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铁板道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铁板道,又名“铁板前胡”“铁板青”,为伞形科植物短辐藁本(Ligusticum brachylobum)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多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草甸或林缘碎石坡,因其根茎粗壮肥厚,表面呈黑褐色,质地坚硬如铁板,断面可见铁锈色环纹,故得“铁板道”之名,是西南地区民间常用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类草药。

中草药铁板道

从植物形态看,铁板道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直径2-5厘米,表面有密集的环纹及点状须根痕,断面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占大部分,呈铁锈色,茎直立,中空,有纵沟纹,叶互生,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叶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夏季开白色小花,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其药用部位以秋季采挖的根茎为主,采挖后洗净泥土,晒干或切片晒干,用时需去除杂质,润透后切片备用。

铁板道的性味辛、温,归肝、膀胱、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中医理论认为,其辛温之性可发散风寒,温通经络,尤其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表现为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则减等症;其活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跌打损伤瘀肿、腰膝酸软也有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板道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香豆素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扩张血管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在临床应用中,铁板道可单味使用,更常配伍其他草药增强疗效,如治风寒湿痹,配伍独活、威灵仙、桑寄生,以祛风除湿、强筋止痛;治跌打损伤,配伍当归、红花、乳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风寒感冒头痛,配伍川芎、白芷、羌活,以散寒解表、通络止痛,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9克;或研末吞服,每次1-2克;亦可泡酒饮用,每次15-30毫升,外用可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或研末调敷,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

中草药铁板道

使用铁板道时需注意,因其性辛温,易耗伤阴血,故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慎用;孕妇禁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实热证及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以下是铁板道的基本信息归纳表:

项目
中文名 铁板道
别名 铁板前胡、铁板青
来源 伞形科植物短辐藁本(Ligusticum brachylobum)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膀胱、肾经
主要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病症 风寒湿痹、关节冷痛、跌打损伤、腰膝酸软、风寒感冒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吞服1-2g;泡酒15-30ml;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禁用,忌食生冷油腻,实热证及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相关问答FAQs

Q1:铁板道与普通前胡有何区别?
A1:铁板道虽别名“铁板前胡”,但与伞形科前胡属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并非同种,二者区别在于:来源不同,铁板道为短辐藁本的根茎,普通前胡为白花前胡的根;性状差异,铁板道根茎粗壮坚硬,断面铁锈色,普通前胡根茎较细,断面类白色;功效侧重不同,铁板道长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普通前胡以降气化痰、宣散风热为主,常用于咳嗽痰多、风热感冒,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混用。

中草药铁板道

Q2:长期服用铁板道会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吗?
A2: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铁板道会产生药物依赖性,但作为辛温之品,长期服用可能因耗伤阴液导致口干、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且可能使机体对其产生一定的耐受性,降低疗效,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如需长期治疗,可考虑配伍滋阴药(如麦冬、石斛)以制约其温燥之性,但需严格辨证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四川成都中药材市场
« 上一篇 昨天
安国中药材信息网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