江西水旁、沟边或栽培于园地,海拔50-1000米,喜湿润,耐半阴。
图片识别要点:茎四棱方形,叶片对生,揉碎有清凉薄荷味,花轮生于叶腋,淡紫色。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

江西道地药材中,果实种子类占重要地位,如“江枳壳”“江栀子”等,以疗效显著而闻名。

吴茱萸

形态特征: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枝暗紫色,有油点;叶片对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绿色,有透明腺点;聚伞圆锥花序,花黄绿色,果实扁球形,暗紫红色。
药用价值: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等。
生长环境:多栽培于江西山地、丘陵,海拔200-800米,喜温暖湿润,耐旱怕涝。
图片识别要点:枝叶有透明油点,果实扁球形、表面有细小瘤状突起,成熟后暗紫红色,气味浓烈。

栀子

形态特征:茜草科栀子属植物,灌木,枝绿色;叶片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绿色;花单生或腋生,白色,芳香,花冠高脚碟状;果实卵圆形,黄色,有翅状纵棱。
药用价值: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
生长环境:生于江西山坡、灌丛或栽培于庭院,海拔100-800米,喜温暖湿润,耐半阴。
图片识别要点:果实卵圆形、表面有6条翅状纵棱,成熟后金黄色,花白色、高脚碟状。

枳壳

形态特征: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的未成熟果实),果实半球形,直径5-7厘米,表面绿褐色或橙黄色,有颗粒状油点;果顶有明显的花柱残痕,果皮厚而海绵质。
药用价值: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
生长环境:主产于江西新干、樟树等地,栽培于山地或丘陵,喜温暖,耐旱。
图片识别要点:果实半球形、果皮厚而粗糙,表面有油点,果顶有“金钱环”(花柱残痕),是“江枳壳”的鉴别特征。

花类与叶类中草药

花类中草药多具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功效,叶类则以外用或内服清热为主,在江西民间应用广泛。

金银花

形态特征:忍冬科忍冬属植物,藤本,茎中空,老枝褐色;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绿色;花成对腋生,初开白色,后变黄色,故名“金银花”。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等。
生长环境:生于江西山坡、灌丛或栽培于园地,海拔200-1000米,喜阳光,耐寒耐旱。
图片识别要点:花成对开放,先白后黄,花冠二唇形,藤茎中空,老枝有纵裂。

江西中草药图片大全

艾叶

形态特征:菊科蒿属植物,茎直立,有棱,灰褐色;叶片羽状深裂,上面绿色,被白色腺点,下面灰白色,密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花黄褐色。
药用价值: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虚寒性腹痛等。
生长环境:常见于江西路旁、荒地、山坡,海拔0-1500米,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
图片识别要点:叶片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揉碎有特殊香气,头状花序小而密集,黄褐色。

江西常见中草药分类简表

类别 代表药材 科属 药用部位 图片特征简述
根茎类 黄精 百合科 根茎 结节状根茎,叶片椭圆形,花绿白色
根茎类 白及 兰科 块茎 掌状分枝块茎,叶片披针形,花淡紫红色
全草类 鱼腥草 三白草科 全草 茎紫红色、节生根,叶片心形,鱼腥味
全草类 车前草 车前科 全草 叶基生莲座状,叶脉弧形,穗状花序
果实种子类 吴茱萸 芸香科 果实 扁球形果实,暗紫红色,有油点
果实种子类 栀子 茜草科 果实 卵圆形果实,黄色,有6条纵棱
花类 金银花 忍冬科 花成对,先白后黄,二唇形花冠
叶类 艾叶 菊科 叶片羽状深裂,背面灰白色绒毛,香气浓

注意事项

中草药图片识别仅作为初步参考,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专业鉴定(如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避免因误采误用导致中毒或药效不佳,江西部分中草药(如半夏、吴茱萸)有一定毒性,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体弱者慎用,采集野生中草药时,需遵守《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保护生态环境,过度采集会导致资源枯竭。

相关问答FAQs

Q1:江西有哪些著名的道地中草药?
A1:江西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主要有“三子一壳”:枳壳(江枳壳,主产于樟树、新干)、栀子(江栀子,主产于抚州、宜春)、车前子(江车前子,主产于吉安、赣州)、吴茱萸(主产于分宜、上高);还有泰和乌鸡(药用禽类)、南丰蜜桔(药用果实)等,这些药材因气候、土壤、种植技术独特,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显著,是江西中医药产业的宝贵资源。

Q2:如何通过图片初步识别江西常见中草药?
A2:图片识别可从“形、色、味、态”四方面入手:①: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特征,如黄精的结节状根茎、车前草的弧形叶脉、金银花的成对花朵;②:注意叶片(如艾叶背面灰白色)、花色(如栀子花白色、吴茱萸花黄绿色)、果色(如枳壳绿褐色、栀子黄色)等特征;③:部分草药有特殊气味,如鱼腥草的鱼腥味、薄荷的清凉味、艾叶的香气,可结合图片描述判断;④:观察生长环境(如鱼腥草生于湿地、薄荷生于水旁)和植株形态(如藤本、灌木、草本),缩小范围,但需注意,不同生长期或干燥后的药材形态可能有差异,建议结合《中国药典》图鉴或专业APP(如“形色”“花伴侣”)辅助鉴别,不确定时避免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山慈菇图片大全能识别这种中草药吗?看图认对了吗?
« 上一篇 09-18
春夏季常见中草药有哪些?功效与用法如何?
下一篇 » 09-1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