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秧,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因其植株形态或生长习性的特点而得名,在多地草药典籍及民间经验中均有记载,从植物学角度看,狗头秧通常指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其别名众多,如蜀羊泉、排风藤、白毛藤、毛风藤、苦茄、九头狮子草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及西北地区的山坡、路旁、田边及灌木丛中,作为传统中药,狗头秧全草入药,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消肿散结之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等多种病症,其药用价值历经千年实践检验,在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中也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
植物形态与生长特性
狗头秧(白英)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株长度可达1-2米,基部木质化,具细棱,幼枝密被柔毛,老枝渐脱落,叶互生,多为琴状深裂或戟状深裂,少有全叶,裂片5-7片,边缘波状或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或沿叶脉有疏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白色星状绒毛;叶柄长1-3厘米,被柔毛,聚伞花序腋外生,花序梗长2-5厘米,花梗细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1.5厘米,花冠筒隐于萼内,裂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尖;雄蕊5枚,花药黄色,纵裂;子房卵形,花柱柱头头状,浆果球形,成熟时呈黑红色,直径约8毫米,种子淡黄褐色,近圆盘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狗头秧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耐瘠薄,常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路旁及田埂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其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扦插繁殖,春季或秋季均可进行。
中药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狗头秧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其苦寒之性善清解热毒,归肝胆经可疏利肝胆湿热,故为清热解毒、祛湿利胆之良药。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如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现代临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等属热毒炽盛者,可单用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 祛风利湿:适用于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带下过多等症,其能祛除经络风湿、清利肝胆湿热,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湿热黄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有较好疗效,常配伍茵陈、栀子、虎杖等利湿退黄药。
- 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久咳伤阴、痰少而黏者,可单用或配伍桑白皮、浙贝母、麦冬等清肺化痰、润肺止咳药。
- 消肿散结: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功效,常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等抗癌药,亦可用于瘰疬、瘿瘤等痰瘀互结之症。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30-60g);或研末吞服,每次3-5g;亦可浸酒或捣汁服,治疗癌症时,剂量可适当增加,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煎水洗、研末调敷,用于疮疡肿毒、蛇虫咬伤时,可鲜品捣烂外敷,每日1-2次。
使用禁忌
- 体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症见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畏寒肢冷等,因狗头秧性寒,易伤脾胃阳气。
- 配伍禁忌:不宜与性质温燥的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长期同用,以免降低清热功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目前相关安全性研究尚不充分。
- 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内服安全性较高,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需立即停用并对症处理。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狗头秧(白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
- 生物碱类:如白英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作用;
- 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 多糖类: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 其他成分:含有机酸、挥发油、甾体化合物等,共同发挥其药理活性。
药理作用
- 抗炎作用:白英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具有显著抗炎活性。
- 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如肺癌A549、肝癌HepG2细胞)、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如G2/M期)等途径发挥抗癌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
- 保肝利胆作用:可降低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并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胆退黄之效。
- 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
- 其他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镇咳祛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
- 治疗肝炎: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配伍茵陈、板蓝根、虎杖等,可改善肝功能,退黄降酶。
- 辅助抗肿瘤:作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物,与放化疗联用可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治疗风湿病: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配伍威灵仙、防己、秦艽等,可缓解关节肿痛。
-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肺炎、扁桃体炎等,配伍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基本信息表
项目 | |
---|---|
科属 | 茄科 Solanaceae 白英属 Solanum |
学名 | Solanum lyratum Thunb. |
别名 | 狗头秧、蜀羊泉、排风藤、白毛藤、毛风藤、苦茄、九头狮子草等 |
分布 | 中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山坡、路旁、田边、灌木丛中 |
药用部位 | 全草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切段备用 |
性味归经 | 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 |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消肿散结 |
现代应用 | 肝炎、胆囊炎、风湿病、肿瘤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狗头秧和白英是同一种草药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解答:狗头秧是白英的民间俗称之一,两者为同一种植物,在中药学中,“白英”是其正式名称,来源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而“狗头秧”则因各地民间对其形态的直观描述而得名(如茎叶形态似狗头,或生长习性如秧苗般蔓延),白英还有蜀羊泉、排风藤、白毛藤等多个别名,这些名称在不同地区、不同典籍中可能混用,但均指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药用部位和功效基本一致。
问题2:使用狗头秧治疗疾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解答:使用狗头秧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辨证用药,因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如平时易腹泻、畏寒、食欲不振)慎用,以免加重寒性症状;二是控制剂量,常规内服煎汤用量为15-30g,鲜品可用30-60g,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三是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目前相关安全性研究尚不充分;四是配伍禁忌,不宜与性质温热的中药(如附子、干姜)长期同用,以免降低清热功效;五是外用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现代研究提示白英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作为辅助治疗时,需配合正规医疗方案,不可替代手术、放化疗等主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