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拥有草原、森林、沙漠、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药材产区之一,这里的药材既有野生资源,也有大规模人工培育品种,许多药材因品质优良、药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其中不乏道地药材和特色珍品。
内蒙古的药材资源按药用部位可分为根及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种子类、花类、动物类等,其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尤为丰富,是当地药材产业的支柱,在广袤的草原上,甘草、黄芪、麻黄、柴胡、防风等药材随处可见;在阴山山脉、大兴安岭等山地林区,黄精、玉竹、赤芍、知母等药材生长繁茂;在阿拉善、鄂尔多斯等沙漠地区,肉苁蓉、锁阳、锁阳等寄生类药材则成为独特的生态资源,这些药材不仅用途广泛,涵盖了解表、清热、补益、活血、祛风湿等多个中医治疗领域,还在现代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药材:草原与山地的“药中瑰宝”
根及根茎类是内蒙古药材中资源最丰富、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其中黄芪、甘草、柴胡被誉为“内蒙古三大道地药材”。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等地,因根条粗壮、粉性足、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高而闻名,是中医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要药,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等多种作用,内蒙古黄芪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是“黄芪之乡”。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等沙漠草原区,耐旱耐盐碱,有“国老”之称,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是调和诸药的重要辅料,内蒙古甘草因甘草酸含量高,被广泛用于中成药和食品添加剂生产。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主产于赤峰市、通辽市等地,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的功效,是治疗感冒发热、肝郁气痛的常用药,内蒙古野生柴胡资源丰富,近年来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防风(伞形科,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黄芩(唇形科,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赤芍(毛茛科,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也是内蒙古重要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其中黄芩因根色黄、质坚实,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
全草类与花类药材:草原风味的天然良方
全草类药材是内蒙古草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采集方便的特点。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干旱草原区,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良药,也是提取麻黄碱的重要原料,内蒙古麻黄年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生于草原、田埂旁,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妇科常用药,内蒙古野生益母草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已开展人工种植。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虽然内蒙古非传统产区,但近年来在赤峰市、通辽市等地引种成功,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其绿原酸含量高于南方产区,成为新兴的金银花种植基地。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产于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内蒙古红花因花色鲜红、有效成分含量高,远销国内外。
果实种子类与其他类药材:沙漠与山林的馈赠
内蒙古的沙漠和山地孕育了独特的果实种子类及动物类药材。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阿拉善盟,虽然宁夏枸杞更为知名,但阿拉善枸杞因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其枸杞多糖、甜菜碱含量更高,果实饱满、味甜,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佳品。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寄生在梭梭、红柳等沙漠植物根部,主产于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沙漠地区,有“沙漠人参”之称,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内蒙古已建立大规模人工种植基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同样寄生在白刺、红沙等荒漠植物根部,与肉苁蓉功效相似,还能润燥滑肠,内蒙古锁阳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沙漠地区,是当地特色药材之一。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产于赤峰市、兴安盟等地的鹿场,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是名贵滋补药材,内蒙古鹿茸因鹿种优良、加工工艺精湛,品质上乘。
麝香(林麝、马麝麝香腺分泌物)、羚羊角(赛加羚羊角)等动物类药材虽资源较少,但因药用价值极高,仍是内蒙古药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主要药材资源概况表
药材名称 | 分布区域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
黄芪 | 武川、商都、卓资 | 根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
甘草 | 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 | 根及根茎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
柴胡 | 赤峰、通辽、锡林郭勒 | 根 |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
麻黄 | 锡林郭勒、阿拉善、乌兰察布 | 草质茎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肉苁蓉 | 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 | 肉质茎 |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
枸杞子 | 阿拉善、乌海、巴彦淖尔 | 成熟果实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 |
防风 | 赤峰、通辽、兴安盟 | 根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
鹿茸 | 赤峰、兴安盟、呼伦贝尔 | 未骨化幼角 |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
内蒙古药材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具有“道地性、生态性、规模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内蒙古在药材人工种植、野生抚育、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内蒙古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推动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塞外药乡”的名片更加响亮。
相关问答FAQs
Q1:内蒙古的药材中,哪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A:内蒙古有多道地药材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川黄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库伦甘草”(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奈曼甘草”(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等,这些药材因特定的产地环境、传统种植加工工艺和优良品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市场认可度高。“武川黄芪”因生长在海拔1500-2000米的阴山北麓,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根条粗壮、粉性足、有效成分含量高,成为黄芪中的优质品种,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Q2:在内蒙古采集野生药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采集内蒙古野生药材需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野生甘草、麻黄、肉苁蓉等若涉及濒危种需审批);二是选择适宜采集期,如黄芪在春秋两季采挖、麻黄在秋季采收花果,以保证药材质量;三是采用可持续采集方式,如采挖肉苁蓉时保留寄主梭梭的根部,采挖甘草时留部分根茎再生,避免过度采挖破坏生态;四是注意安全,在草原或沙漠采集时需防范恶劣天气、野生动物等风险,最好在当地向导或药农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