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狗”字的中草药在中医药体系中颇具特色,其命名多与植物形态、生长习性或民间传说相关,既有经典的补益类药材,也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兼具药用与文化价值,以下从常见品种、性效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并结合表格归纳核心信息。
常见带“狗”字中草药及功效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狗青、百枝
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主治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尿频遗尿、妇女带下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蒸后切片用。
特点:根茎密披金黄色绒毛,形似狗脊,故名,其补而不燥,为肝肾亏虚、腰膝疼痛常用药,常与杜仲、牛膝、续断配伍;若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
狗牙根
别名:绊根草、行根草、蟋蟀草
来源: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主治感冒发热、肝炎、泌尿系感染、血淋、水肿、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15-30g,煎服;外用鲜品捣敷。
特点:根系发达,茎匍匐生长,节上生根,形似狗牙,故名,全草含黄酮类、生物碱,具有抗炎、利尿、抑菌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热淋、黄疸。
狗肝菜
别名:土羚羊、路边青、九节篱
来源:爵床科植物狗肝菜的全草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肝炎、肺炎、尿路感染、痈肿疮毒等。
用法用量:15-30g,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
特点:叶形似肝,民间认为“以形补形”,善清肝热,故名,对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效佳,常与菊花、夏枯草配伍;亦可用于小儿高惊风,配钩藤、蝉蜕。
狗舌草
别名:狗舌头、白菊莲、鱼眼草
来源:菊科植物狗舌草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杀虫,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湿疹、疥癣、蛔虫病等。
用法用量:9-15g,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特点:叶形似狗舌,故名,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外用治疗皮肤湿疹、疥癣时,可配苦参、地肤子;内服驱蛔虫,常使君子、槟榔同用。
狗响铃
别名:响铃草、假地蓝、野花生
来源: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微酸,平,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止咳平喘,利尿,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乳腺炎、疮疖肿毒等。
用法用量:15-30g,煎服;外用鲜品捣敷。
特点:果实成熟时摇动作响,形似狗铃铛,故名,其补气与清热兼顾,对气虚感冒、咳嗽气喘有较好疗效,配黄芪、防风增强补气固表;治乳腺炎,配蒲公英、瓜蒌。
狗筋蔓
别名:铁拳头、九连环、大鹅肠菜
来源: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全草或根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经
功效主治:活血调经,接骨续筋,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水肿、小便不利等。
用法用量:9-15g,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特点:茎蔓坚韧,缠绕生长,民间认为能“强筋骨”,故名,其活血力较强,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配自然铜、骨碎补;治月经不调,配当归、益母草。
狗骨
别名:犬骨
来源:犬科动物狗的骨骼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强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骨折、四肢麻木等。
用法用量:9-15g,煎服;或烧灰存性研末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煅后研末调敷。
特点:为动物骨骼,富含钙质及胶原蛋白,善治风湿筋骨痛,尤其适用于肝肾亏虚兼风湿者,配桑寄生、五加皮;治骨折后期,配续断、杜仲。
狗宝
别名:狗结石、狗黄金
来源:犬科动物胃中的结石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心、肝、肺经
功效主治:降逆气,开郁结,解毒,主治噎膈反胃、痈疽疔疮、痧症惊厥等。
用法用量:0.3-0.9g,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特点:为贵重药材,性平力缓,能降逆止呕、解毒消肿,对噎膈反胃(食管癌、胃癌等)有一定缓解作用,常配沉香、砂仁;治痈疽,配雄黄、麝香外用。
带“狗”字中草药核心信息表
名称 | 别名 | 来源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狗脊 | 金毛狗脊、狗青 | 蚌壳蕨科金毛狗脊根茎 | 苦甘,温;肝肾 |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 9-15g,煎服或蒸切片 | 阴虚内热者慎用 |
狗牙根 | 绊根草、行根草 | 禾本科狗牙根全草 | 苦平;肝肺 |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 | 15-30g,煎服;外敷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狗肝菜 | 土羚羊、路边青 | 爵床科狗肝菜全草 | 甘淡,凉;肝肺 | 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消肿 | 15-30g,煎服;外敷 | 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使用 |
狗舌草 | 狗舌头、白菊莲 | 菊科狗舌草全草 | 苦寒;心肝 |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杀虫 | 9-15g,煎服;外洗 | 孕妇慎用 |
狗响铃 | 响铃草、假地蓝 | 豆科假地蓝全草 | 苦微酸,平;肺肝 | 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止咳平喘 | 15-30g,煎服;外敷 | 表虚多汗者慎用 |
狗筋蔓 | 铁拳头、九连环 | 石竹科狗筋蔓全草或根 | 甘苦,平;肝 | 活血调经,接骨续筋,利尿消肿 | 9-15g,煎服;外敷 | 孕妇慎用 |
狗骨 | 犬骨 | 犬科动物狗骨骼 | 甘咸,温;肝肾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强筋骨 | 9-15g,煎服;煅末服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狗宝 | 狗结石、狗黄金 | 犬科动物胃结石 | 甘咸,平;心肺肝 | 降逆气,开郁结,解毒 | 3-0.9g,研末服 | 稀贵药材,需遵医嘱使用 |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带“狗”字中草药多用于虚实夹杂之证,如狗脊、狗骨补而不腻,适用于肝肾亏虚兼风湿;狗肝菜、狗牙根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为患;狗响铃、狗筋蔓兼具补气与活血,适用于气虚血瘀,使用时需注意:
- 辨证用药:如狗脊性温,适用于阳虚寒湿;狗舌草性寒,适用于热毒炽盛,不可反用。
- 剂量控制:狗宝、狗骨等动物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狗舌草等寒凉药久服易伤脾胃,中病即止。
-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狗筋蔓、狗舌草等活血或苦寒之品;儿童用量需酌减。
相关问答FAQs
Q1:带“狗”字的中草药是否都含有动物成分?
A:并非如此,带“狗”字的中草药多数为植物药,如狗脊(根茎)、狗牙根(全草)、狗肝菜(全草)等,仅狗骨(动物骨骼)、狗宝(动物结石)等少数来源于动物,其命名多与植物形态(如狗脊的金毛、狗牙根的匍匐根茎)或民间传说(如狗肝菜叶形似肝)相关,与动物成分无关。
Q2:使用狗宝这类贵重药材时需要注意什么?
A:狗宝为犬科动物胃中的结石,性平力缓,但属于稀贵药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使用时需注意:①必须经中医辨证后使用,主要用于噎膈反胃、痈疽等重症,不可随意滥用;②严格控制用量,一般研末服,每次0.3-0.9g,过量可能引起消化不良;③需确保来源正规,避免假冒伪劣品(如用其他结石冒充);④脾胃虚弱者慎用,以免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