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馒头树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馒头树根,学名无花果根,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干燥根,因其果实形似传统面点“馒头”而得名“馒头树”,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脾、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通乳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中历史悠久,尤其在治疗咽喉肿痛、痈疮肿毒、消化不良及乳汁不足等方面效果显著。

中草药馒头树根

从植物学特征来看,馒头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众多,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馒头树根的“甘”味能补益脾胃,“微辛”味可行散通滞,“平”性则不燥不烈,适用于多种虚实夹杂证候,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咽喉肿痛,可取馒头树根15-20克,配伍桔梗、甘草煎服,以达清热利咽之效;若治痈疮肿毒,鲜品捣烂外敷,利用其解毒消肿之力,可促进红肿消退;而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则以馒头树根配伍党参、白术,能健脾益气、涩肠止泻。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馒头树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有机酸、多糖、三萜类及挥发油等,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其药理活性的基础,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组织损伤;有机酸中的苹果酸、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不振;多糖成分则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其含有的补骨脂素等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具有光敏性,外用可辅助治疗白癜风等皮肤疾病,但需注意避免强光照射。

馒头树根的应用方法多样,内服可煎汤、研末或浸酒,外用则可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值得注意的是,其用量需根据病情及体质调整,常规内服剂量为10-15克,大剂量使用(超过30克/日)可能引起轻微腹泻,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寒凉之性;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安全性数据支持。

中草药馒头树根

以下为馒头树根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简表:

成分类别 代表性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 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
有机酸 苹果酸、柠檬酸 促进消化、抑菌
多糖 无花果多糖 增强免疫、抗肿瘤辅助作用
呋喃香豆素类 补骨脂素 光敏性、辅助治疗白癜风
三萜类 齐墩果酸 保肝、降酶、抗肝损伤

相关问答FAQs

Q1:馒头树根与无花果叶的药用功效有何区别?
A1:馒头树根(无花果根)与无花果叶虽同源,但功效侧重不同,根性平偏凉,长于清热解毒、健脾止泻、通乳,常用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消化不良及乳汁不足;叶味辛、性平,偏于祛风除湿、解毒消肿,多用于外治痈疮、痔疮、关节疼痛等,内服时,叶多煎汤或研末,根则可煎汤、浸酒,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

Q2:长期服用馒头树根会有副作用吗?
A2:常规剂量短期服用馒头树根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其含有的补骨脂素等光敏性成分,长期内服可能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易引发日光性皮炎;性平偏凉,脾胃虚寒者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长期连续用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停诊。

中草药馒头树根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玉林中药材市场地址
« 上一篇 昨天
生长周期短的中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