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有哪些道地药材?常见种类、功效及产地分布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亳州,这座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古城,不仅是“神医”华佗的故里,更以“中华药都”的美誉享誉海内外,自汉代起,亳州便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明清时期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禹州并称为“四大药都”,如今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之一,这里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品种繁多,种植历史悠久,形成了“药、农、工、商、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从田间地头到交易市场,从传统炮制到现代科技,亳州的药材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更以高品质、多品类满足着全球健康需求。

亳州有哪些药材

亳州药材的丰富性,首先体现在其“道地性”与“多样性”的完美结合,作为北药的代表产区,亳州地处黄淮平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尤其适合根及根茎类药材生长,这里的药材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种植技术和道地品质,据《亳州志》记载,明清时期亳州药材已有“药圃十三,产药百余种”的盛况,如今已发展至药材品种400余种,其中道地药材30余种,在全国中药材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品类来看,亳州药材涵盖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花类、动物类等十余大类,几乎涵盖中医药临床常用的大部分品种,以“亳”字命名的道地药材更是品质的象征,如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这些药材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种植技艺,有效成分含量远高于其他产区,成为中医方剂中的“黄金配角”,除了道地药材,亳州还引种培育了丹参、板蓝根、白芷、桔梗等大宗药材,形成了“以道地为主、大宗为辅、特色鲜明”的种植格局。

在众多药材中,亳芍无疑是“药都之魂”,亳芍即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是亳州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其根粗壮、皮薄、肉厚、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高达3.5%以上,远超《中国药典》标准,亳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的功效,是妇科要药“四物汤”的核心成分,每年秋季,亳州万亩芍药花海盛开,既是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药材丰收的前奏。

亳菊则是亳州另一张“药材名片”,与杭白菊、滁菊、贡菊并称“四大怀菊”的亳菊,因产于亳州而得名,其花朵大、花瓣厚、色泽洁白,挥发油含量高达0.8%,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功效显著,传统上,亳菊需经“蒸晒”加工,以保留其有效成分,如今这一技艺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收获季节,亳州农户将采摘的菊花摊晒在竹席上,满城弥漫着清雅的药香,成为当地独特的民俗记忆。

根及根茎类药材中,除亳芍外,亳花粉(栝楼根)、亳桑皮(桑白皮)也极具特色,亳花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断面富粉性,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功效突出,是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的常用药;亳桑皮质洁白、皮厚、纤维性强,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效果显著,古代医家称其“桑皮以亳州者佳”,白芷、桔梗、黄芪等大宗药材在亳州广泛种植,其中白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因其“香气浓郁、粉性足、辛味浓”而备受市场青睐。

果实种子类药材中,亳州以枸杞、牛蒡子、五味子等为代表,枸杞粒大、色红、肉厚,多糖含量达5.8%,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牛蒡子籽粒饱满、有效成分牛蒡苷含量高,疏散风热、解毒透疹;五味子以“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而著称,敛肺滋肾、生津敛汗,这些果实类药材经自然成熟后采摘,保留了最完整的药效成分,成为中药配方颗粒和饮片加工的上等原料。

亳州有哪些药材

全草类与花类药材中,薄荷、佩兰、金银花、红花等在亳州种植规模较大,薄荷茎方形、叶对生,含油量高达1.2%,是疏风散热、利咽透疹的良药;金银花初开时色白如银,后变黄似金,绿原酸含量达4%以上,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红花花片长、色红艳,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显著,这些药材多在花期或生长旺盛期采收,讲究“适时采、及时晒”,以保证药效最大化。

动物类药材虽种植较少,但亳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汇集了全蝎、蝉蜕、土鳖虫等数十种动物药材,亳州全蝎(又称“亳蝎”)因产于伏牛山、淮河一带,个体大、毒性足、药效强,成为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要药,这些动物药材经专业市场流通至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填补了本地养殖资源的不足。

为更直观展示亳州主要道地药材的特点,以下表格列举了部分代表性品种及其关键信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种植区域(亳州)
亳芍 苦、酸,微寒;肝、脾经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 谯城区十河镇、十八里镇
亳菊 甘、苦,微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谯城区古井镇、华佗镇
亳花粉 甘、微苦,微寒;肺、胃经 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脓 谯城区五马镇、淝河镇
亳桑皮 甘、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肺止咳 谯城区城父镇、立德镇
白芷 辛,温;肺、胃、大肠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谯城区沙土镇、大杨镇
桔梗 苦、辛,平;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谯城区牛集镇、双沟镇

亳州药材产业的繁荣,不仅源于丰富的种植资源,更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年产药材近百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全市拥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00余家,GAP认证基地50多个,从选种、种植到采收、加工,全程标准化管理,确保药材质量可追溯。

在市场流通方面,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占地约2平方公里,经营商户超过1.6万家,经营品种达2600余种,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药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格局,价格行情成为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晴雨表”,亳州还建有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现代中药产业园,推动传统交易向“互联网+物流”转型,实现药材“一站式”采购。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亳州药材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亳州中药材研究院、国家中药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道地药材品种提纯、病虫害绿色防控、炮制工艺优化等研究,推进中药材深加工,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亳州已成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物流、文旅”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

亳州有哪些药材

千年药都,薪火相传,亳州的药材不仅是一味味治病救人的良药,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产业根基,从华佗尝百草的传说,到如今现代化的产业园区,亳州始终以“药”为魂,守护着中医药的智慧,也书写着“中华药都”的新篇章。

相关问答FAQs

Q1:亳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药都”?
A1:亳州被称为“中华药都”,主要基于三大优势:一是历史悠久,自汉代起便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明清时期与安国、樟树、禹州并称“四大药都”;二是资源丰富,拥有亳芍、亳菊等30余种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三是产业集聚,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坐落于此,年交易额超500亿元,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格局,同时具备完善的种植、加工、研发产业链,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产业核心区。

Q2:亳州道地药材的种植有什么独特优势?
A2:亳州道地药材的种植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传统技艺+政策支持”三方面:地理上,地处黄淮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合根及根茎类药材生长;传统上,拥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积累了“选种留种、轮作倒茬、绿色防控”等传统技艺,如亳芍的“三年育苗、四年移栽”、亳菊的“蒸晒加工”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上,政府出台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建设GAP认证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并设立中药材研究院,推动品种改良和科技赋能,确保道地药材品质稳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感冒发烧,中草药如何选更对症有效?
« 上一篇 09-19
西安药材批发中心有哪些核心优势吸引采购商?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