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药材行情涨跌如何?供需变化与政策影响几何?后市怎样?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近期中药材行情整体呈现“结构性上涨、品种分化”的态势,受产新情况、市场供需、政策调控及资本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常用大宗品种价格波动显著,而特色小品种则受关注度差异呈现不同走势,从市场整体来看,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中药材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20%,但内部品种涨跌互现,市场运行呈现“冷热不均”的特点。

近期中药材行情

供需关系主导价格波动,产新情况成关键变量

中药材价格的底层逻辑始终围绕供需平衡展开,部分品种因主产区减产、库存消耗及下游需求增加,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而另一些品种则因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导致价格下行。

减产品种价格领涨
2023年夏季,我国西北、西南等主产区遭遇极端天气,如甘肃、内蒙古等地干旱,四川、云南等地持续降雨,对当归、黄芪、党参等根茎类药材生长造成影响,以当归为例,甘肃岷县当归主产区因干旱导致减产约30%,市场库存从年初的8000吨降至当前4000吨左右,统货价格从去年同期的70-80元/公斤上涨至110-130元/公斤,涨幅超60%,同样,黄芪内蒙产区因干旱减产,内蒙古武川黄芪统货价格从50-60元/公斤涨至80-100元/公斤,且优质货(如“箭芪”)价格涨幅达80%。

产能过剩品种价格承压
与减产品种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前期高价刺激扩种的品种进入集中产新期,市场供应激增,价格大幅回落,如白术,2022年因价格高涨(150-180元/公斤),河北、安徽等地种植面积扩大30%,2023年产新后市场供应量从3000吨增至5000吨,统货价格暴跌至60-80元/公斤,部分药农甚至出现亏损,板蓝根、丹参等品种也因扩种导致库存积压,价格同比下降20%-30%。

需求端变化拉动特色品种
随着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慢性病及养生领域的应用扩大,部分特色药材需求增长明显,如枸杞,因健康消费升级,宁夏中宁特级枸杞从去年的50-60元/公斤涨至80-100元/公斤;酸枣仁因安神需求增加,加上野生资源减少,价格从去年同期的300-400元/公斤涨至500-600元/公斤,连翘因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原料需求增加,价格同比上涨40%左右。

政策与资本双重影响,市场调控逐步加强

除供需基本面外,政策调控及资本流动对近期中药材行情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期中药材行情

集采政策压缩中间环节利润
2023年以来,多地开展中药饮片集采,如“三明联盟”中药集采覆盖200余个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受此影响,饮片企业对原料采购价格趋于谨慎,部分常用品种如当归、党参的饮片级价格涨幅较原料端低10-15个百分点,市场“原料涨价、饮片滞销”现象显现,国家推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GAP),要求减少农药残留、提升质量,部分产区种植成本增加5%-10%,间接推高优质药材价格。

资本炒作加剧小品种波动
部分小品种因市场规模小、易控盘,成为资本炒作对象,如近期行情涨幅较大的藿香,因市场流通量仅约500吨,游资介入后价格从30元/公斤涨至80元/公斤,涨幅超160%,但实际需求并未同步增加,价格回调风险较高,类似情况还出现在淫羊藿、猫爪草等品种上,市场“追涨杀跌”情绪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出口需求回暖拉动部分品种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医药认可度提升,2023年中药材出口额同比增长12%,其中人参、三七、枸杞等品种出口量增加15%-20%,以人参为例,吉林人参出口韩国、日本数量增加,带动边条参价格从150元/公斤涨至200元/公斤,国内市场同步跟涨。

近期主要中药材价格变化一览(2024年1-2月)

为更直观展示行情波动,以下为部分常用中药材近期价格对比(数据来源:康美中药网、药通网):

品名 规格 近期价格(元/公斤) 同比涨跌幅 主要影响因素
当归 岷县统货 110-130 +60% 主产区干旱减产、库存低位
黄芪 内蒙统货 80-100 +60% 干旱减产、需求增加
党参 甘肃统货 70-90 +45% 减产、库存消耗
白术 河北统货 60-80 -55% 扩种导致供应过剩
枸杞 宁夏特级 80-100 +70% 健康消费升级、出口增加
酸枣仁 统货 500-600 +50% 野生资源减少、需求增加
连翘 青翘统货 120-150 +40% 中成药原料需求增加
板蓝根 统货 20-25 -30% 扩种、库存积压

行情展望:短期波动持续,长期趋稳是常态

综合来看,近期中药材行情的“冷热分化”仍将持续:受减产影响的当归、黄芪等品种价格可能高位震荡,若2024年主产区天气好转,价格有望逐步回落;白术、板蓝根等过剩品种价格或触底企稳,产能出清后市场将回归理性,政策层面,随着集采常态化及GAP推广,中药材质量将逐步提升,优质优价趋势明显,而资本炒作行为或面临监管加强,市场波动有望趋缓,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需密切关注产新天气、政策动向及下游需求变化,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近期中药材行情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近期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是否属于正常波动?
A:近期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主产区遭遇极端天气(如干旱、降雨)导致减产,如当归、黄芪;二是下游需求增加,如健康消费升级带动枸杞、酸枣仁需求增长;三是部分小品种因市场规模小,易受资本炒作影响,从长期看,中药材价格受自然条件、种植周期影响,本身存在一定波动性,但短期大幅上涨(如藿香等品种)可能包含非理性因素,需警惕回调风险。

Q2:普通消费者购买中药材时,如何应对当前的价格波动?
A:普通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材时,可采取以下策略应对价格波动:一是按需购买,避免因涨价囤积,尤其是易变质品种(如枸杞、陈皮);二是选择正规渠道,优先购买道地药材(如宁夏枸杞、甘肃当归),质量更有保障;三是关注性价比,部分高价品种(如高价党参)与普通品质价格差异大,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四是等待淡季采购,部分品种在产新后价格回落,可择机购买。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种植智能化
« 上一篇 昨天
中草药的天地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