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因其性燥烈,故有“药中戈戟”之称,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其功效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核心,临床应用广泛,尤以治疗痰饮、呕吐、痞满等证见长。

中药材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辛温燥烈,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其性温能行散,味辛能开泄,入脾、肺经,善于化痰浊、燥湿邪,适用于多种痰证,若治寒痰咳嗽,痰白清稀、遇寒加重者,常与干姜、细辛配伍,如《金匮要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闷苔腻者,配伍陈皮、茯苓,即二陈汤,燥湿健脾、理气化痰;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甚则昏仆者,可配天麻、白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半夏还能燥湿和胃,治疗痰湿中阻所致的脘痞纳呆、肢体困重,常配厚朴、苍术等。

半夏味辛性温,入胃经,善于降逆气、止呕吐,为止呕之良药,因其性温,对多种呕吐均有良效,尤以胃寒呕吐为佳,若治胃寒呕吐,呕吐清水、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者,配生姜、砂仁,温中降逆;治胃热呕吐,呕吐酸苦、口臭烦渴、舌红苔黄者,配黄连、竹茹,清热降逆;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恶心呕吐者,可配苏梗、砂仁,和胃安胎;对痰饮内阻、胃气上逆之呕吐,亦常配茯苓、生姜,如小半夏汤,化饮降逆。

半夏辛散温通,能行气滞、化痰湿、散结滞,适用于心下痞满、梅核气、瘰疬痰核等证,治痰热互结之心下痞满,按之疼痛、苔黄腻者,配黄连、瓜蒌,即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咽中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配厚朴、苏叶、茯苓,行气化痰、开郁散结;治瘰疬痰核,颈部结块、皮色不变者,可配昆布、海藻、贝母,化痰软坚散结,外用还能消肿止痛,治痈肿未溃、蛇虫咬伤,可研末醋调外敷。

中药材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适用症状 经典配伍 注意事项
燥湿化痰 寒痰咳嗽、湿痰胸闷、风痰眩晕 小青龙汤(寒痰)、二陈汤(湿痰) 阴虚燥咳者慎用
降逆止呕 胃寒呕吐、胃热呕吐、妊娠呕吐 小半夏汤(痰饮)、黄连温胆汤(胃热) 阴津不足、胃燥呕吐者忌用
消痞散结 心下痞满、梅核气、瘰疬痰核 小陷胸汤(痰热)、半夏厚朴汤(梅核气) 孕妇慎用
外用消肿 痈肿未溃、毒蛇咬伤 醋调外敷 皮肤破损者禁用

半夏辛温燥烈,有毒,内服需经炮制减毒,常用姜半夏(生姜、白矾制)、法半夏(石灰、甘草制)等,生半夏多外用,内服煎剂一般用量为3-10g,过量易致中毒,出现口舌麻木、灼痛、流涎、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使用禁忌:阴虚燥咳、津伤口渴、出血症、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忌用;反乌头,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煎煮时宜久煎(一般1-2小时),可降低毒性。

FAQs
问:半夏有毒吗?日常使用如何避免中毒?
答:半夏生品确实有一定毒性,其毒性成分主要是草酸钙针晶和凝集素,对口腔、咽喉、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肿胀、疼痛等,但通过炮制(如生姜、白矾制)和久煎可有效降低毒性,日常使用时需注意:① 必须购买炮制过的半夏(如姜半夏、法半夏),不用生品;② 严格控制用量,一般成人日不超过10g;③ 煎煮时间要足,至少1小时以上;④ 若出现口舌麻木、恶心等不适,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问:半夏和陈皮一起用有什么功效?适合哪些人群?
答:半夏与陈皮配伍是经典的化痰药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者相配,一燥一理,增强化痰止咳、理气和胃之效,且陈皮的理气作用可防止半夏温燥伤阴,主要适用于:① 痰湿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闷、舌苔白腻;② 脾胃痰湿: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困重;③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见痰湿证候者,但阴虚燥咳、津伤者慎用,因二者均偏温燥,易耗伤阴液。

中药材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杭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在哪里?如何选购优质中药材?
« 上一篇 09-20
康美中药材交易中心如何赋能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